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无敌六王爷 > 第1400章 残骸

第1400章 残骸

    秦风在景德镇待了一天,次日清晨便继续向西行进。

    大庆实在太大了,地方也太多。

    景德镇的西面,就是潘阳湖。

    这是一处水位算不上太深的湖泊,面积却是极大,水系众多。

    潘阳湖在大庆的名声,远比秦风印象中的还要大。

    庆皇在此地一举大胜成名,在大庆上下的认知中,这毫不亚于秦风印象中的四渡赤水。

    都造出了极大无比的影响力。

    “潘阳湖此地曾名为彭泽,按照辽地的说法,此地是大庆内最大的淡水湖。”

    “只不过青海湖比潘阳湖还大,那才是真正的第一大湖,但青海湖是咸的。”

    毛鸿侍奉在秦风身边,也学习了不少关于辽地的知识。

    六十岁都正是闯的年纪,他这位侍奉在最高统治者身边的锦衣卫指挥使,也不能落后了。

    活到老学到老。

    为了这次出行,毛鸿不知道做了多少功课,付出了多少努力。

    此时也不免想学一学士人们,尽力卖弄一番。

    只不过……

    这对于秦风来说,算是再基础不过的常识。

    相比于潘阳湖,实际上青海湖的战略性更为重要。

    别看青海湖处于高原上,封建皇朝的士兵是不太擅长高原作战的。

    可历代皇朝中,控制河西走廊之后,对青海湖的控制力度是最强大。

    甚至是不惜代价的。

    根本原因,就是青海湖能够产出源源不断,品质优良的盐!

    对于盐铁税为主的封建皇朝,在自己边境周边,如此重要的战略位置不占据了。

    那简直就是最大的损失。

    若是不掌控,一旦青海盐走私到大庆内,会对盐政造成无比致命的打击。

    故此。

    哪怕封建皇朝再衰弱,也要加强对青海的控制。

    就算是没有统一整个天下的南朝,也没有放弃对青海湖的控制,跟西夏打了很多年,甚至不惜动用举国之力,也要控制住青海湖。

    那里的战略意义,要远远比潘阳湖大得多的多。

    至于潘阳湖,算是长江的蓄水池,长江泛滥潘阳湖水满,长江枯竭潘阳湖水干。

    秦风也曾听听过一句有意思的话。

    黄河泛滥尚且能留活口,会肘击所有疏于治理黄河的皇朝。

    但长江泛滥,历代皇朝虽然重视,却也不会过于重视。

    因为长江一旦泛滥,不留活口。

    故此,黄河泛滥后留下一地灾民,不处置好了灾民们为了活下去肯定会造反,历朝历代这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

    至于长江,则是一劳永逸,不会给封建皇朝带来任何麻烦。

    不过这潘阳湖,景色还是相当秀美的,因为湖的形状像是扁担,倒也被地方百姓们称之为扁担湖。

    绕着潘阳湖向南而行,等于一直处于饶州府境内。

    从潘阳湖的东面,一直绕到西面,则进入到了南昌府。

    沿着潘阳湖的边缘,秦风甚至能瞧见搁浅在湖水中的腐烂大船。

    “那些船,是潘阳湖水战时留下的?”

    秦风不免问去,因为那些大船看起来有着明显岁月侵蚀的痕迹。

    看起来有数十年的光景了。

    毛鸿重重点头。

    “正是潘阳湖水战后,搁浅在水中的陈汉楼船,里面能拆的已经都拆走了,如今只剩下空壳子留在这里,风吹日晒了这么多年,竟然仍旧存在。”

    就连毛鸿也颇为感慨。

    秦风则觉得,此船能保留至此,多半跟用于纪念以及震慑有关。

    就如同许多将军大战之后,喜欢勒石或者铸京观。

    目的都是为了纪念与震慑。

    这艘庞大至极的楼船留在潘阳湖的中间,应当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

    这艘船毫无疑问是十分庞大的,渔船与之相比,渺小到如同飘在湖面上的树叶。

    不过秦风见惯了辽地生产的巨舰,对这艘搁浅的舰船,也生不起太多情绪。

    就是木质的船身能放个三十年还没烂光了。

    只能说这船造的当真有东西。

    “本王也算是见证了父皇昔日的战场了。”

    整个潘阳湖周边,庆皇留下的痕迹最为深刻,随便走些地方,就能听到一堆跟庆皇有关的景观,跟庆皇有关的故事。

    倒是也有些人说陈汉皇帝,兴许私下里说渔民出身的陈汉皇帝其实也不错,至少对渔夫们都很好。

    但终究没有人敢明面上对秦风说这些。

    至于到了南昌府,秦风听到路边人的口音明显有所区别。

    “南昌府百姓的口音,不像是江西人,更像是广东福建人。”

    毛鸿当即躬身。

    “回王爷,南昌府就是洪都府,当年洪都之战基本将洪都府的人打光了,陛下调了广东以及福建的流民填充了此地,正式更名为南昌府。”

    对于这些地方上的变革,特别是南方这地方,秦风远远不如毛鸿了解。

    当然。

    秦风随行的队伍中,还有许多南方的翰林的,也知晓这些事儿,可以用来咨询。

    只不过毛鸿主动抢过了能跟在辽王身边好好表现的机会。

    他还年轻,不想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随着庆皇而去。

    毕竟他掌握的秘密,实在太多了,只能依靠如今的辽王,才能保证自己未来能活下去。

    “南方昌盛,相当不错的寓意。”

    秦风也没多说什么,到了南昌府,辽王的车队自然引发了许多百姓们的注意。

    然而这些南昌府的百姓,更多的都是畏惧,甚至是躲避。

    显然,他们是很惧怕秦风的这支队伍的。

    兴许是此地的卫所兵马,给当地百姓留下的印象并不算太好。

    实际上历朝历代中,对百姓态度好的兵马,基本没有几支的。

    而一旦对百姓好,能得百姓民心,基本上都是能坐稳江山的。

    就如同当年的汉高祖约法三章,约束了部下,得了民心。

    反观霸王进了咸阳,大肆掠夺焚毁,失去了民心,最后活生生丢了霸业。

    当然。

    也不排除刘邦这位五十多岁的“老登”,仗着人生经验去欺负二十多岁年轻人的原因。

    不过楚霸王也是厉害,秦风是想不通,怎么有心思跟长了自己二十岁的刘邦结拜为兄弟的。

    甚至还说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若是都能寿终正寝,高祖皇帝肯定比楚霸王先老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