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日的路程,到了天黑之时,秦风率领着亲兵,安稳来到了景德镇。
整个江西,名字最为响亮的地方。
恐怕就是景德镇了。
这里基本跟瓷器进行了深度绑定。
也正是因为瓷器,让这里成为了哪怕西洋人都清楚的大城市。
一个镇所产的瓷器,便能轰动整个西方。
景德镇之名,哪怕在西洋之地,也是唯有贵族们才能知晓使用的名词。
在西洋人的眼中。
那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
而他们若是深挖,会发现出产如此精美瓷器的地方,在大庆竟然只是个镇!
镇上面,竟然还有县,还有城,还有州府!
大庆的一座小镇,就能生产出如此精美的物件。
那么整个大庆,又将会多么的富足,莫非遍地黄金?
总之。
如今整个世界,对于东方的大庆都是充满了神秘色彩的,而除了一些开放的沿海城市外,这群境外来的商人,也只需在沿海的几座城市内逗留。
而且要严格遵循大庆的法律。
冷吉坐在了汽车的前排,跟秦风说着景德镇的事儿。
“瓷器制造需要高岭土,而景德镇的高岭土做出的白瓷品质最好,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景德镇最有名的还是青花瓷,到了西方是最优良的产品,此地与我们辽地交涉颇多,属于贩卖到西洋最为赚钱的物件。”
与西方的海贸,有几件是大头。
一是丝绸,二是瓷器,三是茶叶。
这三样,都是在海外畅销无比的大宗货物。
西洋的贵族们,更是能以穿到东方的丝绸为荣,用东方的瓷器,喝东方的茶叶。
这才是最顶级的尊贵。
也是西洋贵族们最为重要的炫富手段。
如今海贸都掌握在辽人的手里,景德镇作为盛产瓷器的地方,与辽人合作的自是最多。
为此也给景德镇人带来了巨大的贸易收入。
辽人需要景德镇的瓷器,景德镇百姓也需要从辽地来的粮食以及诸多物品。
这也就导致江西的景德镇,跟辽人的绑定度很深。
这座位于潘阳湖东面的地方,出产着全天下最好的瓷器,基本供应了全国所需。
这座城镇,甚至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瓷器生产链。
“这几百年的时间,整个天下名窑无数,可最终却成了景德镇在诸多名窑中形成了一统天下的局面。”
秦风也有些感慨。
就如同大名鼎鼎的汝窑,曾经一度为天下名窑之首,生产的瓷器最为典雅庄重,得到了权贵们的极度喜爱了。
可随着后来的东胡入侵,北胡入侵之后。
汝窑早就衰亡了,到了大庆虽然又设立了,但相比于景德镇的瓷器,已经远远大不如前。
就连宫中,用的也大多都是景德镇所产。
特别宫中的青花瓷,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当车辆行驶到珠山南面的珠山寺前,景德镇的众多官吏民众等纷纷叩首下拜。
这里相对的就简陋了许多,没有红毯,珠山寺也完全是一座小寺,规模不大。
但这也是景德镇唯一能拿的出手,可供秦风居住的地方了。
对此,秦风倒也不讲究那些。
“臣御窑厂督陶官班明,率大小官吏、厂内窑匠,景德镇八百窑户,叩见王爷!”
景德镇明显与其他地方不同。
此地是产瓷的地方,御窑厂便设立在了这里。
至于班明,则是朝廷委派下来的督陶官,也是此地官职最大的一位,正五品。
可以说。
景德镇的窑户,基本全归班明管,主要抓的也是瓷器生产相关之事儿,特别是负责宫中的御窑。
别看正五品官职不算太大。
可往大点说。
班明这个人,掌握着全天下瓷器生产的标准,至少在大庆的瓷器行业,说一不二。
只不过在秦风面前,班明这位技术官员明显就有些怂了,趴在地上身子都是抖的。
“起来吧。”
“谢王爷!”
至于景德镇的窑户们,因为畏惧秦风,声音明显参差不齐,都在暗中偷偷的打量着秦风以及车队卫兵。
有些人甚至迷迷糊糊的仿若飘在云里。
他们做梦都想不到,君临天下的辽王殿下,会到他们这里来。
哪怕只是远远见上那么一面,就够他们吹嘘一辈子的了。
秦风走到了台阶上,站在了寺庙大门之前,望着景德镇的百姓。
“本王在景德镇歇息一日,叨扰了地方,若有什么难题,都可以来这,跟本王来说一说。”
景德镇总归不大。
就是无数个窑口,甚至可以说是工厂的聚集地。
与大庆其他的州府百姓生活们,完全是两个状态。
这里基本上都是制瓷的工匠。
既如此,秦风相对就松懈了许多,准备当众见一见这些窑户。
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
不过粗略看来,此地窑户的精神状态都挺好,但也不排除为了接见秦风,全都收拾换上了新衣的缘故。
大庆匠人的地位,虽说这些年被秦风升了又升,甚至可以说匠人地位已经是历代封建皇朝之最了。
可这大庆的匠人们,终究还是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守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手艺。
哪怕秦风想要展现亲近的一面。
他们对于秦风更多的,也是从内心深处所浮现的畏惧。
最后还是一位老窑户张了张嘴。
“王爷用的瓷,都是我烧的!整个景德镇就我烧的最好!”
这话一出口,却引起了轩然大波。
别的事儿可以让。
可但谁烧的瓷好这事儿,绝对让不了!
让不了一点!
“王爷别听他胡说,我烧的才最好!”
“王爷!我绘制的纹饰当世第一,王爷您看看这龙纹瓷,草民刻意给王爷准备的。”
此话一出,更是引发了连锁反应。
许多百姓都举起了随身携带的瓷器,想要送给秦风。
毫无疑问,这些瓷器都是他们手里能拿的出最好的,有的更是传家宝。
但若是能得到秦风的赏识,那么今后的窑口就有的说了!
谁还不是被当今辽王称赞过的?
若是能得秦风一句称赞。
他们觉得自己的窑口,就能为此延续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