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无敌六王爷 > 第1190章 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第1190章 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广宁城工业大学的学生,如今毕业了数届。

    也因为这些有文化的学生,让辽地的技术飞速的发展。

    但也存在了很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单纯的辽地,哪怕加上宁地范阳等。

    人口也太少了。

    生产的物资,很容易就过剩了。

    哪怕大量贩卖到大庆,仍然存在新的问题。

    就是一些产品,远途贩卖,利润根本不够。

    可是不卖的话。

    又形成不了新的就业,会造成许多无业的百姓。

    现如今。

    光靠辽地自身,已经很难缓解这个问题,大庆若不消费,那么辽地的工厂哪怕四班倒,甚至上一天休一天。

    生产的物资也过剩的厉害。

    有些辽人,更是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有些行业需要的太饱和。

    而有些,则依旧缺少。

    这属于发展失衡!

    秦风解决广宁城的问题,也用了最简单的办法。

    那就是将行业人数饱和的产业,以及一些不赚钱的产业。

    全部打包转移到大庆。

    对于广宁城来说,这些都是不良资产。

    可对于大庆上下来说,这些仍旧属于香饽饽!

    全都是能产生大量盈利的产业。

    秦雄英听到秦风的话后,也不免躬身。

    “六叔是这天下间最合格的君王,为了治下百姓,甘愿放弃那么大的利益。”

    秦风笑着摇了摇头。

    “哪有那么简单,京都人是不是都觉得我这是在邀买人心?”

    “有利于天下之时,那些人如何能这般看待六叔!侄儿若是听到了,必须好好教训他们一下。”

    秦雄英捏紧着拳头。

    秦风将喝光的茶杯放到了桌子。

    “实际上,这波将技术全部无偿公布,六叔反而是最赚钱的。”

    秦雄英瞪大了眼睛。

    基本上所有人,都觉得辽王在无私奉献,甚至还有些官员觉得辽王这是在做圣人!

    可现在。

    六叔怎么说自己最赚钱?

    “就拿江西那座琉璃厂来说,雄英觉得为何能建立起来,日入斗金?”

    秦雄英捏紧了拳头。

    “那还用说,窃取了六叔的琉璃技术!”

    如今掌握制造玻璃技术的。

    辽地以及京都的皇营玻璃厂。

    辽地产的质量最好,价格也没有最开始那么贵了,早已流入到了寻常人家。

    甚至连京都一些商铺,都已经开始用上了辽地产的玻璃。

    至于皇家营造的,虽然品质也挺好。

    但产量跟不上。

    “江西之地多山,运输不便,辽地产的玻璃本就是易碎物,生产成本实际上没多少钱。”

    何止没多少钱。

    生产玻璃用的就是沙子!

    只不过技术更值钱一些,另外大头则是人工成本。

    “若贩卖出去,最贵的反而是运费。”

    秦风对此毫不避讳。

    有些时候,经济账也得算一算。

    “辽地开了海运,海运成本相对较低,大庆沿海之地购买玻璃都很方便,价格也很合适。”

    “若那家江西的琉璃厂,敢开在沿海地,绝对开不起来,你六叔我根本不用半点权力垄断,只需降低玻璃价格,那家便大半会倒闭。”

    “况且辽地生产的玻璃,质量更好。”

    秦风对此相当的有信心。

    “可若从辽地生产的玻璃,运到江西,这路途中损耗,运费等就成倍成倍的提升。”

    “这就跟朝廷修缮黄河,却要优先保证漕运的一样,一切缘由,都是因为运费损耗太甚!”

    “开了运河,便能节约下来极大的运输成本,哪怕黄河泛滥了,也要优先保证运河不出事儿。”

    秦风很清楚这次黄河泛滥,跟着朝廷优先保漕运的理念有很大关系。

    因为朝廷习惯性的保证水运畅通,这能为朝廷省下巨大的运输成本。

    黄河泛滥所造成的影响,与漕运成本上升相比,明显更小。

    两害相权取其轻。

    秦雄英认真聆听着,为秦风续上了新的热水。

    秦风继续道。

    “辽地运往江西的玻璃,成本居高不下,价格自然不会低了,对于辽地跟江西地方来说,都没有什么好处。”

    “可若在江西地方上生产、销售,没有了运输的高额成本,价格自然能便宜下来,千家万户都能用上玻璃,这也算是一件好事儿。”

    “既然辽地难以从其中获利,不如主动放开,合作共赢。”

    秦风停顿了一下,略微想了想,最终还是说了出来。

    “其实最为关键的,是辽地生产的一些大机器,辽地从产品上已经很难获得利润了,吃力不讨好,反而是那些大机器,则是免费技术必须要购置的。”

    秦风并没有将话说的太明白。

    全靠秦雄英自己领悟去。

    技术免费,可是技术配套的机器,得花钱!

    售卖机床,等于将这个产业最赚钱的一部分,提前取走了!

    至于省下相对小的利润,再交给大庆的那些家族工厂。

    而且这些机床后期维修,至少十年内得用辽地的匠人守着,辽地再度增加了就业环境。

    至于秦风在京都这边得了好名声,不过是意外罢了。

    秦雄英听得目瞪口呆。

    “侄儿还以为六叔只是单纯的一心为了天下人,才会如此做……”

    “怎么?六叔从中获利,雄英不开心了?”

    “不不不……雄英只是觉得六叔说的有些……过于直白了。”

    秦风对此并不在意。

    “有些时候,直白坦诚一些最好,省着本来是一家人,却要猜来猜去的。”

    “若那么试探来试探去,最终肯定闹翻。”

    秦风也没打算瞒着秦雄英。

    这事儿秦风可以说,也可以不说。

    总之。

    表面上看似天下人都因秦风而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可天下人获得了如此多的利益,还让秦风自己损失,根本没有任何道理。

    开放技术,本身就是共赢的一件事儿。

    只不过是将低端制造业,不太赚钱的那部分,向南方转移罢了。

    至于赚钱的核心技术,仍旧掌握在辽地手里。

    跟秦雄英说的这些,秦风并没有跟庆皇说。

    庆皇显然也不太在意这个,甚至连多问都没问。

    不过。

    看着后方那记录秦雄英起居注的老官,秦风觉得庆皇怕是用不了多久,也能知道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