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 > 第1571章 这一战必赢

第1571章 这一战必赢

    这是李昭让李隆留意的,每年都悄悄的总结。

    当初给的“绝精计划”,也证明是成功的!

    大周境内的很多人,现在都生不出孩子了。

    长此以往,当大周的老一批人死去,整个国家的人口会呈现一种极为可怕的趋势。

    当然,李昭也没打算真的让他们绝种,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限制大周有必要。

    毕竟大周的人口还是占据优势的。

    虽然是民族大融合,但也要有主次。

    武国这些年一直都在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目的就是让国内尽可能的多生育,甚至大力奖励钱财,也正是如此。

    就单说这五年来,武国的新生儿数量翻了三倍,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当初的武国,可能也就四五千多万人口,比之大周的八千多万,差了不少。

    但这四五年来,武国新生儿的数量加起来都足足八百多万了。

    这是全国各地都在学李昭催生的好处。

    武国催生能成功,一是因为人口少,二是因为就业空缺实在是太大了。

    这种状态还是会继续持续下去。

    至少也要持续三十年。

    因为高端人才和技术工种根本不够用。

    等这次四国融合后,想来应该是可以稍微缓解一下人口不足压力。

    但这种缺口会随着四国融合后,变得更加大。

    武国都还没开发完,等开发四国时,人才的缺失会无穷大。

    所以,当李昭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心情十分不错。

    一切都在朝着预定的轨道进行着,或许,未来会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鼎盛朝代。

    追赶汉唐,超越大明,应该是可以实现吧?

    李昭在心里想着。

    当然,这个愿望或许还需要花上几十年才会实现。

    试一试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可是他上辈子最喜欢的三个历史朝代啊。

    “那你们自己小心,在将这件事办完后立即撤出大周!”李昭提醒道。

    “最快什么时候?”

    “年中!”李昭道:“上半年开启战争的机会不大,下半年一般都会开战,调兵遣将也是需要时间的,如果……大周提前开战,那是最好!”

    薛景文和沈兆霖表示理解。

    战争不出意外会在下半年开启,其实也不难理解。

    因为夏季温度实在是高,大家作战不可避免的要穿戴铠甲。

    如果这种时候出兵,可能战斗都还没打响,自己人就先高温中暑了。

    其次,春季乃是春耕播种的阶段,不管是哪个国家,都需要这个黄金期。

    因此,各国综合考虑下来,春季肯定也不行。

    选择下半年是因为天气干燥凉爽,道路通畅,各国的粮食作物都熟了。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充盈的情况下,国家出兵自然有底气,不至于打到一半缺水缺粮。

    而且,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

    那就是老百姓都进入了农闲,如果军情紧急,国家是需要紧急招兵的。

    李昭想了一下,就能判断出武国朝堂的大概心思。

    当然,也不排除朝堂想要等到交州学院的第一批学员毕业,直接带着他们奔赴战场。

    这既是对交州学院教学质量的检验,也是对各大家族自己人的培养。

    此次国战,必然是可以让人快速成长。

    他们这群老东西想的是打下极大的功劳后,让正好又镀了金的下一代撑起整个家族,延续家族的辉煌。

    如此,家族才可绵延长久。

    送走了薛景文和沈兆霖后,李昭也进入了最后的环节。

    这次国战,他应该会充当一个后勤部部长的角色,至于打仗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只要他保证后勤不出问题,那么武国胜利的机会应该很大。

    今年优良稻种已经在整个交州境内推广开来。

    估计再等个一年,粮种便可以在整个武国境内遍地开花结果。

    当然,幽王府有更好的粮种,但这种粮种不可轻易拿出来,是最后的底牌。

    开春。

    李昭带着幽王府的人一起开始耕种,只要战争没打到武国境内,春耕春种就不会停。

    种下的每一颗稻谷,都有可能成为战争胜利的关键。

    “殿下,京师送来情报!”

    “京师?情报?”

    李昭有些发懵。

    这个时间点,能有什么重要的事?

    李昭接过信件后才发现,是武皇送来的。

    在李昭就封的这七年里,武皇虽然也会给他送信,但多半都是公事,一般公事说完后才会说点私事。

    李昭其实能理解,作为皇帝,想要威严的同时又要亲情,属于是既要又要。

    武皇能做到这种地步也算是不容易。

    送来的信件既不是说国战也不是说国事,而是家里长短。

    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信号。

    武皇想要确定继承人了。

    争皇令的推迟期只有五年。

    在这个档口,武皇不希望九位皇子开启夺嫡。

    至少,应该在国战结束后。

    哪怕他是皇帝陛下,也没有权利干涉或者是强行让争皇令终止,除非几个儿子都愿意退一步。

    九位皇子的成长,满朝文武都看在眼里。

    每一位皇子都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和能力,不管是哪一位上位,不敢说超越武皇,但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守成之君。

    倘若能帮武国再延续五十年,不,哪怕是三十年的这种辉煌与稳定,未来的武国都将前途无量,甚至是极有可能走上新的高峰。

    因此,武皇和满朝文武都犯难了。

    如果放在以前,太子李恒是铁定要被废除的,因为他有些拉胯。

    可如今不同,太子李恒将冀州封地发展的有声有色,同时将养殖、畜牧业、砖厂、陶瓷、茶叶等生意全面开花,又兼顾北上的修路重任,可谓是任劳任怨,掏空了冀州,支援了北方。

    若是这样的太子都要被废掉,那他们都不知道,往后这太子的标准又该高到什么程度?

    但凭心而论,四皇子李琰就不优秀吗?

    当初他可是太子的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

    发展蜀地这些年兢兢业业,粮食大增长,光是蜀州一州之地所收获的粮食便可以供应西部战区渝州所需要的所有战时粮食,这不足以说明他的治理能力吗?

    蜀州也是第二个完成运河段挖掘,并且帮助北部的兖州连通宜州,将运河段最快搭建完成的第一人。

    对内的经济发展和百姓的安置,可以说,除了交州,没有一个能与他相比的。

    蜀州百姓富裕,是藏在暗中的富,而交州的富裕是展现在明面的。

    更别说,蜀州现在发展的各项产业都是之最。

    光是出口的美食兔子,就玩出了不下于十种新花样,更是在出口大周方面占了非常大的比重。

    如果说,谁才是最出色的,发展最全面的一位皇子,那一定是四皇子李琰。

    他的政治、经济、农业、基础建设全面开花,均匀的吓人。

    此外,与他能力相当的五皇子李韵,又何尝不是如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