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嘴角忍不住微微翘起。
“天可汗”的威名,竟然比唐军箭矢更令异族胆寒!
强者并非以兵甲慑人。
当子民手持通关文牒,便能有足够的安全感,便能畅行四海。
当异邦人以学汉语为荣,穿唐装为荣,这方是真正的盛世。
他相信,这一天很快就要到了!
......
【如果说大汉是用武力让别人认识我们,那么大唐则是让世界又怕又爱。】
【作为盛世持续时间最长的朝代,全世界各国的年收入加在起来,都还不到国库年收入的一半。】
【当时全球人口2亿,唐朝人口就占了7000万,比整个欧洲还要多出2000万。】
【在唐朝,百姓能以肉饼为主食,人均粮食产量能赶上1987年的水平。】
【大唐的都城长安,更是整个世界首屈一指的国际化中心。】
【在长安城中,能看到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人。】
【甚至为了管理老外们,唐朝还专门划分了东市和西市。】
【无数外国人找了各种借口,只为能成为长安的钉子户。】
【那些胡人人人都害怕大唐,却又人人都向往着大唐。】
【所以可想而知,当时大唐的威压有多强。】
此时,弹幕弹出。
“上联:玄武门对掏,谁赢谁太子;下联:香积寺对砍,谁输谁叛军。横批:以武会友。”
“据说现在公布唐朝疆域图为了照顾周边国家情绪,画小了好多好多。”
“看看苏定方和刘仁轨,战绩牛逼吧,史书都不怎么记,那时觉得太平常了。”
“李靖:抱歉,打太快,史官来不及记录了。”
“盛唐时期的文人,比武将还好战。”
“唐朝是皇帝质量最高的朝代。”
......
朱元璋回忆着史书中大唐的盛况,心中有些感叹。
他在制定《大明集礼》时,直接就照搬大唐《开元礼》中“天子视学”、“养老礼”等仪式。
甚至将“九品中正制”的服饰,等级转化为官服补子图案。
制度的模仿,本质上就是对唐朝“礼法合一”治理模式的向往。
就连赵匡胤这位“杯酒释兵权”的皇帝,为了防止唐朝末期的藩镇割据,一直在防范着武将。
但却延续着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并将其改造为“二府三司制”。
无论是服饰,还是制度,亦或是其他。
这都是后人向往的盛唐。
在各朝古人的感慨中,下一个视频开始播放。
【有哪些看上去像是编纂的野史,但其实却是真实的历史。】
......
各朝古人看到这个标题,顿时就乐了。
后世的野史,不一定保真,但一定野。
像野史的正史,那一定野到没边了。
......
【唐朝有个县尉叫郭元振,绑架掠卖了1000多人。】
......
视频的第一句话,就让李世民懵圈了。
县尉,绑架掠卖人口,多达一千多人?!
反应过来之后,李世民便是勃然大怒。
身为朝廷命官,竟然知法犯法,拐卖人口!
唐朝对拐卖人口者的处罚严厉且细致。
掠卖人口为奴婢者,首犯判处绞刑。
掠卖人口为部曲者,从犯流放三千里。
掠卖人口为妻妾子孙者,处徒刑三年。
且唐朝法律不仅处罚卖方,更是开始打击买方。
买方若是知情仍然参与交易,亦与卖方同罪,需承担相应责任。
而华夏一直就存在着拐卖人口的现象,大唐亦如此。
他还准备让朝廷组织解救行动。
此时,李世民突然按住太阳穴,似乎想到了什么。
一个县尉,能拐卖数量如此庞大的人口?!
其背后,必定是有一个犯罪集团啊!
想到这里,他心中的怒火更甚。
......
【本来这样的罪过,按律是要砍头的。】
【抄家的人去他家一看,家徒四壁,只有一摞一摞的兵书。】
......
各朝古人顿时疑惑起来。
家徒四壁的人,干拐卖人口的勾当?
郭元镇哪像草菅人命的贪官,倒像个清苦的教书先生。
......
【武则天好奇的问郭元振,听说你绑了一千多人?】
【郭元镇承认,都是我绑的。】
【武则天问,按市价,千名奴婢至少值三万贯,那你贩卖人口的钱都去哪了?】
【郭元镇解释,我去朋友家做客,看他家连个招待的人都没有,我就绑几个人给他用用。】
【我朋友又比较多,结果就绑了1000多人。】
......
各朝古人顿时嘴角抽了抽,十分无语。
觉得朋友家中没人招待,就绑人送给朋友。
可他自己家中也是家徒四壁,他怎么不绑几个人给自己用呢?
......
【武则天一听,便觉得这是个奇男子。】
【说他不适合当县的,应该上马打仗。】
【于是就给郭元振免了死罪,派往西北前线。】
【最后,郭元振成长为一代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