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九百六十二章 我有一个想法

第两千九百六十二章 我有一个想法

    “阮教授,”周至想了想:“如果我们需要拍摄一部关于平遥古城的记录片,不是真正的记录片,是用来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世界遗产的那种,要完全将平遥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特点展示出来,你觉得最当务之急的应该是什么?”

    “这个嘛,我觉得首先应该是将古建群内的一些机构搬迁出来,搬迁到新城区那边去。”阮教授应该是思考过这个问题,很快就给出了答案:“这个事情其实比较好解决,因为这些机构多数都是政府机构,事业单位,或者说国营企业。”

    “不过数量有点多,大概有十多所学校,十多家医疗单位,三十多个机关,十来个企业,大大小小也有百来家吧,肯定会需要一个时间段的规划才行。”

    “另外就是老城区的锢疾——下水道,电力,哦对了,还有电视天线。”

    “下水道的疏通改造很重要,因为老城里很多路段两侧的下水道已经出现了问题,不但拥堵后会导致房屋返潮,甚至还会出现路面沉降,建筑物空地等地质性隐患,需要全面整治。”

    “路面也要做相应的保护性措施,整修管道前,路面的石材需要取出来编号,列表,存放。等到改造完成后,才将路面恢复回去。”

    “电力就更夸张了,现在的古城里都是通过电线杆输送电力,整个古城内电线杆架子上可谓是密如蛛网,需要全部改用地下电缆才不会影响到古城的风貌。”

    “另外就是各家各户的电视天线,每户都有一支电视天线通往屋顶,那也是一团乱。”

    周至有点明白当地的难处了,就连夹川现在都已经开始了闭路电视建设,还需要单独假设在屋顶接收无线电视塔信号的电视天线,近几年已经开始大批拆除了,但是平遥依旧还没有推进。

    “还有一类,就是古建内部的违章搭建,尤其是在国保等地面不可移动文物内进行的违章搭建,需要拆除,这里边还涉及到人员的安置,以及残损文物的修补,也是很麻烦的事情。”

    “先差不多这些吧。”阮教授说道:“把这些问题都处理好了,平遥古城基本上就能看了,剩下的,再慢慢恢复吧……”

    “最关键的,当然还是思想的改造。”阮教授最后说道:“这个世界遗产,听着就会和国外要打许多的交道,许多的资料需要翻译成英文材料,对吧?这些事情指望平遥当地政府的能力来完成,那……恐怕暂时是指望不上的。”

    周至就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在夹川遇到过的招商局长把同学给女儿写的英文情书当做重要信件找翻译的事情,不能不说阮教授考虑的这些都是实际存在的问题。

    但是这些问题似乎也不是完全无解,周至想了一下:“这几件事情当中,最不麻烦的应该就是有线电视的改造吧?”

    “对,这个只需要同轴电缆和转接器,一户的费用大概是五十元,不过以后每个月会有十元的用户收费。”阮教授还害怕周至错误地认为收费太低,解释道:“晋中的小县城,不能和这边相比,那边的收费就这样的水平。”

    “那按照这个标准来算的话,老城区六万人,我们就按两万户计算,一百万就可以解决有线电视初装的问题?”

    “要不了这么多。”阮教授说道:“如果是统一安装,或者县里出文件的话,应该还可以便宜不少。”

    “那我有一个想法。”

    “什么想法?”阮教授已经不敢小看面前这个容貌看着像个大学生,可是眼神和神情却相当成熟的年轻人了。

    “如果我们就好像保护城墙那样,同意给当地政府筹措到一笔经费,用来解决老城区的闭路电视安装问题,那可不可以以之换取当地主管部门的积极配合,我们先选取古城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条街来,完成前期实验性改造,包括自来水,电力,燃气,暖气,污水处理,路面,以及街道两侧房屋的拆迁,修补,完善?”

    “有了这样一条街,我们便可以将之作为素材,把纪录片拍摄出来,同时将之作为鼓动当地政府实施积极改造的样板,同时也将之作为改造方案的示范案例,一同作为世界遗产的申报材料报送上去,说明我们不单单只是在口头上重视,而是已经具备了成熟的改造方案,让平遥古城的保护方案能给所有关心它的方方面面,都有一个最直观的印象?”

    “这好啊!这当然好啊!”阮教授激动不已:“那就必须是南大街了,这条街是商票号发源地核心区,建成年限可以追溯到洪武三年,街道全长大概四百来米,完整保存了七十八处明清时期店铺遗迹。其中包括了票号、钱庄、当铺等八大商业体系,金融的有日昇昌票号、协同庆钱庄;典当的有永隆当铺;老字号里药铺有广誉远,餐饮有冠云;绸缎有云锦成;运送有同兴公镖局;烟酒有长昇源另外还有个日杂的祥泰隆货栈。”

    “这些建筑拆迁修缮起来有难度吗?”周至问道。

    “这些店铺都比较大,不少都作为机关实体在用,比如派出所,税务所之类。”阮教授说道:“拆迁反倒是最容易的,不过有不少现代的使用痕迹,修复起来要麻烦一点。”

    “从南面迎薰门到古城中心市楼,街道宽度约五米,两侧店铺延续古代‘前店后坊’空间格局,主体为砖木结构,以青砖灰瓦、坡屋顶、木格窗为基本元素,墙体厚度达60到80厘米,采用‘一柱香’式硬山屋顶。现存商铺门面宽度三到六米不等,檐口高度保持明清时期原貌,和典型的商铺三进院落样式。”

    周至对这样的结构感到十分的熟悉,再一想,自己在首都的四合院里有两套就是从晋中搬过去的古建,难怪这感觉这样熟悉了。

    搞不好就是从阮教授之前说的几座曾经不亚于平遥,但是却因为努力建设新城,导致大量古建被拆除的一处地方搬过去的。

    这么一想,周至想要给古城保护尽点力的心理就更强烈了。“不过,这钱从哪里来?”阮教授终于问出了那个核心的问题:“就算安装闭路电视只需要几十万,这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这就要麻烦辛夷了。”周至笑着看向张辛夷:“得麻烦阮教授将前期保护方案交给她,由她和虞唐基金联络了,这个方案你们已经做得这么成熟,我估计应该会很顺利地将资金申请下来,说不定还有惊喜也说不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