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张恶毒的传单,像瘟疫一样在公社和张家屯蔓延开来。
    “无证行医”、“假药害人”、“黑心商户”……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字眼,精准地戳中了这个时代人们对“江湖郎中”和“投机倒把”最深层的恐惧和厌恶。
    尽管唐莜莜在屯子里救治过不少人畜,积累了不少善缘,但面对这白纸黑字的指控,一些原本就心存疑虑或者嫉妒她发达的人,开始动摇了。
    “我就说她一个姑娘家,哪来那么大本事?原来是骗人的!”
    “怪不得能发那么快财,卖假药可不来钱快嘛!”
    “以后可不敢找她看病了,也别买她的东西了……”
    类似的议论,开始在井台边、田埂上悄悄流传。
    一些原本打算跟着唐莜莜种药材的村民,也打了退堂鼓。连赵铁柱媳妇去借农具,都感受到了几分异样的目光。
    王金桂躲在暗处,听着这些议论,心里那股扭曲的快意又升腾起来。虽然传单不是她做的,但她乐见其成。
    “宿主,负面舆论持续发酵,对您的事业声望造成冲击。因果能量轻微流失。”小因的声音带着警示。
    唐莜莜站在茅草屋前,看着山下屯子里隐约的骚动,脸色平静,眼神却冰冷如霜。
    这污蔑,比之前的任何一次明枪暗箭都要恶毒!它攻击的不是她的产业,而是她立足的根本——信誉!
    必须立刻反击!而且要快、要狠!
    “小因,深度分析传单内容,寻找逻辑漏洞和伪造痕迹。同时,检索近期所有与我接触过的人员,重点排查有印刷条件、且对我有潜在敌意者。”
    【分析中……消耗能量15点。】
    【传单分析:1.‘无证行医’指控模糊,宿主从未对外挂牌行医,多为乡邻求助提供建议。2.‘害死山鸡’与事实不符,疫情已由县专家证实控制且治愈。3.‘药材以次充好’无具体证据。结论:传单内容多为捏造污蔑,利用信息不对称煽动情绪。】
    【人员排查:具备简易蜡板印刷能力者,公社及周边共七人。结合动机分析,嫌疑最大者:公社文书室临时工——吴有才(与钱主任有远亲关系,曾因倒卖公社信纸被宿主拒绝合作)。当前能量:383/500。】
    吴有才?钱主任的远亲?
    唐莜莜眼中寒光一闪。
    果然和钱主任有关!这是双管齐下,一边用行政手段施压,一边用下三滥的谣言败坏她名声!
    “铁柱哥!”唐莜莜转身,对一脸愤慨的赵铁柱道,“麻烦你立刻去办两件事。第一,去找屯里所有我帮他们看过病、治过牲口的人家,请他们明天晌午,务必到屯口老槐树下,我有话说。第二,去公社,找到那个叫吴有才的临时工,不用跟他冲突,只需‘无意间’让他知道,我们已经查到传单是用公社文书室的蜡板和油墨印的,而且张彪张爷,对造他朋友谣的人,很感兴趣。”
    赵铁柱眼睛一亮:“好!我明白!这就去!”
    唐莜莜又对王老五道:“王大哥,你去把咱们炮制好的最好的柴胡、黄芩各包一些,还有那只准备送给县招待所的最肥的山鸡也带上,明天一起拿到老槐树下。”
    王老五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立刻照办。
    唐莜莜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深吸一口气。她要当众,用最直接的方式,撕碎这些谣言!
    第二天晌午,屯口老槐树下,出乎意料地聚集了不少人。有赵铁柱请来的受过唐莜莜恩惠的乡邻,也有更多是来看热闹的。
    唐莜莜站在树下的石碾上,身旁放着王老五带来的药材和山鸡。
    她目光扫过神色各异的人群,朗声开口:
    “各位叔伯婶子,兄弟姊妹!最近屯子里,公社里,有些关于我唐莜莜的传言,说得有鼻子有眼。今天,我就站在这里,请大家伙儿当个见证,把事情说道清楚!”
    她拿起那张传单,声音清晰而有力:“这上面说我不懂装懂,无证行医,害人性命!那么请问,赵婶子,”她看向人群中的赵铁柱媳妇,“您家猪崽前阵子胀气,是我给治好的,我收您一分钱了吗?害您家猪死了吗?”
    赵铁柱媳妇立刻站出来,大声道:“没有!莜莜一分钱没要,还教我怎么揉肚子,猪崽第二天就好了!莜莜是咱家的恩人!”
    “孙奶奶,”唐莜莜又看向一位白发老妪,“您的老寒腿,我用草药给您敷了几次,现在下雨天还疼得那么厉害吗?”
    孙奶奶拄着拐杖,激动地说:“好多了!比以前好多了!莜莜是好人啊!”
    “周叔,”她看向周大山,“您摔伤的腿,现在能下地了吧?”
    周大山瘸着腿往前站了一步,洪亮地道:“多亏了莜莜!要不是她,我这条腿说不定就废了!谁要说莜莜的不是,我周大山第一个不答应!”
    一个又一个被唐莜莜帮助过的人站出来,用最朴实的话语,将她曾经的善举和本事,公之于众。谣言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围观的人群开始骚动,那些怀疑的目光渐渐变成了羞愧和认同。
    唐莜莜拿起那包柴胡,递给人群里那位曾夸过她药材的老中医:“李爷爷,您是老行尊,您给看看,我这柴胡,是真是假?品质如何?”
    李老中医接过,仔细看了看,又闻又掐,朗声道:“老夫行医几十年,这柴胡,根条粗壮,断面色黄白,香气浓郁,是上好的地道货!绝非什么以次充好!”
    接着,唐莜莜又请几个常去买菜的妇人看了看那只活蹦乱跳的山鸡,得到的一致评价都是“精神”、“肥壮”。
    最后,唐莜莜目光锐利地看向所有人:“我唐莜莜做事,堂堂正正!我给乡亲看病治畜,从未收过一分钱,凭的是良心和祖上传下来的一点本事!我种的药,养的鸡,品质如何,大家有目共睹,县里的专家和单位也都认可!我不知道是哪个黑心肝、烂肚肠的东西,造出这种谣来污蔑我!但我把话放在这儿,举头三尺有神明!做亏心事的人,迟早会有报应!”
    她的话掷地有声,配合着之前众人的佐证,彻底扭转了舆论!
    “我就说莜莜不是那样的人!”
    “造谣的人不得好死!”
    “以后谁再乱嚼舌根,撕烂他的嘴!”
    群情激愤,之前散布谣言的几个人,早就缩着脖子溜走了。
    就在这时,赵铁柱也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对着唐莜莜微微点头,低声道:“办妥了。吴有才那小子,听说张爷在找他,吓得脸都白了,估计这会儿正找钱主任哭诉呢。”
    唐莜莜心中冷笑。敲山震虎,目的达到了。
    经过老槐树下这一场公开的澄清,谣言不攻自破。
    【成功化解信誉危机,声望不降反升,获得因果值12点。当前能量:395/500。】小因提示道,【但宿主,真正的风暴尚未到来。钱主任不会就此罢休,他背后的力量,可能超出我们的预估。】
    唐莜莜默默点头。
    她拿起一份今天刚送来的公社文件,上面要求各生产队统计上报个体经营户的详细情况,包括资金来源、用工、销售渠道等,美其名曰“规范管理”。
    文件的落款,正是钱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