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三更鼓:金陵六扇门迷案 > 第八章 十日惊变

第八章 十日惊变

    第一场:死限压顶

    紫宸殿内的十日之期,如同一道催命符,沉甸甸地压在皇城司衙署上空。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顾惊弦屏退了左右,值房内只剩下他与沈墨深二人。

    烛火摇曳,映照着顾惊弦冷峻的侧脸,他指尖敲击着桌面,节奏平稳,却透着一股山雨欲来的紧迫。“十日,弹指即过。对手在暗,我们在明,孙文渊血案未破,又添凤钗谜团,冯保之言,更是暗藏机锋。”

    沈墨深摩挲着那枚边缘锋利的铜钱,眼神却异常清明,昔日的醉意颓唐被一种专注的锐利所取代。“压力亦是动力。对手越是步步紧逼,露出的破绽便越多。孙文渊临死所指的‘木’字,与那支血珀凤眼的钗子,便是他们急于掩盖的命门。”

    他起身,走到悬挂的金陵城舆图前,目光落在南苑区域:“孙文渊被弃尸南苑,绝非随意选择。南苑范围广大,但若结合‘木’字,或可缩小范围。南苑东南角,有一片前朝遗留的‘樰木林’,林中曾有一座‘沐恩殿’,是旧时皇室沐浴斋戒之所。‘木’与‘沐’同音,此地,值得一探。”

    顾惊弦眼中精光一闪:“有理。但经此一事,南苑守卫必定森严,即便是我,也无正当理由频繁出入勘查。”

    “明查不行,则暗访。”沈墨深指向舆图上南苑外围的河流与废弃驿道,“樰木林靠近苑墙,墙外有水道与旧路。或许,有不为常人所知的路径可通。”

    “凤钗之事,亦需双管齐下。”顾惊弦沉吟道,“冯保既然提及,说明此物牵动宫内神经。我会动用安插在宫内的最隐秘的眼线,暗中查访十五六年前,与赤金点翠血珀凤钗相关的旧事,尤其是……可能与穆文远案或‘血菩萨’案有所牵连的宫中贵人。”

    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在明暗两条线上悄然展开。皇城司这部庞大的机器,在顾惊弦的精准操控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与隐秘度运转起来。

    第二场:樰林秘道

    是夜,月隐星稀,正是夜探良机。顾惊弦与沈墨深换上水靠,由精通水性的亲信引路,自南苑墙外一处荒废的河湾悄然潜入冰冷的水中。凭借一张模糊的前朝水道图,他们避开水下残存的木桩铁刺,潜行近一里,终于在苑墙一处因年久失修而半塌的水闸下方,找到了一个仅容一人匍匐通过的缺口。

    湿淋淋地爬上南苑内的河岸,眼前便是那片传说中的樰木林。林木高大茂密,枝叶在黑夜里如同鬼影幢幢,空气中弥漫着腐朽树叶和湿土的气息。

    两人屏息凝神,借着树木阴影掩护,向林中深处摸去。根据舆图指示,沐恩殿应位于林地中心。林内寂静得可怕,连虫鸣声都寥寥无几,唯有脚踩在枯枝落叶上的细微声响。

    行约半柱香功夫,前方隐约出现一片空地,以及一座宫殿的轮廓。那便是沐恩殿了。殿宇显然已废弃多年,朱漆剥落,瓦砾遍地,藤蔓爬满了残破的墙壁,在夜色中显得阴森破败。

    两人并未贸然进入殿内,而是绕着殿宇外围仔细勘查。沈墨深眼尖,在殿后一株极为粗壮的古樰木树下,发现了一块与周围泥土颜色略有差异的石板。他示意顾惊弦,两人合力,小心翼翼地将石板撬开一道缝隙。

    一股混合着霉味和奇异药味的冷风从下方涌出。石板下,竟是一条向下的石阶,深不见底!

    “秘道?”顾惊弦压低声音。

    沈墨深嗅了嗅空气中的药味,神色凝重:“与鬼市王五身上、铜钱上的味道相似,但更浓郁。下面必有蹊跷。”

    顾惊弦取出一颗夜明珠,率先踏上石阶。石阶陡峭,向下延伸十余丈,尽头是一间宽敞的石室。夜明珠的光晕照亮了石室内的景象,两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石室一角堆放着不少箱笼,有些箱盖敞开,露出里面黑黝黝的块状物——正是违禁的火药“鬼见愁”!另一侧的石壁上,刻满了各种诡异的符号,其中最为醒目的,便是那个圆圈内带三点的烙印,以及简化版的“送神局”图案!地上还散落着一些炼制工具和残留着暗红色朱砂的器皿。

    这里,竟是一处秘密炼制违禁火药和策划邪阵的巢穴!

    “看来,‘送神局’所需的部分材料,便是在此制备。”顾惊弦检查着那些火药,“分量不小,足以制造极大的混乱。”

    沈墨深则更关注那些符号,他指着墙壁上一处看似随意刻画的痕迹:“惊弦,你看这个。”

    顾惊弦凑近,只见那痕迹并非符号,而是一个刻得极深的“穆”字!字迹歪斜,却透着一股刻骨的恨意。

    “穆……穆文远!”顾惊弦心头剧震。此地竟与十五年前的穆文远案直接相关!是穆文远当年在此活动?还是后来者借此旧址,以“穆”字铭志,行复仇或某种阴谋之事?

    就在此时,沈墨深忽然拉住顾惊弦,示意噤声。他耳朵微动,低声道:“上面……有人来了!”

    两人立刻熄了夜明珠,屏住呼吸,紧贴石壁。果然,头顶传来了极其轻微的脚步声,不止一人,正朝着古樰木树下的入口而来!

    第三场:深宫秘辛

    几乎在顾惊弦二人发现樰林秘道的同时,皇城司安插在宫内的暗线,也冒死传回了一条至关重要的消息。

    消息来源是一位在宫中服役超过三十年的老尚宫,她曾伺候过一位早已薨逝的妃嫔——贤妃娘娘。据老尚宫隐约回忆,大约十六七年前,贤妃娘娘的确曾拥有一支赤金点翠凤凰衔珠钗,凤眼正是稀有的血珀。那时贤妃圣眷正浓。然而,就在穆文远通敌案发前后,那支凤钗却突然不见了踪影。贤妃对此讳莫如深,宫中上下只道是遗失。不久后,贤妃便因“忧思成疾”郁郁而终。

    而更令人震惊的是,老尚宫在闲谈中提及,贤妃娘娘的娘家,似乎与当年亦被穆文远案牵连、最终败落的某个家族,有着远房的姻亲关系。穆文远案,就像一场风暴,卷入了无数人。

    这条线索,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迷雾!凤钗、贤妃、穆文远案……时间点高度吻合!贤妃的“忧思成疾”与凤钗的失踪,是否与穆文远案有关?那支凤钗,究竟是遗失,还是……成为了某种不为人知的信物或证据?

    顾惊弦收到密报时,正与沈墨深刚从南苑秘道险险脱身(他们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夜色掩护,从另一条废弃的排水道逃离,未被发现)。他将密报递给沈墨深。

    沈墨深看完,沉默良久,缓缓道:“看来,慧明师太口中的‘宫中之人’,所祈之福,所惧之债,很可能就应在这位已故的贤妃,以及那支消失的凤钗之上。穆文远案,恐怕并非简单的通敌,其背后,或许隐藏着一桩深宫冤情?”

    第四场:杀机骤临

    十日之期,转眼已过其四。顾惊弦与沈墨深根据现有线索,全力追查与贤妃、穆文远相关的旧人,尤其是当年可能知晓内情、却又侥幸存活下来的人物。

    这日黄昏,沈墨深根据一些零散的江湖消息,独自一人(为避人耳目)前往城南一处鱼龙混杂的坊市,试图寻找一位据说曾与穆家有些渊源的老镖师打听旧事。

    然而,他刚踏入坊市不久,便敏锐地察觉到被人跟踪了!对方手法高明,若非沈墨深经验老道,几乎难以发现。

    沈墨深心中警铃大作,立刻改变路线,试图甩掉尾巴,向人多的地方走去。但对方显然志在必得,跟踪者增至三人,形成合围之势,将他渐渐逼向坊市边缘一条僻静的死胡同!

    眼看退路已断,沈墨深背靠冰冷的砖墙,额角渗出冷汗。他手无寸铁,面对三名显然武功不弱的杀手,生机渺茫。

    就在三名杀手亮出淬毒的短刃,步步逼近之际,一道灰影如电光般掠过墙头!正是那个神秘莫测的灰衣人!

    他身形飘忽,出手如风,指尖连点,两名杀手哼都未哼一声便软倒在地。第三名杀手大惊,挥刀猛刺,灰衣人侧身避开,衣袖一拂,看似轻柔地拍在对方胸口,那杀手却如遭重击,口喷鲜血倒飞出去,撞在墙上,没了声息。

    整个过程不过眨眼之间。

    灰衣人解决掉杀手,看也未看沈墨深,转身便欲离去。

    “阁下留步!”沈墨深急忙喊道,“三番两次相救,沈某感激不尽!敢问阁下尊姓大名?为何……”

    灰衣人脚步一顿,并未回头,只是抬手,再次做出了那个简单的手势——指向南方(南苑方向?),然后身形一晃,便消失在渐浓的暮色中。

    沈墨深怔在原地,心中波澜起伏。灰衣人又一次救了他,依旧不言不语,只留下那个指引般的手势。他究竟是谁?是友非敌?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为何对南苑如此执着?

    惊魂未定的沈墨深迅速离开现场,将遇袭之事告知顾惊弦。

    顾惊弦面色阴沉:“他们已经开始对你下手了。这说明我们的调查方向,触到了他们的痛处!”他眼中寒光凛冽,“既然如此,我们更不能停下。十日之期,还剩六日,这六日,便是决胜负之时!”

    夜幕下的金陵,暗流更加汹涌。樰林秘道、深宫秘辛、神秘灰衣人……所有的线索似乎正在慢慢收拢,指向一个尘封了十五年以上的巨大秘密。而对手的疯狂反扑,也预示着最终的对决即将到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