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青春手册三部曲 > 第十五章 秋冬的沉淀与新生的希望

第十五章 秋冬的沉淀与新生的希望

    九月的云南宁蒗县,青稞穗在山间田野里镀上了一层金黄。妞妞背着洗得发白的书包,踩着晨露快步走向学校,书包侧袋里装着两样宝贝 —— 一本被翻得卷边的《外交官的故事》,还有念菲老师寄来的英语单词本,封面上用彩笔写着 “妞妞的梦想手册”。

    刚走到校门口,就看到校长站在 “启智班” 的牌子下挥手。“妞妞,快过来!” 校长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信封,脸上堆着笑,“北京的叶老师寄来的,说是给你的特别礼物。”

    妞妞快步跑过去,指尖接过信封时还带着一丝颤抖。拆开信封,里面掉出一张烫金的证书和一张信纸 —— 证书上写着 “妞妞同学在 2024 年‘启智杯’英语演讲比赛中荣获全国小学组三等奖”,信纸则是叶菲亲笔写的:“妞妞,你的演讲视频我反复看了三遍,你说‘要让山区孩子的声音被世界听见’时,眼里的光让我想起最初的自己。继续加油,你的梦想正在长出翅膀。”

    眼泪不知不觉落在证书上,妞妞赶紧用袖子擦掉,把证书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最里层。她抬头看向校长,用力说:“校长,我以后要更努力学英语,明年争取拿一等奖,还要带着卓玛、张强一起参加!”

    校长笑着点头,指了指教学楼的方向:“快去吧,‘启智班’的新设备到了,李哲老师的团队正在安装,说是能和北京的学生实时连线上课呢。”

    妞妞跑进教室时,阳光正好透过窗户洒在崭新的智慧黑板上。李哲正蹲在地上调试设备,旁边的志愿者手里拿着一摞平板电脑,上面贴着 “宁蒗县希望小学专属” 的标签。“妞妞来了!” 李哲看到她,笑着招手,“快来试试这个新设备,今天下午就能和北京的小宇他们视频连线,一起上英语课。”

    妞妞走到平板电脑前,指尖轻轻触碰屏幕,立刻跳出了熟悉的界面 —— 有她常看的英语绘本,有自然科学实验视频,还有一个 “好友连线” 的图标。“真的能和小宇说话吗?” 她抬头问,眼里满是期待。

    “当然能!” 志愿者帮她点开图标,屏幕上很快出现了小宇的笑脸,“妞妞,我看到你得的英语演讲比赛证书了,太厉害啦!今天下午的英语课,咱们一起表演英语话剧好不好?”

    看着屏幕里兴奋的小宇,妞妞用力点头,心里像被灌满了阳光。她知道,这崭新的设备、跨越千里的连线,都是叶老师、念菲老师他们用爱搭建的桥梁,而她要做的,就是沿着这座桥,一步步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同一时间的北京,念菲正在教室里组织 “手拉手” 书信分享会。讲台上摆满了来自甘肃、青海、云南山区孩子的书信,孩子们围在一起,认真地读着信里的内容。

    “你们看,这是张强写的,他说暑假在夏令营学到的显微镜知识,现在用来观察家乡的向日葵细胞,还画了结构图呢!” 一个小女孩举着信纸,兴奋地说。

    念菲笑着走过去,拿起一张画纸 —— 上面是卓玛画的 “未来医院”,画里的医院建在山脚下,门口停着印着 “启智公益” 字样的救护车,旁边写着:“我要像念菲老师说的那样,让山里的人不用再走很远的路看病。”

    “咱们要把回信写得认真些,” 念菲对孩子们说,“可以把自己最近读的书、学到的新知识告诉山区的小伙伴,还可以画一幅画一起寄过去,让他们知道,我们一直和他们一起努力。”

    孩子们立刻拿起笔,认真地写了起来。有的分享数学解题技巧,有的介绍北京的秋天,还有的画了天安门和长城,希望山区的小伙伴能早点看到。念菲坐在一旁,看着孩子们专注的样子,想起了妞妞在演讲里说的话 ——“教育是互相照亮的光”,她忽然明白,这场跨越千里的 “手拉手”,不仅温暖了山区的孩子,也让北京的孩子学会了分享与共情,这才是教育最珍贵的意义。

    下午,念菲接到了陈默的电话,他的声音里满是兴奋:“念菲,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申请的‘中外青少年文化交流项目’通过了,下个月就能带宁蒗县的孩子去上海参加国际青少年论坛,妞妞、张强他们都能去!”

    “真的吗?太好了!” 念菲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我这就给妞妞发消息,她肯定会特别开心。对了,需要我帮忙准备英语交流材料吗?我可以整理一份常用句型,让孩子们提前练习。”

    “当然需要!” 陈默笑着说,“我还联系了上海的教育机构,他们会为孩子们安排礼仪培训和文化体验活动,让孩子们既能展示自己,又能学到新知识。”

    挂了电话,念菲立刻拿出手机,给妞妞发了消息。没过多久,妞妞就回复了一段语音,声音里满是激动:“念菲老师!我太开心了!我现在就去背英语单词,还要把家乡的故事练熟,让外国朋友知道我们宁蒗县有多美!”

    听着语音里清脆的笑声,念菲的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这场即将到来的上海之行,会成为孩子们梦想里新的里程碑,而他们要做的,就是为孩子们铺好每一级台阶,让他们能勇敢地走向更远的地方。

    十月的上海,秋意正浓。国际青少年论坛的会场里,来自不同国家的孩子穿着整齐的服装,脸上满是期待。妞妞穿着一身新衣服,手里紧紧攥着演讲稿,站在后台紧张地默念着。陈默走到她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别紧张,就像在夏令营里练习的那样,把你想对世界说的话大胆说出来就好。”

    妞妞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当主持人念到 “中国云南宁蒗县希望小学妞妞” 时,她挺直脊背,一步步走上台。聚光灯落在身上,她看到台下叶菲、念菲、陈默鼓励的眼神,还有卓玛、张强挥舞的小手,紧张忽然消失了。

    “大家好,我叫妞妞,来自中国云南的一个山区,” 她用流利的英语开口,声音清晰而坚定,“我的家乡有连绵的群山,有清澈的湖泊,还有很多像我一样渴望知识的孩子。以前,我以为大山就是世界的全部,直到叶老师、念菲老师带来了‘启智班’,我才知道,世界比我想象的更广阔 —— 我可以通过英语和外国朋友交流,可以通过显微镜看到植物的细胞,可以通过视频连线和北京的小伙伴一起上课。”

    台下安静极了,所有人都认真地听着。妞妞继续说:“有人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外交官,不是因为外交官很厉害,而是因为我想让更多人知道,山区的孩子也有大大的梦想;我想搭建一座桥,让山区的文化走向世界,也让世界的文化走进山区;我想告诉所有像我一样的孩子,无论你来自哪里,只要你有梦想,并且愿意为之努力,就一定能实现它!”

    话音刚落,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有的外国孩子还站起来挥手。妞妞鞠躬致谢时,看到叶菲眼里闪着泪光,念菲和陈默正用力为她鼓掌。她知道,这一刻,她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小梦想,更让山区孩子的声音,被世界听见了。

    论坛结束后,一位来自法国的女孩走到妞妞身边,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妞妞,你的演讲太精彩了!我想和你做朋友,还想知道更多关于你家乡的故事。”

    妞妞开心地说:“好啊!我可以给你寄我们家乡的向日葵籽,还可以教你说中文,你也可以教我说法语吗?”

    法国女孩用力点头,两人交换了联系方式,约定以后要经常视频聊天。陈默看着这一幕,笑着对叶菲说:“你看,妞妞已经开始搭建她的‘桥梁’了,这就是我们做公益最想看到的样子。”

    叶菲点点头,眼里满是感慨:“是啊,我们最初只是想给孩子们带去知识,没想到却点亮了他们的梦想,还让他们学会了用自己的力量温暖别人。这大概就是教育的魔力吧。”

    十一月的北京,已经有了冬日的寒意。叶菲的公益基金办公室里,却一片忙碌的景象。小林抱着一摞文件走进来,兴奋地说:“叶老师,‘启智班’的申请又增加了二十所学校,来自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还有企业愿意捐赠一百台便携式学习设备,专门用于偏远地区的‘移动启智课堂’!”

    叶菲接过文件,指尖划过那些学校的名字 —— 新疆阿勒泰的草原小学、西藏日喀则的边境小学、内蒙古呼伦贝尔的牧区小学,每一个名字背后,都藏着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睛。“太好了!” 她笑着说,“咱们赶紧制定设备分配方案,还要安排志愿者去培训老师,确保‘移动启智课堂’能尽快投入使用。另外,‘暖冬助学’活动也要开始筹备了,今年要多准备些厚衣服和暖手宝,偏远地区的冬天比咱们这里冷多了。”

    正说着,王剑推门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报告:“菲儿,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咱们的在线教育产品入选了‘国家教育信息化优秀案例’,总公司还同意在明年投入更多资金,用于偏远地区的课程研发,特别是针对牧区、草原地区的‘乡土文化课程’,让孩子们能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传承自己的文化。”

    叶菲接过报告,看到里面有一张牧区孩子使用产品的照片 —— 一个小男孩坐在蒙古包里,手里拿着平板电脑,正在学习 “草原动植物” 课程,脸上满是专注的神情。“这真是个好消息!” 她抬头对王剑说,“咱们可以和当地的学校合作,邀请牧民老师参与课程研发,把草原的故事、牧区的习俗都融入课程里,让孩子们更有归属感。”

    王剑点点头,坐在沙发上,拿出手机翻出照片:“我上周去新疆考察,看到阿勒泰的草原小学里,孩子们用咱们捐赠的设备学习英语,还跟着视频学跳民族舞,特别开心。当地的校长说,自从有了‘启智班’,孩子们的辍学率下降了很多,还有家长主动送孩子来上学,希望他们能学到更多知识,走出草原看看世界。”

    叶菲看着照片里孩子们的笑脸,心里满是温暖。她知道,公益事业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接力。而他们所做的一切,就像在孩子们心里播下的种子,虽然现在还很渺小,但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为更多人遮风挡雨。

    十二月的宁蒗县,已经飘起了小雪。妞妞坐在教室里,手里拿着陈默寄来的国际青少年论坛纪念册,里面有她和外国朋友的合影,还有论坛颁发的 “文化交流小使者” 证书。教室里的智慧黑板上,正播放着北京孩子寄来的新年祝福视频,小宇在视频里说:“妞妞,祝你新年快乐!明年暑假咱们还要一起参加夏令营,一起去爬长城!”

    卓玛坐在妞妞旁边,手里拿着念菲寄来的英语绘本,认真地读着。“妞妞,你看这个单词我读得对吗?” 卓玛指着 “dream” 这个单词,小声问。

    妞妞笑着点头:“对!dream 就是梦想的意思,咱们都要有自己的梦想,还要一起努力实现它。”

    这时,校长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个大大的包裹:“孩子们,北京的叶老师寄来新年礼物了!每个人都有一份,还有给‘图书角’的新绘本呢!”

    孩子们立刻围了上来,兴奋地拆开礼物。妞妞的礼物里有一件厚厚的羽绒服,还有一张叶菲写的贺卡:“妞妞,新的一年,愿你继续带着梦想前行,勇敢地去看更广阔的世界。记住,无论你走多远,我们都会一直支持你。”

    妞妞穿上羽绒服,感觉特别暖和。她走到 “图书角”,看着新寄来的绘本,里面有很多关于世界各地的故事。她拿起一本《外交官的日常》,坐在窗边认真地读了起来。窗外的雪越下越大,落在操场上,像给大地盖上了一层洁白的被子。妞妞看着窗外的雪景,心里满是期待 —— 她知道,新的一年,会有更多的美好在等待着她,等待着所有心怀梦想的孩子。

    同一时间的北京,叶菲、王剑、念菲和陈默坐在家里的客厅里,看着窗外的雪花,聊着新一年的计划。“明年春天,咱们要把‘移动启智课堂’推广到更多偏远地区,” 叶菲说,“还要组织乡村教师去北京培训,让他们学到更多先进的教学方法。”

    王剑点点头:“我计划和国外的教育机构合作,开发‘中外文化共建课程’,让山区的孩子能和外国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探索世界。”

    念菲笑着说:“我要编写更多适合山区孩子的英语游戏教案,还要组织北京的学生去山区支教,让他们亲身体验山区的生活,学会珍惜和分享。”

    陈默也说:“我申请了长期负责‘中外青少年文化交流项目’,以后会带更多山区孩子参加国际活动,让他们能站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己。”

    客厅里的灯光温暖而明亮,映照着四人幸福的笑脸。他们知道,教育公益的道路没有终点,未来还会有新的挑战,但只要他们携手同行,用爱和坚持守护孩子们的梦想,就一定能看到更多孩子展翅高飞,在更广阔的天空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窗外的雪花轻轻飘落,给北京披上了一层洁白的外衣。而在千里之外的山区,那些心怀梦想的孩子,正像冬日里的种子,在爱与教育的滋养下,积蓄着力量,等待着春天的萌发。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他们的梦想,永远闪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