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家生子的发家之路 > 第16章 学行礼

第16章 学行礼

    绣房在内院,小厨房这边过去穿小道,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就到了。

    但柳叶年纪小腿脚慢,又不熟悉路,一路上跟人打听了几次,走了一刻钟左右才到了绣房。

    绣房这边是一个小院儿,跟其他的地方不同,这里的屋檐特别的宽,院子里的风雨连廊也格外的宽敞,摆着两架小型的织布机、缫丝机,还有一些架子、水缸之类的东西,很多东西都没有摆在屋里。

    柳叶从连廊上穿过去,一路上眼睛不住的瞧,看到一些缸子里还浸泡着丝线、布匹一类的,猜测着应该是丝线颜色不好在外边买的,绣房这边就自己染色制作了。

    连廊上有五六个小丫头手里端着针线筐,在亮堂的地方做事,见来了个生人,就出声问道:“你是哪里的丫头,来绣房作甚?”

    柳叶见有人张口,忙小跑过去,脸上带着笑,乐呵呵的道:“姐姐们好,我是厨房的丫头,叫柳叶,来绣房找我姐姐兰草。劳姐姐们帮我喊一声,我第一次来绣房,不敢乱跑,怕弄坏了绣房的物事儿。”

    她笑呵呵的让人没了三分脾气,说话又调理清晰,要求也不过分,一个绣娘就道:“原来是找兰草的,我帮你叫她。”

    “谢谢姐姐,姐姐万福万安。”柳叶忙作揖道谢,旁人瞧了她这不伦不类的行礼,都笑了起来。

    一个小绣娘笑道:“哪里学的礼,怪模怪样的。”

    柳叶就摸摸脑袋,笑嘻嘻道:“姐姐勿怪,我刚进府,在家的时候也不曾学过,就瞧见我阿爹他们这么行礼的,就跟着学的。”

    “那是他们郎君的礼,咱们小娘子的礼可不是这般的,你瞧我给你行一个。”那小绣娘倒是个热心的,听柳叶没学过礼,就起身给她示范了个规范的行礼。

    “瞧好了,咱们是平辈,就双手放平在身前,微微俯首,微微屈膝,嘴里喊着‘万福’,这就叫万福礼。要是瞧见了长辈,或者是主子,就双手拇指交叉,放置胸前做交叉礼。”说着,小绣娘又换了个交叉礼,柳叶忙跟着学。

    小绣娘又道:“要是得了主子的赏,就得行肃拜礼。”

    柳叶跟着学了,又忙道谢。

    一旁的几个绣娘用袖子捂嘴笑,其中一个道:“蝉娘,你自己才学几日礼,今日就教起人来了,也不怕惹人发笑?”

    教柳叶行礼的小绣娘道:“我虽才学几日,但我行礼行得好,何掌案都夸过我的。”

    柳叶自然不能让这热心的小绣娘尴尬,就忙朝几个绣娘行了个万福礼:“都说达者为先,我为人粗鄙不知礼,蝉娘姐姐教我行礼,也是我一日之师了。”

    蝉娘听了这话直乐:“你这小丫头嘴倒是甜,说话还文绉绉的。”

    柳叶就抿唇笑。

    这时候,兰草从里边走了出来,瞧见了柳叶就喊了一声。

    柳叶听见了,就忙对几个小绣娘行礼:“姐姐们,我阿姐叫我,我过去了。”

    “去吧。”

    几个人笑闹了一番,也低头做起活计来。

    偶尔笑闹一下,掌案们不管,但时间长了,今日的活计没有完成可是要挨罚的。

    柳叶到了兰草跟前,将前因后果说了一遍,兰草听了,就道:“我跟着何掌案做事儿,她平日里让我染丝线的时候,会将苏木、栀子这些东西打碎,用小火熬水来加快染液的出色速度,但水温不能太高,不然栀子水的颜色会变得暗沉无光。”

    “嗯,我记住了。阿姐,如果想要弄出深浅不一的颜色,该咋弄?”柳叶又问道。

    兰草道:“这倒是简单,调整苏木、栀子的比例,比如你想要橙红色,就将苏木、栀子等份加入,如果要浅黄,就用栀子,要深红,就只放苏木,还有姜黄这些,都可以混染的。”

    柳叶不住的点头,将这些东西记在心里。

    想了想又问道:“红色、黄色这些倒是容易,但我要是想要绿色、蓝色咋办?”

    “绿色的话,韭菜、艾草都行,就是不知道上锅蒸了会不会败色。蓝色的话,红蓝草可以出色,还有蓝染淀泥。”兰草时常染丝线,因此说起这些来半点磕巴也不打。

    柳叶听到蓝染淀泥,有些惊讶:“那东西有石灰,能入口吗?”

    兰草道:“有啥不能入口的,石灰水做的吃食也不少,吃了也没有死人,你就混点儿色,没那么严重。”

    “好好,我回去试试。”柳叶连连点头,因着厨房那边没有蓝靛泥,兰草还特意用一个巴掌大的小罐子,给柳叶弄了些淀泥跟红蓝草做出的染剂。

    柳叶得了东西,就跟兰草告别。

    兰草道:“路上慢点,别摔着。”

    柳叶回头应了。

    兰草回屋做事的时候,几个玩得不错的绣娘学徒就问是谁来找她,找她什么事儿。

    兰草知道张秀芳做新点心需要保密,就扯了个谎:“我阿妹来找我,要了点染料,说将家里那褪色的布染一染,刚进府不好穿那败了色的衣服,怕管事瞧见了觉得晦气。”

    其他人点点头,她们在家也自己给衣裳染色、补色,料子虽然粗,但颜色鲜亮一点,看着也精神些。

    柳叶带着东西回了厨房,将绣房发生的事情说了。

    张秀芳一拍脑门:“我说忘了啥事儿,原来是忘了教你行礼的规矩了。一天天的忙昏了头,倒将这要紧的给忘了。”

    “那蝉娘姐姐热心肠,教了我,我囫囵学个样儿,阿娘你瞧瞧我学得咋样?”说着,柳叶就行了个万福礼,又行了交叉礼跟肃拜礼。

    张秀芳道:“倒是学了个像模像样的,那丫头也是个热心肠。”

    母女二人说了一阵话儿,就开始办起正事来,用几个小陶罐将油加热到八分烫,将打碎的栀子、苏木、紫草、洛神花分别浸泡在油里,等油温低了下去,就又隔水加热罐子,不到两刻钟,油罐里的油就出了色儿。

    这锅是她去绣房的时候,张秀芳去厨房拿来的。

    “阿娘,这油色儿出来了。你弄点面粉,咱们和点面试一试,上不上色儿。”柳叶盯着锅里的油罐子,见油罐子出色了,忙喊道。

    “行,我去弄点面粉来。”张秀芳忙应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