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热搜模型的终极形态
陆砚之醒来第三天,医生终于放行他回家办公。书房桌上摆着新组装的三台服务器,散热风扇嗡嗡响,蓝光指示灯一明一灭。小唐蹲在机箱前插线,嘴里念叨:“这玩意儿比你命还金贵。”
顾晚舟靠在沙发上看手机,脚边堆着吃完的薯片袋。她抬头看了眼屏幕右下角的时间——零点整。
“今天能跑吗?”她问。
陆砚之推了下眼镜,把脑电监测贴片贴在太阳穴上,另一端连进主机。“昨晚数据同步完了。现在启动,看它认不认我这个主人。”
他按下回车。
屏幕黑了几秒,突然跳出金色字体:
【预测周期:7日】
【准确率:91.6%】
【关联维度:舆论、资本、情感】
小唐瞪大眼:“卧槽,还能算感情?”
陆砚之没说话,手指快速调出后台日志。他知道问题在哪——上次昏迷时大脑异常放电,反而激活了模型的情感推演模块。这不是系统bug,是进化。
第一条热搜缓缓浮现:
#顾晚舟陆砚之结婚# 概率88% 时间:下周三
空气一下子安静了。
顾晚舟手一顿,薯片从指缝滑落,砸在地毯上发出闷响。她没去捡,只是盯着屏幕,嘴唇动了动,又闭上。
陆砚之迅速切到算法底层,查看数据来源。结果显示,词条由过去三个月两人共同出行频率、媒体同框次数、粉丝重合画像等参数综合生成。不是外部舆情,是内部推导。
“它学会了……读人心。”他说。
顾晚舟弯腰捡起薯片袋,慢慢捏扁,扔进垃圾桶。她晃了晃脚上的高跟鞋,语气轻飘飘的:“所以你是让系统替你求婚?”
陆砚之愣住。
他张了张嘴,还没来得及回应,房门被猛地推开。
小唐举着一块电子提示牌冲进来,声音拔高八度:“陆教授!戛纳组委会发正式函件了!邀请您担任主竞赛单元评审顾问!”
他喘着气,把平板塞到陆砚之手里。
邮件标题写着:“关于《舆论前置干预模型》学术价值的认可及合作邀约”。
顾晚舟接过平板扫了一眼,嘴角微微翘起:“哟,比我红毯还快一步出国?”
陆砚之低头看着自己贴着电极片的手腕,又抬头看向屏幕。刚才那条“结婚”词条已经被自动归档进“私人事件-暂缓响应”文件夹。
他关掉主界面,转到普通工作模式。
“评审顾问只是提供数据支持,不算正式评委。”他说,“他们想用我们的模型分析全球舆论趋势。”
“哦。”顾晚舟歪头看他,“那你准备穿什么去开会?西装还是病号服?”
“等我能站满八小时再说。”
小唐站在门口,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悄悄退出去泡咖啡。经过走廊时嘀咕:“一个刚醒,一个装傻,真是绝配。”
书房重新安静下来。
顾晚舟把手机倒扣在茶几上,伸手拿过陆砚之的笔记本电脑。她在搜索栏输入“戛纳 评审 薪酬标准”,看了两眼就关掉了。
“你要钱的话,让他们付双份。”她说,“一份是你干活的钱,一份是替我挨骂的钱。”
“谁会骂我?”
“那些被你提前爆黑料的导演。”
她笑了笑,靠回沙发,腿搭上茶几。晨光从窗帘缝隙照进来,落在她半边脸上。
陆砚之看着她的侧影,忽然说:“模型不会乱猜。如果它得出这个结论,说明我们最近的行为模式确实符合婚前状态。”
顾晚舟没动。
“比如?”她问。
“比如你连续十七天出现在我家客厅。比如你让我帮你回绝三个代言邀约。比如你昨天把我闹钟改成早上六点,理由是‘懒人不该赖床’。”
“那是为你健康着想。”
“还有你把我的牙刷换成薄荷味最强款,说是为了提神。”
“你昨晚写论文打瞌睡,差点脸栽进键盘里。”
“那你也没必要顺手给我擦脸。”
顾晚舟转过头,眼神带笑:“怎么,嫌我动手动脚?”
陆砚之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知道。”她声音低了些,“你就是怕越界。”
他点头。
“我们说过不碰私人话题。”他说,“尤其是感情类热搜。一旦开了口子,就会失控。”
“可这次不是我们开的口子。”她看着屏幕,“是你的模型自己长出来的。”
两人沉默了几秒。
窗外传来快递员按喇叭的声音。
小唐开门取了个保温箱回来,摆在桌上:“火锅到了,麻辣锅底加肥牛双拼,老板说送了一份鸭血。”
顾晚舟起身去厨房拿碗筷。
陆砚之趁机重新打开隐藏界面,想删除那条“结婚”预测记录。但鼠标悬停时,发现旁边多了个新提示:
【情感模块已锁定,无法手动清除。若要关闭,请输入双方生物认证信息。】
他盯着那行字,半天没动。
顾晚舟端着盘子回来,看见他在发呆。
“想什么呢?”她问。
“没什么。”他合上电脑,“吃饭吧。”
小唐坐角落啃鸡翅,边吃边看两人。一个低头涮肉,一个慢悠悠吹汤,谁都没说话,但距离比平时近了不少。
陆砚之夹起一片毛肚放进辣锅,数着秒。
七秒后捞出,正好脆。
他蘸了香油蒜泥,正要送进嘴里,手机震了一下。
新邮件提醒。
他点开,是戛纳组委会补充条款说明,末尾附了一句:
“我们期待您与顾女士共同出席开幕式晚宴,公众对‘文化+娱乐’双影响力组合的关注度极高。”
顾晚舟凑过来瞥了一眼,哼笑一声:“他们现在连CP都打包卖票了?”
陆砚之没回话,只把手机反扣在桌边。
火锅热气往上窜,模糊了天花板的灯光。
小唐吃完最后一块土豆,收拾餐盒准备走人。临出门前回头看了眼。
沙发上,顾晚舟靠着抱枕半躺着,腿搭在陆砚之旁边的空位上。陆砚之正在改论文,手肘不小心碰到了她的鞋尖。
她没躲。
他也装作没感觉。
小唐轻轻带上门。
书房只剩键盘敲击声和锅底咕嘟声。
陆砚之翻页时,指尖无意划过顾晚舟的脚踝。她抖了下,把腿缩回去一点,但没完全收走。
他停下打字,抬头看她。
她闭着眼,像是睡着了。
睫毛颤了一下。
他低声说:“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合作吗?”
她没睁眼:“你说我懒,我说你刻薄。然后你写了篇《论顶流的无效表演》,我转发配文‘作者酸了’。”
“结果第二天你就私信我,说有个黑幕想挖。”
“因为你写得对。”她睁开一条缝,“而且你会怼人,我不用动手。”
“现在呢?”
“现在你也学会偷懒了。”她嘴角微扬,“知道用模型替你打架。”
他笑了下,继续敲字。
几分钟后,屏幕右下角弹出新提示:
【未来48小时高危预警】
#某国际电影节秘密签约# 概率76%
#陆砚之团队遭境外挖角# 概率69%
#顾晚舟片场突发意外# 概率58%
陆砚之皱眉,立刻调取数据源。前三十分钟内并无相关舆情波动,这是纯模型推演结果。
他刚想深查,手腕上的监测贴片突然发烫。
顾晚舟伸手按住他手臂:“别熬夜。”
他嗯了一声,却没有关机。
窗外天色渐亮。
保温箱里的冰块开始融化,水珠顺着边缘滴落在地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