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 > 第305章 这个村,没广福不行啊(又开会了)

第305章 这个村,没广福不行啊(又开会了)

    谢里正得了谢广福的准信,脚底生风,立刻就去挨家挨户通知理事会的成员。

    这一次的阵容比以往更显壮大,除了负责窑区生产的姚大姚二、总管人事物资的谢长河和两位德高望重的族老。

    还新添了两位面孔:一位是掌管牛马车站、将公共交通打理得井井有条的王老五,另一位,则是在清川桥建设中展现出卓越才能的谢三河。

    值得注意的是,谢三河此次并非以谢广福徒弟的身份列席,而是以“建设牵头人”的正式身份参与议事,这无疑是对他能力的最佳认可。

    这一个月里,谢三河的进步全村都有目共睹,他就像是润滑剂一样穿梭在清川桥和青砖庭院两个大工地之间,不仅准确无误地传递谢广福要表达的信息,更是多次及时发现并协助处理了清川桥施工中的好几处潜在隐患,为清川桥的顺利竣工立下了汗马功劳。

    此刻,他坐在谢广福身边,腰板挺得笔直,脸上是压抑不住的激动与郑重。

    会议依旧在谢广福家宽敞的竹楼茶室里进行。

    春日的阳光透过竹窗,洒在众人身上,气氛热烈而务实。

    谢广福作为会长,首先让在场的众人汇报了村里的情况:

    姚大嗓门洪亮,带着自豪:“砖厂那边,十口馒头窑火力全开,日夜不停!青砖是出一窑抢空一窑!乡亲们现在都精明着呢,生怕往后买砖要排长队,又瞅着咱村的砖比外面便宜一半,都乐意把家底儿掏出来先囤砖,想着等砖攒够了,再囤瓦片,就等着慢慢把青砖大瓦房盖起来!”

    王老五接着话头,语气实在:“牛车运行顺当着呢,大伙儿出门方便多了。闲下来的牛我也没让它们歇着,都安排去砖厂和炭窑拉粘土、运木柴,这牛力可不能白费喽。”

    谢长河翻着手里的账本,上面的字迹已然比一个月之前的蚯蚓字好太多了,他条理清晰的说道:“春耕的种子,各家各户基本都在奇珍坊买齐了。木炭窑保持五口窑的产量,供应稳定。谢铁匠那边的蟹壳炉子就没熄过火,带着徒弟打出来的农具,越来越好使,都快赶上……呃,反正是顶好的!现在不光打农具,连日常的锅碗瓢盆,还有更精细的匕首啥的,也都能打出模样来了。”

    他还补充道:“就是田间的水渠,巡查看发现有两处有点淤堵,得疏通一下。通往县城的村道倒是结实的很,一点问题没有。”

    谢广福认真听完,点了点头,开始阐述他思考已久的计划:

    “在座的各位都辛苦了,村子眼下发展的势头很好,但咱们不能停步,得往前看。我这儿有几个想法,大家议一议。”

    “其一,砖厂需要扩建。咱们现在的产量还是跟不上需求,我打算在现有砖厂旁边,再扩出一块地来。不仅要增加烧砖的窑,还得专门起几口窑烧瓦片。另外,最好在旁边再建一个木炭石灰厂,集中烧制,省得分散管理。最关键的是,要借着清川河的水势,研究造个动力水车,用来粉碎粘土、抽水洇窑,能省下大量人力。”

    “其二,春耕统筹。牛力这一块要合理调配,确保不误农时。更重要的是,得挑几个脑子活、手脚勤快的年轻人,跟着我专门学学新种子的特性和种植技巧,算是为村里培养‘技术员’,以后种地遇到问题,也好有人能解决。”

    “其三,谢三河,”他点名道,“水渠淤堵的事,你亲自带人去查清楚原因,尽快疏通好,不能影响春灌。”

    “其四,村道硬化。别看现在路没事,未雨绸缪。砖厂那些烧坏了或者边角料废砖,找人敲碎了囤起来,等数量够了,就铺到主要村道上,以后下雨下雪也不怕泥泞了。”

    “其五,也是重中之重,建学堂。咱们村公账上现在有了结余,不能再让孩子们野着跑了。学堂的图纸我已经画好了,用不了多少砖瓦,这事得尽快提上日程。”

    “最后,”谢广福顿了顿,“咱们小家可以慢慢建,但村里必须有个像样的祠堂和……‘村委楼’。”

    “村委楼?”谢里正捻着胡须,疑惑地打断,“广福,这是啥说法?没听过啊。”

    谢广福笑了笑,解释道:“叔,其实就是咱们常说的‘社屋’。我改个叫法,是想把功能区分开。以往的社屋,又是祭祀祖宗,又是议事、分粮、调解纠纷,所有事都挤在一块儿。我的想法是,祠堂就是祠堂,专门用于敬祖追远,凝聚人心。而‘村委楼’,就是咱们理事会办公、村民议事的专门场所,叫‘公共议事厅’也行。”

    谢里正和几位族老对视一眼,缓缓点头,表示理解了这个新概念。

    谢广福继续深入说道:“建祠堂很有必要。咱们虽然是逃荒来的,但绝不是无根之萍。逃荒路上多少亲人离散,更需要一个‘共祖’的念想来把大家的心聚在一起。我知道,不少人家都偷偷带着祖宗牌位,祠堂建好,可以请出来统一供奉。那些牌位遗失的也不要紧,我们可以全村共同立一个‘桃源村列祖列宗’的共祖牌位,香火不断。”

    “至于村委楼,”他半开玩笑地说,“总不能以后开会都挤在我家吧?我家这门槛,还没等媒婆来踏,先被你们给踏平了。有个固定的议事场所,办事也正规方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