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 > 第231章 竹编制品“进货”和“定制”

第231章 竹编制品“进货”和“定制”

    谢秋芝和谢文姐弟俩,此刻正站在张秋笙家新起的暖房前。

    暖房旁边的地上铺着一张大草席,上面琳琅满目地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竹编制品——有实用的筐、篓、筛、匾,也有不少造型别致、极具巧思的观赏性小物件,比如那只栩栩如生的蝈蝈笼、那朵层叠绽放的莲花盘、还有几个憨态可掬的小动物摆件。

    谢秋芝拿起一个编织成鲤鱼形状的小收纳盒,爱不释手,但随即又轻轻放下,对正在埋头刮篾的张秋笙和旁边安静编着一个小花篮的张图图说道:

    “秋笙哥,图图姐,你们做的这些小玩意儿真是越来越精巧了,我看着都喜欢得紧!”

    张图图抬起头,腼腆地笑了笑,眼神里却有着被认可的欣喜。

    谢文也在一旁点头附和:“是啊,秋笙哥的手艺没得说,图图姐的心思也巧。”

    谢秋芝话锋一转,带着几分认真分析道:“不过,我发现这些特别好看、特别有趣的观赏性竹编,数量还是太少了些。而且,光好看还不够,最好能好看又实用!这样,我们……呃,我娘那边才好更方便地拿给县里的货商看,也才好卖上价钱不是?”

    张秋笙停下手中的活,有些疑惑地抬起头。

    他和妹妹之前只是零星做一些造型独特的竹编制品,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创作欲望和一点小小的爱好,从未想过要靠这个挣钱,目前也只是谢秋芝和李月兰肯为他们这些新奇的竹编买单,村里其他婶子几乎都是来买竹篮,扁子和竹篓的。

    这已经是谢秋芝第二次来买这些小玩意了,并且反复夸赞、要求他们多做些造型好看的竹编。

    “芝芝妹妹,”张秋笙的声音带着匠人特有的实在,“这些花里胡哨的……真的有人要么?”

    “要!当然要!而且可能比箩筐还受欢迎呢!”谢秋芝语气肯定,眼睛发亮:

    “秋笙哥,图图姐,你们就放心大胆地做!做出来的这些水果盘、小花篮、小花瓶、小动物,有多少,我娘说了,她就能要多少!绝不压价!”

    她顿了顿,似乎觉得光鼓励夸奖还不够,得给点更具体的方向。

    她回忆起魂穿前逛文创市集和博物馆商店看到的那些爆款,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般说道:

    “秋笙哥、图图姐,你们听我的,就照着这样做,我娘肯定都要!”

    “茶盘要平底宽沿的,能稳稳托住茶壶茶盏。果盘腰身圆润,盘口敞开,盛放时令水果,又好看又方便拿取。点心笼做成带盖子的,配上提手,既要透气能散水汽,又能防尘,偶尔蒸点心也方便。书匣做得方方正正,规规整整,用来收藏册页、书信,能防潮防虫蛀。首饰盒里面做出分格,带上盖子,姑娘家的簪子、镯子、耳环放进去不会乱滚,清清爽爽。花篮要圆圆的肚子,微微收颈,插一束野花进去,提着、摆着都好看。笔筒做得深一些,直筒的,插毛笔、手杖,稳稳当当不会倒。”

    她一口气说完,总结道:“就照着这些样子做,样式不用太复杂,简单大方最好,就用竹子本来的颜色,清清亮亮的,显得干净!又好编又好用,我相信,肯定很多人争着买!”

    张秋笙听得一愣一愣的,他没想到谢秋芝能说出这么多道道来,而且每一样都说得在情在理,既考虑了美观,更兼顾了实实在在的用途。他下意识地按照谢秋芝的描述在脑子里勾勒那些物件的形状,发现确实比单纯编个小动物要更有意义。

    但他还是有一个最大的疑问:“芝芝妹妹,不是我不信你。只是……县里的小姐们,真的会买这么多?这些东西虽然好看好用,但也不是家家都急需的物什啊……”他担心谢家为了帮衬他们,自己揽下太多销路。

    这时,谢文接过话头,用他那种读书人特有的、让人不自觉信服的语气说道:“秋笙哥,你放心吧。我娘最近联系了几家县里的铺子,那些掌柜的都说,如今县里的夫人小姐们,就喜欢这些雅致又别致的手工物件,摆在家里显品位。销路肯定没问题,你们尽管做就是了。”

    谢文的话,巧妙地用“县里铺子”和“夫人小姐的喜好”掩盖了“直播带货”的真相,听起来合情合理,更容易被张秋笙接受。

    张秋笙看着谢秋芝笃定的眼神和谢文诚恳的表情,又看了看地上那些自己倾注了心血的作品,终于不再犹豫,重重点了点头:

    “成!既然婶子和芝芝妹妹这么看好,那我和图图就试着多做些!就按芝芝妹妹说的那些样式样来做!”

    张图图也轻轻“嗯”了一声,眼中是跃跃欲试的光芒,她之前从未想过,自己指尖流淌出的这些竹编纹样,竟然能变成实实在在的认可和收益。

    谢秋芝和谢文听到这,心里都松了一口气。看来,娘这跨越时空的小黄车“电商”事业,第一步货源问题,算是初步解决了。

    付了银子,姐弟俩,一人挎着一个沉甸甸的大竹筐,里面装满了精挑细选、足以上架“小黄车”的竹编制品,脚步轻快地往回走。

    一进竹楼,李月兰就迎了上来,看到筐里那些精巧的物件,脸上笑开了花:“哎呦,挑了这么多回来?秋笙和图图的手真是巧!”

    她接过两个大竹筐,掂量了一下,对还在喝茶闲聊的谢广福和谢锋说道:“我先把这些东西归置一下。”

    说着,便提着竹筐走向了一楼那间充当“中转站”的储藏室。

    谢秋芝心里好奇得像有只小猫在抓,她很想知道这些竹编制品具体是怎么操作“上架”的,又是怎么打包快递的。

    她冲着爹和哥哥使了个眼色,眼睛眨巴了两下,意思是:“我跟进去看看热闹,你们打好掩护哦!”

    谢广福和谢锋心领神会,微微点了点头,谢广福端起茶碗抿了一口,继续和谢锋闲聊砖厂的事情:

    “锋哥儿,谢三河最近去忙活暖房的事情,也要忙完了,说明天回砖厂这边做事,你看人手怎么安排,把他安在你那边还是我这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