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 > 164极光星上的冰绿奇迹

164极光星上的冰绿奇迹

    飞船冲破极光星外围的冰晶云层时,风澈猛地从座位上弹起来,脸几乎贴在了舷窗上。窗外不再是星云农场那揉碎绸缎般的粉紫,而是铺天盖地的银白——极寒的风卷着细碎的冰粒,在天地间织成半透明的纱,而头顶的夜空更像是被打翻了调色盘,淡绿色的极光如流动的丝带般舒展,偶尔有粉紫与银白的光纹交织其中,像是星星在夜空中跳舞。

    “还有三分钟抵达极光科考站空港。”慕容冷越的声音透过控制台传来,屏幕上正显示着极光星的实时环境数据,“当前地表温度-42℃,大气含氧量21%,但风速可达12米/秒,出去后必须穿防冻服。”他顿了顿,调出一份作物资料,“我们的目标作物是‘冰穗麦’,科考站负责人林博士说,它能在-30℃存活,但最近连续遭遇‘极光脉冲’,结实率不足10%,甚至有部分植株直接被冻伤。”

    风澈赶紧摸了摸自己的防冻服——那是出发前王玲特意为他准备的,淡蓝色的面料上绣着小小的星尘蜜蜂图案,袖口和领口都有加厚的绒毛。他又抱起放在腿上的画册,快速翻到新一页,写下“极光星任务:改良冰穗麦,对抗极光脉冲”,还在旁边画了一株顶着淡蓝色麦穗的小麦,麦穗周围绕着一圈绿色的极光。

    “极光脉冲是什么呀?”风澈抬头问,正好看到周明在检查种子箱——里面除了从星云农场带的雾露苔样本,还有王玲特意准备的抗寒菌种。

    周明蹲下身,指着屏幕上跳动的电波图案:“就是极光活动突然增强时,释放出的一种能量脉冲,对冰穗麦的细胞伤害很大,就像冬天里突然刮来的刺骨寒风,会冻坏庄稼的‘筋骨’。”他笑着揉了揉风澈的头发,“不过我们有风澈这个‘植物小侦探’,肯定能找到办法。”

    风澈立刻挺直背,把画册抱得更紧了:“我会仔细看的!就像在星云农场找星尘粉尘一样!”

    飞船缓缓降落在空港时,风澈能感觉到舱体轻微的震动——空港建在一片冰封的平原上,银白色的建筑像一颗巨大的冰晶,边缘泛着淡淡的蓝光,与远处的极光遥相呼应。舱门打开的瞬间,一股冰冷的空气涌进来,风澈忍不住打了个哆嗦,赶紧拉上防冻服的拉链,把下巴埋进绒毛领里。

    “欢迎来到极光星!”一个穿着白色科研服的阿姨快步走过来,脸上带着急切的笑容,她的头发有些凌乱,眼角沾着细碎的冰晶,“我是林薇,科考站的负责人。可算把你们盼来了,再这样下去,今年的冰穗麦就要绝收了。”

    林博士的手冻得有些发红,她握着慕容冷越的手时,风澈注意到她的科研服口袋里露出一截笔记本,封面上画着一株小小的冰穗麦,旁边写着“第18次培育记录”。

    “先去培育棚看看冰穗麦的情况吧。”慕容冷越说,王玲已经背上了便携式植物检测仪,周明则拎着种子箱,风澈紧紧跟在他们身后,一步一步踩在冰封的地面上,每走一步,脚下都会发出轻微的“咯吱”声,像在演奏一首冰冷的小夜曲。

    科考站的培育棚建在地下——毕竟地表的低温和强风不适合作物生长。乘坐电梯往下走时,风澈能感觉到温度渐渐升高,等到电梯门打开,一股混合着泥土和麦香的温暖气息扑面而来,和外面的寒冷截然不同。

    培育棚里亮着柔和的白色灯光,成片的冰穗麦整齐地种在培育槽里。风澈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种作物:它的茎秆是淡青色的,像冻住的春水,叶片边缘泛着一层薄薄的冰晶,在灯光下亮晶晶的,而麦穗则是淡蓝色的,像一串串小巧的冰珠,轻轻晃动时,会发出细碎的“沙沙”声。

    但很快,风澈就发现了不对劲——靠近棚壁的几排冰穗麦,叶片明显发黄,有的甚至从叶尖开始枯萎,像被冻坏的纸片;更严重的是,有些麦穗已经发黑,轻轻一碰就会掉落,根本结不出麦粒。

    “就是从上周开始的。”林博士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株发黄的冰穗麦,语气里满是心疼,“每次极光脉冲过后,就会有更多的植株变成这样。我们检测了温度、湿度,甚至调整了光照,都没用。”

    王玲立刻打开检测仪,对准一株发黄的叶片:“我先测一下细胞活性。”屏幕上很快跳出数据——细胞活性只有62%,而正常的冰穗麦细胞活性应该在90%以上。“确实是脉冲能量损伤了细胞。”王玲皱起眉头,“而且叶片的抗冻蛋白含量也比正常水平低很多。”

    周明则在检查培育槽里的土壤,他用小铲子挖了一点土,放在手心揉搓:“土壤的肥力没问题,我们带的抗寒菌种应该能帮上忙,但关键是怎么挡住极光脉冲的伤害。”

    风澈没有说话,他慢慢走到培育棚的角落,蹲下身仔细观察——这里的冰穗麦受损最严重,叶片几乎全黄了,但在培育槽的边缘,他发现了一种奇怪的植物:它贴着地面生长,叶片是淡绿色的,像一片片小小的翡翠,表面泛着一层微光,即使靠近受损的冰穗麦,它也没有丝毫冻伤的痕迹。

    “林阿姨,这是什么呀?”风澈指着那株植物,声音里满是好奇。

    林博士走过来,看到那株植物时,愣了一下:“这是‘极光苔’,是我们在极光星原生的苔藓,本来以为没什么用,就随手种在角落了,没想到它居然不怕极光脉冲。”

    风澈赶紧拿出画册,飞快地勾勒出极光苔的样子,然后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它的叶片——意外地发现叶片是温暖的,不像冰穗麦那样冰凉。“它的叶片好软呀,而且一点都不冷!”他突然眼睛一亮,“王阿姨,你说极光苔能不能像雾露苔一样,保护冰穗麦呀?它不怕脉冲,说不定能挡住能量!”

    王玲眼前一亮,立刻用检测仪对准极光苔:“我测一下它的细胞结构。”屏幕上的数据跳出来时,她忍不住惊呼:“太神奇了!极光苔的细胞里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能吸收极光脉冲的能量,还能把能量转化成热量,不仅自己不怕冻,还能温暖周围的环境!”

    “那我们就把极光苔种在冰穗麦旁边!”风澈兴奋地跳起来,差点碰到头顶的培育灯,“像在星云农场种雾露苔一样,给冰穗麦建一个‘防护盾’!”

    林博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她紧紧握住风澈的手:“这真是个好主意!我们之前怎么没想到呢?极光苔长得快,只要培育得当,几天就能铺满培育槽边缘。”

    说干就干,周明立刻从种子箱里拿出培育基质——那是用雾星的腐殖土和极光星的冰融土混合而成的,最适合苔藓生长;王玲则调试检测仪,专门为极光苔设定了生长监测模式;风澈的任务是帮忙搬运极光苔的样本,他小心翼翼地用小铲子把角落的极光苔分成一小株一小株,生怕碰坏它的叶片。

    “极光苔,加油长大哦!”风澈一边种,一边小声说,还特意给每一株极光苔浇了一点温水——那是王玲说的,极光苔喜欢温暖的环境,温水能让它更快扎根。他还在培育槽旁边放了一个小小的温度计,每隔十分钟就去看一次,记录下温度的变化。

    就在大家忙着种极光苔的时候,培育棚的警报突然响了起来——红色的灯光在棚顶闪烁,广播里传来急促的声音:“紧急通知!预计五分钟后将出现强极光脉冲,能量强度是之前的1.5倍,请各部门做好防护准备!”

    林博士的脸色瞬间变了:“糟了!这么强的脉冲,现在种的极光苔还没扎根,根本挡不住!”她快步跑到控制台前,试图关闭培育棚的能量屏障,但屏幕上却跳出“屏障故障”的提示——刚才的低温已经冻坏了部分线路。

    风澈看着培育槽里还没站稳的极光苔,又看了看那些摇摇欲坠的冰穗麦,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他突然想起在星云农场时,王玲用星芒果汁给雾露苔补充养分,赶紧拉了拉王玲的衣角:“王阿姨,我们能不能给极光苔喂点‘能量’呀?就像给雾露苔喂星芒果汁一样!”

    王玲愣了一下,随即眼睛亮了:“对呀!我们带的抗寒菌种里,有一种能快速释放能量的成分,要是和温水混合,说不定能让极光苔立刻扎根!”

    周明立刻打开种子箱,拿出一小瓶淡金色的菌种,倒进温水里搅拌均匀:“快!把这个浇在极光苔根部!”

    风澈抢过喷壶,小心翼翼地把混合了菌种的温水浇在每一株极光苔上——他的手因为着急有些发抖,但还是尽量让每一滴水流都落在根部。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广播里传来“脉冲即将抵达”的提示,风澈能感觉到培育棚的温度在慢慢下降,连灯光都开始轻微闪烁。

    “扎根了!”王玲突然喊道,她的检测仪屏幕上显示,极光苔的根须正在快速生长,紧紧抓住土壤,叶片上的微光也变得更亮了。

    就在这时,培育棚的灯光突然暗了下来,一股冰冷的气流从棚壁的缝隙里钻进来——极光脉冲到了。风澈紧紧盯着培育槽里的冰穗麦,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看到它们像之前一样发黄枯萎。

    但奇迹发生了——那些种在极光苔旁边的冰穗麦,叶片虽然微微发抖,却没有出现发黄的迹象;而极光苔的叶片则泛着耀眼的绿光,像一个个小小的绿灯,把周围的空气都烘得暖暖的。风澈赶紧拿出温度计一看,极光苔周围的温度居然比其他地方高了5℃!

    “脉冲过去了!”几分钟后,广播里传来解除警报的声音,林博士激动地抱住王玲,眼泪都快流出来了,“成功了!极光苔真的挡住了脉冲!”

    风澈跑过去,轻轻碰了碰冰穗麦的叶片——还是之前那样冰凉,但却充满了生机,没有一点冻伤的痕迹。他赶紧拿出画册,在刚才画的极光苔旁边,又画了一圈绿色的光盾,旁边写着:“极光苔=冰穗麦的温暖防护盾!”

    接下来的几天,风澈每天都泡在培育棚里,比在星云农场时还要忙碌。早上天不亮,他就跟着林博士去观察极光苔的生长情况——极光苔长得飞快,短短三天就铺满了所有培育槽的边缘,像给冰穗麦围了一圈绿色的围巾;中午,他帮王玲检测冰穗麦的细胞活性,看着数据从62%慢慢升到85%,再到92%,他比谁都开心;晚上,他会坐在培育棚的角落,借着灯光把一天的发现都画在画册里,还会给每一页都贴上小小的极光苔标本——那是林博士教他做的,把极光苔压在书页里,能保持它的绿色。

    这天早上,风澈刚走进培育棚,就听到林博士的欢呼声:“冰穗麦抽穗了!而且穗子比之前饱满多了!”

    风澈赶紧跑过去,只见培育槽里的冰穗麦,淡蓝色的麦穗变得沉甸甸的,像一串串饱满的蓝宝石,轻轻晃动时,能听到麦粒碰撞的“沙沙”声——那是之前从未有过的声音。他用王玲教他的方法,轻轻剥开一个麦穗,里面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淡金色的麦粒,颗颗饱满,泛着淡淡的光泽。

    “周叔叔,你看!”风澈拿着麦粒跑去找周明,“这个麦粒比我在星云农场看到的星云稻还大!”

    周明接过麦粒,放在检测仪下扫描:“麦粒的淀粉含量很高,比普通的冰穗麦高20%,完全符合星际种植的标准!”他笑着拍了拍风澈的肩膀,“这都是你的功劳,要不是你发现了极光苔,我们还不知道要走多少弯路。”

    风澈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我只是觉得它很特别呀。”他低头看着画册里的记录,突然想起一件事,“林阿姨,极光苔能在地表生长吗?要是种在科考站外面,说不定能让地表的温度升高一点。”

    林博士愣了一下,随即拍了拍手:“对啊!我们之前只想着在培育棚里用极光苔,没想到还能改良地表环境!要是在地表种上极光苔,不仅能抵抗极光脉冲,还能慢慢融化冻土,以后说不定能在地表种冰穗麦呢!”

    说做就做,当天下午,大家就带着极光苔样本来到地表。风澈穿着防冻服,蹲在冰封的地面上,用小铲子挖了一个浅浅的坑,把极光苔放进去,再盖上一层混合了菌种的土壤。虽然外面的风很大,吹得他的防冻服“呼呼”作响,但他一点都不觉得冷——心里满是期待,想看,看,极,光苔在地表能不能生长。

    接下来的几天,风澈每天都会和林博士一起去地表看极光苔。刚开始,极光苔的叶片有些发蔫,风澈很着急,每天都给它浇温水,还特意用防冻布给它搭了一个小小的棚子;到了第三天,极光苔居然恢复了生机,叶片又变得翠绿,还长出了新的小芽;到了第五天,地表的极光苔周围,冻土居然开始慢慢融化,露出了下面深色的土壤——那是极光星上第一次出现非冰封的土地。

    “太神奇了!”林博士激动地说,她拿出相机,拍下了这一幕,“以后我们可以在地表大面积种植极光苔,用不了几年,极光星就能变成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了!”

    风澈看着那些在寒风中依然翠绿的极光苔,突然觉得,这些小小的植物比天上的极光还要美丽——它们虽然不起眼,却能在极寒的环境里生长,还能改变周围的世界,就像一个个小小的奇迹。

    冰穗麦成熟的那天,科考站里一片热闹。大家穿着防冻服,在培育棚里收割冰穗麦——风澈也拿着一把迷你镰刀,跟着林博士学收割。冰穗麦的茎秆比星云稻要坚韧一些,风澈割得有些费劲,但他还是很认真,每一株都割得整整齐齐,生怕浪费一粒麦粒。

    收割下来的冰穗麦被送到脱粒机里,淡金色的麦粒从机器里流出来,像流淌的阳光,落在银色的容器里,发出“哗啦啦”的声音。风澈抓了一把麦粒,放在手心,感觉暖暖的——那是极光苔带来的温暖,也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

    晚上,科考站举办了丰收宴。大家围坐在温暖的餐厅里,吃着刚煮好的冰穗麦粥——粥里带着淡淡的麦香,还有一丝甜味,比飞船里的营养剂好吃多了。林博士拿出自己酿的极光果酒,给每个人倒了一杯,然后举起杯子:“为了冰穗麦的丰收,为了极光苔的奇迹,也为了我们的新朋友,干杯!”

    风澈拿着果汁杯,和大家碰杯,果汁的甜味在嘴里散开,他看着周围欢笑的人们,突然觉得,不管是星云农场的粉紫星云,还是极光星的绿色极光,不管是雾露苔、晶蓝花,还是极光苔,这些植物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给星际带来希望。

    离开极光星的前一天,风澈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他把自己的画册送给了林博士,画册里不仅有极光苔和冰穗麦的记录,还有他画的极光、科考站,甚至还有林博士忙碌的样子。“林阿姨,这个送给你,以后要是想我们了,就看看画册。”风澈说。

    林博士接过画册,翻看的时候,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这是我收到过最好的礼物,我会好好珍藏,等以后极光星变成绿洲了,我就把画册放在星际种植博物馆里,让所有人都知道,有个叫风澈的小朋友,帮我们创造了奇迹。”

    第二件事,风澈和林博士一起,在地表种了一株特别的极光苔——他在旁边立了一个小小的木牌,上面用星光笔写着:“极光苔会记得,冰穗麦也会记得——我们一起把寒冷变成了温暖。”木牌旁边,他还画了一个小小的笑脸,和一株顶着淡蓝色麦穗的冰穗麦。

    飞船驶离极光星时,风澈趴在舷窗边,看着越来越小的银白色星球,心里满是不舍。他看到地表的极光苔已经连成了一片,像给星球披上了一层绿色的纱,而头顶的极光依然在舞动,淡绿色的光带像是在和他告别。

    慕容冷越走过来,递给风澈一个小小的玻璃瓶——里面装着一株脱水的极光苔,还有几颗淡金色的冰穗麦种子。“这是林博士特意给你准备的,她说让你带着极光星的希望,去下一个星球。”

    风澈接过玻璃瓶,紧紧握在手里,眼睛亮了起来:“下一个星球是哪里呀?”

    “是‘星环星’。”周明笑着说,他调出星环星的资料,屏幕上出现了一个被彩色星环围绕的星球,“那里有能在岩石缝里生长的‘岩穗草’,但最近被一种叫‘星环虫’的虫子破坏了,需要我们去帮忙。”

    风澈立刻翻开画册,在新的页面上画起了星环星的样子:彩色的星环绕着星球,下面是布满岩石的地面,岩石缝里长着绿色的岩穗草,旁边写着:“下一站:星环星!目标:保护岩穗草,打败星环虫!”

    飞船在绿色的极光中穿行,培育舱里,新的极光苔样本已经开始萌发,冰穗麦的种子也躺在营养土里,等待着在新的星球上生长。风澈靠在王玲身边,手里抱着画册,渐渐睡着了。

    梦里,他看到星环星的天空中,彩色的星环像彩虹一样挂着,岩石缝里的岩穗草长得郁郁葱葱,他和王玲、慕容冷越、周明一起,在岩石间寻找星环虫的踪迹,而极光苔和冰穗麦的种子,在他的口袋里轻轻跳动,像是在说:“风澈,我们一起去创造新的奇迹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