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 > 163星稻凝露,蜂伴禾香

163星稻凝露,蜂伴禾香

    飞船穿过星云农场外围的彩色星尘带时,风澈正趴在舷窗边,用手指跟着星尘的轨迹在玻璃上画圈。窗外,粉紫色的星云像被揉碎的绸缎,轻轻裹着下方那颗缀满绿色的星球——这就是空间站最大的星际种植基地“星云农场”,从太空望去,连片的作物田像给星球披上了条纹状的绿毯,透明的培育大棚在阳光下泛着银光,像撒在绿毯上的碎钻。

    “还有五分钟抵达农场空港。”慕容冷越的声音从控制台传来,他调出农场的实时数据,屏幕上跳动着各项参数,“农场目前主力作物是‘星云稻’,最近出现了叶片发黄的问题,负责人李叔已经等我们好几天了。”

    周明正低头检查雾星带回来的种子箱,里面装着雾星星芒果、雾星荧光麦和雾露苔的样本,每一份都贴着详细的标签。“我们带的雾露苔样本正好能派上用场,”他抬头看向风澈,眼里带着笑意,“风澈,这次你可是‘植物小侦探’,要帮我们找出星云稻发黄的原因,就像在雾星发现雾露苔一样。”

    风澈立刻挺直小身板,把画册抱在怀里,郑重地点头:“我一定仔细看!不放过任何细节!就像上次在水晶星找水晶蚜虫一样!”他翻到画册新一页,写下“星云农场任务:找出星云稻发黄原因”,还画了个戴着放大镜的小人,正是他自己的模样。

    王玲正在调试便携式植物检测仪,这是在雾星时升级过的,能同时检测叶片的酸碱度、真菌含量和营养成分。“风澈,等会儿我们去稻田,你帮我拿着这个检测仪,记录每株发黄水稻的数据,好不好?”她把检测仪递过去,仪器外壳上还贴着风澈之前画的雾露苔贴纸,“记得按红色按钮开始检测,绿色按钮保存数据。”

    风澈小心翼翼地接过检测仪,像捧着宝贝一样抱在怀里,生怕按错按钮。飞船缓缓降落在农场空港,舱门打开的瞬间,一股混合着稻穗清香和星尘气息的风扑面而来,风澈深吸一口气,忍不住感叹:“好香啊!比飞船里的营养剂好闻多了!”

    农场负责人李叔早已在空港等候,他穿着沾满泥土的工作服,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上面记满了星云稻的生长记录。“可算把你们盼来了!”李叔握着慕容冷越的手,语气里满是急切,“星云稻是农场的主要粮食作物,要是再找不到原因,今年的收成就要受影响了。”

    “我们先去稻田看看。”慕容冷越接过李叔的笔记本,快速翻看着,“先了解一下发黄的具体情况。”

    一行人跟着李叔往稻田走去,沿途能看到连片的培育大棚,里面种着各种星际作物:有泛着蓝光的“星尘麦”,有结着红色果实的“火棘果”,还有爬满藤蔓的“云藤豆”。风澈的眼睛都看不过来了,手里的画册飞快地勾勒着各种作物的样子,生怕错过任何一种新奇的植物。

    走到星云稻的培育大棚前,风澈立刻被眼前的景象吸引——大部分稻田里的水稻还是翠绿的,但靠近大棚边缘的几排,叶片却泛着淡淡的黄色,有的甚至从叶尖开始枯萎,和周围的翠绿形成鲜明对比。“就是这里了,”李叔指着发黄的水稻,“从上周开始,每天都有新的稻株变黄,我们检测了土壤和水源,都没发现问题。”

    王玲率先走进大棚,蹲下身子,用指尖轻轻碰了碰发黄的叶片,然后打开检测仪,对准叶片开始检测。风澈赶紧凑过去,学着王玲的样子,也拿起自己的检测仪,对准旁边一株发黄的水稻:“红色按钮开始,绿色按钮保存……”他小声念叨着,按完按钮后,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王阿姨,这个叶片的真菌含量是0.3mg/g,比旁边的绿色叶片高!”

    王玲走过来一看,果然,绿色叶片的真菌含量只有0.05mg/g,发黄叶片的真菌含量明显偏高。“可能是真菌感染导致的叶片发黄,”她皱起眉头,“但为什么只有边缘的稻株会感染?中间的却没事?”

    周明则在检查土壤,他用小铲子挖了一点土壤,放在检测仪下扫描:“土壤的氮磷钾含量都正常,酸碱度也没问题,不像是土壤的问题。”

    慕容冷越走到大棚边缘,抬头看了看棚顶的通风口,又看了看远处的星尘带:“会不会是星尘粉尘飘进大棚,落在叶片上,让真菌更容易附着?”他用手指擦了擦棚顶的玻璃,指尖沾了一层淡淡的粉紫色粉尘——正是星尘带的粉尘。

    风澈立刻跑过去,也学着慕容冷越的样子擦了擦棚顶,然后把手指凑到鼻子前闻了闻:“有点像水晶星的水晶粉尘,但比那个细很多!”他突然想起在水晶星时,晶蓝花能吸收水晶粉尘,立刻眼睛一亮,“王阿姨!我们可以种雾露苔呀!雾露苔能吸收雾气里的粉尘,还能中和酸性,说不定也能吸收星尘粉尘!”

    “是个好主意!”王玲眼前一亮,“雾露苔的薄膜能吸附细小粉尘,要是在大棚边缘种一圈,说不定能挡住星尘粉尘,减少真菌附着。”

    李叔也来了精神:“那我们现在就试试!我这就去准备种植槽和营养土!”

    风澈主动帮忙搬运雾露苔样本,他小心翼翼地从种子箱里拿出装有雾露苔的培育盆,生怕碰坏苔藓的薄膜。“雾露苔,加油哦!这次要帮星云稻挡住星尘粉尘!”他小声对雾露苔说,像在给老朋友打气。

    大家在大棚边缘挖了浅浅的种植槽,把雾露苔分株栽种进去,再铺上一层从雾星带回来的腐殖土。风澈蹲在种植槽边,用小喷壶给雾露苔浇水,动作轻柔得像在照顾小婴儿:“每株都要浇到,这样才能快点长大。”

    种植完雾露苔,王玲又配制了稀释的星芒果汁,洒在种植槽里:“星芒果汁能给雾露苔补充养分,让它更快形成防护带。”风澈赶紧拿出画册,记录下种植时间和浇水的量,还画了个小小的星芒果图案,旁边标注“星芒果汁=雾露苔的营养剂”。

    接下来的几天,风澈每天都泡在稻田大棚里,早上记录雾露苔的生长情况,中午检测星云稻的真菌含量,晚上还要整理当天的数据,把结果画成图表贴在画册里。他发现,雾露苔每天都会长大一点,薄膜上吸附的星尘粉尘也越来越多,而靠近雾露苔的星云稻,叶片发黄的速度明显变慢了。

    “有效果!”这天早上,风澈兴奋地拿着检测仪跑去找王玲,“你看!这株水稻的真菌含量从0.3mg/g降到0.1mg/g了!雾露苔真的挡住粉尘了!”

    王玲接过检测仪一看,脸上露出了笑容:“太好了!再等几天,雾露苔形成完整的防护带,应该就能控制住真菌了。”

    可就在大家以为问题即将解决时,新的麻烦出现了——负责给星云稻授粉的“星尘蜜蜂”数量突然减少了!星尘蜜蜂是星云农场特有的授粉昆虫,身体泛着淡淡的粉紫色,以星尘花蜜为食,要是没有它们授粉,星云稻就结不出饱满的稻穗。

    李叔拿着蜜蜂监测数据,脸色凝重:“这几天蜜蜂的数量减少了30%,我们找遍了农场,都没发现蜜蜂的踪迹。”

    风澈跟着大家去蜜蜂的蜂巢查看,蜂巢建在大棚角落的木架上,原本热闹的蜂巢现在冷冷清清,只有几只蜜蜂在门口徘徊,显得无精打采。“蜜蜂怎么了?是不是生病了?”风澈蹲在蜂巢前,小声问,生怕吓到剩下的蜜蜂。

    周明用棉签沾了一点蜂巢里的花蜜,放在检测仪下检测:“花蜜里的星尘含量有点高,可能是星尘粉尘落在花上,污染了花蜜,蜜蜂吃了不舒服,所以飞走了。”

    “那怎么办呀?没有蜜蜂授粉,星云稻就结不了稻穗了!”风澈着急地说,眼里满是担忧。

    王玲看着大棚外的星尘带,若有所思:“星尘蜜蜂喜欢干净的花蜜,我们可以在蜂巢周围种一些能吸收星尘的植物,减少花蜜里的星尘含量,说不定能吸引蜜蜂回来。”

    “晶蓝花!”风澈突然喊起来,“水晶星的晶蓝花能吸收水晶粉尘,还能开出蓝色的花,蜜蜂说不定喜欢!我们还有晶蓝花的种子吗?”

    大家对视一眼,都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周明立刻从种子箱里找出晶蓝花的种子——这是上次从水晶星带回来的,本来打算留着研究,现在正好派上用场。“晶蓝花生长快,三天就能开花,应该能很快吸引蜜蜂。”

    风澈主动请缨帮忙播种:“我来种!我知道晶蓝花喜欢阳光,要种在蜂巢旁边的向阳处!”他拿着小铲子,在蜂巢周围挖了一个个小坑,把晶蓝花种子放进去,再盖上一层薄土,然后用喷壶轻轻浇水。“晶蓝花,快点发芽开花,把蜜蜂朋友找回来!”他一边浇水一边念叨。

    接下来的三天,风澈每天都会去看晶蓝花的生长情况。第一天,种子冒出了小小的绿芽;第二天,绿芽长出了叶片,叶片上泛着淡淡的蓝光;第三天,晶蓝花果然开花了!淡蓝色的花朵在阳光下绽放,像一颗颗小小的蓝宝石,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奇迹发生了!当天下午,风澈就看到几只星尘蜜蜂飞到晶蓝花上,停在花瓣上吸食花蜜,看起来精神多了。“蜜蜂回来了!”他兴奋地大喊,赶紧跑去找大家。等大家赶到时,越来越多的蜜蜂聚集在晶蓝花周围,有的在吸食花蜜,有的则飞回蜂巢,像是在召唤同伴。

    “太好了!”李叔激动得眼眶都红了,“有了蜜蜂授粉,今年的收成有希望了!”

    风澈看着飞舞的蜜蜂和绽放的晶蓝花,赶紧拿出画册,飞快地画下来:粉紫色的蜜蜂停在蓝色的花朵上,旁边是翠绿的星云稻和淡绿色的雾露苔,背景是粉紫色的星尘带。他在画旁边写下:“晶蓝花吸引星尘蜜蜂回来啦!星云稻有救了!”

    又过了一周,雾露苔终于形成了完整的防护带,大棚里的星尘粉尘明显减少,星云稻的真菌含量降到了正常水平,发黄的叶片渐渐恢复翠绿,新长出的叶片更是鲜嫩欲滴。星尘蜜蜂的数量也恢复了,每天都能看到它们在稻田里飞舞,给星云稻授粉。

    “星云稻要抽穗了!”这天早上,周明兴奋地喊起来。稻田里,星云稻的稻穗从叶腋间冒出来,刚开始是浅绿色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变成金黄色,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风澈跑在田埂上,手里的检测仪不停检测着稻穗的饱满度:“周叔叔,这个稻穗的颗粒数有120颗!比之前的还多!”他的声音里满是兴奋,跑过的地方,稻穗轻轻拂过他的衣角,留下淡淡的稻香。

    李叔看着金黄的稻田,握着慕容冷越的手,感激地说:“真是太谢谢你们了!要是没有你们,今年的星云稻就毁了。你们带的雾露苔和晶蓝花,以后就是我们农场的‘守护神’了!”

    王玲笑着说:“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尤其是风澈,提出了种雾露苔和晶蓝花的好主意,帮了我们大忙。”

    风澈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挠了挠头:“我只是想起了在水晶星和雾星的经历,没想到真的有用。”他低头看着自己的画册,里面记满了这次星云农场的经历:从发现星云稻发黄,到种植雾露苔挡粉尘,再到种晶蓝花吸引蜜蜂,每一页都充满了回忆。

    收获星云稻那天,农场里一片热闹景象。大家拿着镰刀,小心翼翼地收割稻穗,风澈也拿着一把迷你镰刀,跟着李叔学收割:“要从稻秆的中部割,不能太靠上,不然会浪费稻穗。”李叔耐心地教他,风澈学得很认真,虽然割得慢,但每一株都割得整整齐齐。

    收割下来的稻穗被送到脱粒机里,金黄的稻谷从机器里流出来,像流淌的黄金。风澈抓了一把稻谷,放在手心,稻谷颗粒饱满,泛着淡淡的光泽。“这是我们一起保护的星云稻!”他小声说,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晚上,农场举办了丰收宴,大家围坐在篝火旁,吃着刚煮好的星云稻米饭,米饭里带着淡淡的星尘清香,比普通的米饭更香甜。李叔拿出自己酿的星尘果酒,给每个人倒了一杯:“为了星云稻的丰收,也为了我们的友谊,干杯!”

    风澈拿着果汁杯,和大家碰杯:“干杯!祝星云农场每年都有好收成!”他看着篝火旁欢笑的人们,看着远处泛着银光的培育大棚,突然觉得,星际种植不仅仅是种作物,更是在种希望——把荒芜的星球变成绿洲,把孤单的星际旅程变成温暖的相聚。

    离开星云农场的前一天,风澈把自己的画册送给了李叔:“李叔叔,这个送给你,里面记了我们这次的经历,还有雾露苔和晶蓝花的种植方法,以后要是遇到问题,可以看看。”

    李叔接过画册,翻看里面的内容,眼眶渐渐湿润:“谢谢你,风澈。这是我收到过最好的礼物,我会好好珍藏,也会把里面的方法教给农场的所有人。”

    风澈还在农场的留言墙上,用星光笔写下了一行字:“星云稻会记得,雾露苔和晶蓝花也会记得——我们一起守护过这片稻田。”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笑脸,和一颗金黄的稻穗。

    飞船驶离星云农场时,风澈趴在舷窗边,看着越来越小的绿色星球,心里满是不舍。他知道,这里的星云稻会继续生长,雾露苔会继续守护大棚,晶蓝花会继续吸引蜜蜂,而他和团队,还要去更多的星球,种更多的作物,把希望撒向更广阔的星际。

    慕容冷越走过来,递给风澈一颗用星云稻壳做的小摆件——是李叔特意给他做的,上面刻着“星稻守护者”四个字。“下一站,我们去‘极光星’,那里有能在极寒环境下生长的作物,需要我们去改良。”

    风澈接过小摆件,紧紧握在手里,眼睛亮了起来:“极光星?是不是有很漂亮的极光?我要把极光和作物一起画下来!”他立刻翻开画册,在新的页面上画起了极光星的样子:淡绿色的极光挂在天空,下面是一片泛着银光的作物田,旁边写着:“下一站:极光星!目标:改良极寒作物,画出极光下的稻田!”

    飞船在彩色的星尘带中穿行,培育舱里,新的种子已经开始萌发,等待着在极光星的土壤里扎根。风澈靠在王玲身边,手里抱着画册,渐渐睡着了。梦里,他看到极光星的天空中,淡绿色的极光像丝带一样飘荡,下面是一片生机勃勃的作物田,他和王玲、慕容冷越、周明一起,在田埂上奔跑,星尘蜜蜂在他们身边飞舞,雾露苔和晶蓝花在田边生长,笑声像星星一样,洒在无边的星野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