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熊孩子重生记 > 第186章 九十大寿齐欢聚,中式蛋糕得头彩

第186章 九十大寿齐欢聚,中式蛋糕得头彩

    转眼,就到了腊月。

    2012年的春节来得格外早,1月23日便是大年初一。

    除夕。

    寒风在窗外呼啸,林家老宅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林耀的爷爷奶奶今年九十大寿,家里决定趁着小辈们年假都回来了,提前两周,把寿宴在过节时一块儿办了。

    顾兰香在厨房和院子间来回穿梭,嗓门都比平时高了八度。

    她一会儿指挥人搬桌子,一会儿又往灶里添了把柴火,忙得脚不沾地。

    她擦了把额头的汗,扯过正在贴窗花的丈夫林继宗,压着声音埋怨:“老公,你跟我说句实话,爸妈往年过寿不都只在家里吃碗长寿面吗?”

    “今年怎么非要大张旗鼓地去酒店办?还提前这么多天?”

    林继宗把那个大红的“福”字贴正,仔仔细细端详了片刻,才拍拍手,转身揽住妻子的肩膀。

    他耐心地解释:“十年前他们八十大寿,本也该大办的。”

    “可那会儿林婉在首都快生了,你得去照顾她,这事就搁置了,最后只在家里吃了顿面条。”

    他的声音里多了几分感慨:“现在爸妈都八十九了,咱们老家有‘过九不过十’的说法。”

    “再说了,孩子们天南海北的,也就过年这几天能凑齐。提前办,叫‘抢寿’,是给老人家添福添寿,大吉大利!”

    顾兰香听完,心里的那点计较顿时烟消云散,只剩下对日子的盼头。

    话音刚落,院子外就传来了汽车的喇叭声,夹杂着孩子们清脆的喧闹。

    真是说曹操曹操到。

    林婉和**带着儿子程骏第一个冲进院子,程骏人还没到跟前,声音就先到了。

    “外公外婆!我回来啦!”

    紧接着,蔡茜和赵长平也带着甜甜、想想姐弟俩进了门,甜甜像只挣脱束缚的花蝴蝶,直直扑向顾兰香的怀抱。

    想想也亲热地叫:“外婆,我好想你!”

    林耀的女儿何林曦立刻警惕地推开她俩:“让开,这是我奶奶!”

    那吃醋的小模样惹得一屋子人哈哈大笑。

    抱着儿子林何晖的何慧中赶紧把女儿拉开,又好气又好笑。

    顾盼和李磊的车紧随其后,顾盼一开车门,就咋咋呼呼地喊:“妈!我给你带的好东西!快看我们家小元宵,是不是又帅了!”

    李磊牵着快六岁的李超(小元宵)跟在后面,脸上满是宠溺的无奈。

    最后是李垚和周莉莉的车。

    李垚先下车,绕到另一边打开车门,用手护着门框,将周莉莉扶下来。他又转身从后座抱出睡眼惺忪的大女儿李越(小汤圆),周莉莉则抱着尚在襁褓里的小儿子周李信(小馒头)。

    李磊和李垚的母亲周玉芬也跟着一起来了,她一见到顾兰香就笑得合不拢嘴。

    “亲家母,我来给你打下手了!老人家爱吃的花馒头,我保证做得漂漂亮亮!”

    顾兰香拉着她的手,笑得比她还开心:“就等你这尊大佛呢!蛋糕那种洋玩意儿,我公婆吃不惯,就爱吃你做的中式面点!”

    林婉看着这三个名字里带“食”的小家伙,忍不住打趣:“元宵、汤圆、小馒头……妈,我看咱们家可以开个早点铺了,生意肯定火爆!”

    一句话逗得满堂大笑,连刚睡醒的小汤圆都咧开嘴乐了。

    更让顾兰香意外的是,连李媛媛都带着婆婆林淑仪,还有儿子张泽睿和女儿张泽涵(妞妞)大老远地赶了过来,直接住进了镇上的宾馆。

    顾盼的养母林昭过来迎接这个同姓的闺蜜,两个人本就一见如故,再见更是投缘。

    李媛媛拉着顾盼的手,眼睛亮晶晶的:“盼盼,我可不是来凑热闹的!上次林耀给曦曦办的那个抓周宴,我婆婆回去念叨了好几个月,说办得太有心了。”

    “这次听说给爷爷奶奶办九十大寿,我们说什么也得来见识见识这最地道的寿宴,好好学学!”

    这话一出,顾兰香和林继宗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腰杆都不自觉地挺直了几分。

    年初四。

    镇上最大的酒店被林家整个包了下来。

    宴会厅里,流水席从门口一直摆到最里头。

    正堂中央挂着一个硕大的红色“寿”字,周围环绕着上百个形态各异、字体不同的小“寿”字,正是寓意吉祥的“百寿图”。

    宾客陆续到场,整个大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林家两位九十岁高龄的老人,被儿孙们簇拥着坐在主位上,看着满堂子孙,笑得满脸皱纹都舒展开来,每一道沟壑里都盛满了暖意。

    老太太悄悄对身边的老头子说:“这么多人,吵得我脑仁疼。”

    老爷子握住她的手,眼睛却一刻也离不开那些跑来跑去的小重孙们,乐呵呵地回道:“吵点好,吵点才热闹,说明咱们家旺!”

    司仪的声音高亢起来,宴会厅的灯光倏地一暗。

    唯有一束追光,精准地打在了主桌正中央。

    “接下来,就是我们今天最重要的环节!”

    话音落下,两个年轻后生抬着一个巨大的红木托盘,步履稳健地走了上来。

    托盘上盖着红绸,遮得严严实实。

    可即便如此,那巨大的轮廓和从缝隙中飘散出的、带着发酵后独有醇甜的面香气,也引得众人纷纷伸长了脖子。

    当顾盼的婆婆周玉芬亲手揭开红绸的那一刻。

    满堂喧哗,戛然而止。

    紧接着,便是一片此起彼伏、清晰无比的倒吸冷气的声音。

    那根本不是什么西式蛋糕!

    而是一座用面团堆砌而成的,巧夺天工的“馒头山”!

    硕大的馒头底座上,最下面一圈是染着胭脂色的寿桃,个个饱满圆润,散发着热腾腾的甜气。

    紧挨着寿桃的,是四个咧着嘴的石榴花馒头,每一颗饱满的石榴籽都清晰可见,寓意着多子多福。

    再往上一层,是一圈金灿灿的福袋,褶皱逼真,袋口用红色的面绳系着,似乎将整个家族的好运气都囊括其中。

    中间簇拥着一个比人脸还大的主寿桃。

    桃身上,是一个用红色面塑精心塑造的立体“寿”字,笔锋苍劲有力。

    寿桃两边,是几簇翠绿的麦穗,连叶脉的纹理都做得丝丝分明,寓意岁岁平安。

    寿桃底下,还点缀着几朵层层叠叠的紫色牡丹,象征着花开富贵。

    最绝的是,寿桃两边还插着两根能吃的面塑条幅。

    条幅红底金边,右书“福如东海”,左书“寿比南山”,字迹飘逸,竟也是面做的!

    “天呐!这……这全都是面粉做的?”

    李媛媛的婆婆林淑仪双眼发直,竟是控制不住地站起身,凑近了看。

    她鼻尖翕动,闻着那纯粹的麦香,嘴里啧啧称奇:“这手艺……比那些翻糖蛋糕可有讲究多了!这里面全是好兆头,全是老祖宗的智慧!”

    她猛地回头对李媛媛说:“媛媛,快!拿手机拍下来,每个细节都拍清楚!回去好好研究,这才是咱们真正的好东西,是宝贝!”

    这话一出,顾兰香和林继宗的腰杆挺得笔直。

    顾兰香快步走到周玉芬身边,用力握住她的手,压低声音,语气里是藏不住的激动:“亲家母,你可太给我长脸了!没看那张董夫人,眼珠子都快掉进去了!”

    周玉芬被夸得满面红光,嘴上却谦虚:“老人家喜欢就好,我这都是瞎琢磨的。”

    顾盼家的小元宵李超,踮着脚尖,死死盯着上面最大的那个寿桃,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妈妈,那个大桃子是我的!谁也别跟我抢!”

    他爸李磊一把将他捞回怀里,哭笑不得地捂住他的嘴:“你个小吃货,这是太爷爷太奶奶的!”

    满堂顿时被逗得哄笑起来,气氛热烈到了极点。

    主位上,老太太的眼底不知何时已蒙上了一层水光。

    她伸出那只布满岁月痕迹的手,指尖在空中虚点几下,才敢轻轻落下,摸了摸那片温热柔软的麦穗叶子。

    她转头看向身边的老头子,嘴唇翕动了几下,却一个字也没说出来。

    老爷子反手握住她的手,用自己掌心的干燥温暖包裹住她的微凉。

    他的眼睛扫过满堂儿孙,最后落在那个还在为大桃子挣扎的小重孙身上,咧开嘴,无声地笑了。

    旁边的盘子里,还摆着用纯糯米粉制作的红印糕,上面用红曲米印着“福禄寿喜”、“吉祥如意”等字样,更是锦上添花。

    “来来来!看这里!”摄影师赶紧上前,指挥着老寿星和孩子们。

    “咔嚓”一声,闪光灯亮起。

    这一瞬,两位老人舒展的笑颜,和这座精美绝伦的中式寿糕,一同被定格成永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