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 > 第一百五十章 太子喊我去捞鱼【求月票】

第一百五十章 太子喊我去捞鱼【求月票】

    “竟有这等事?”

    翟銮接过这些辞呈逐一翻看了一遍,眉头也是拧成了疙瘩,嘴上却不紧不慢的道,

    “此事的确非同小可,非我等可以定夺,恐怕须奏请皇上圣裁。”

    “……”

    许赞和张璧相视无言。

    这是他们入阁以来,最常从翟銮口中听到的话之一。

    而除了这句之外,还有一句“二位阁老决定便是,老夫没有意见”,出现的频率同样不低。

    他是真的一点事都不愿担,既不得罪皇上,也不得罪他们二人,连下面那些呈递奏疏的官员都不愿得罪,甚至绝不轻易表明立场。

    主打的就是一个“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要不先命都察院与吏部联合派人前往詹事府调查一番,查清缘故再着手拟票?”

    许赞又有些不信邪的追问了一句,

    “否则若皇上询问起来,我们一问三不知的话,恐有失职之嫌。”

    翟銮随即微微颔首:

    “二位阁老决定便是,老夫没有意见。”

    “不过鄢懋卿这个太子詹事终归是皇上钦点,跳过皇上命都察院与吏部去查是否有不妥之处?”

    张璧也是不信邪的追问。

    翟銮依旧是道:

    “那就还是奏请皇上圣裁吧,二位阁老决定便是,老夫没有意见。”

    “……”

    许赞和张璧彻底叹服。

    似乎终于明白翟銮此前为何在张璁任首辅的时候,能够与张璁和睦相处;

    后来换了李时任首辅,又能与李时相得益彰;

    再后来换夏言任首辅,还能与夏言相敬如宾,成为一棵名副其实的内阁常青树了。

    因为他也没把自己当别的,就当成了一棵与世无争、随风飘摇的树,谁又会和一棵人畜无害的树过不去呢?

    “既然如此,还是暂时将这些辞呈留在内阁,先责令都察院和吏部彻查此事再拟票吧。”

    两人沉吟了片刻,最终还是决定先去查出个结果来再说。

    这么做自然不是担心有失职之嫌,而是借着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掌握这次事件的主动权,再决定采用何种方式先发制人。

    他们就算用脚也猜的出来。

    鄢懋卿定是在詹事府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才会引来如此规模的请辞。

    而这些请辞的人,每一个都可以成为攻讦鄢懋卿的利箭。

    甚至就算都察院和吏部调查过后,发现鄢懋卿什么都没做。

    他身为执掌詹事府的太子詹事,刚去不久便令詹事府变成这副模样,依旧足够证明其无能失职。

    他们也依旧可以光明正大的在票拟中建议皇上收回成命,将鄢懋卿罢黜。

    “二位阁老决定便是,老夫没有意见。”

    翟銮仍然像个机器人一样点头应道,并未表明任何立场。

    不过他在听过两人最终的决定之后,内心还是有了一丝波动。

    他觉得这两个人有些孟浪了。

    其实他第一次回答的时候,就已经给了他们一丢丢提醒:

    “此事的确非同小可,非我等可以定夺……”

    毕竟鄢懋卿可是一个月内就从无品无秩的庶吉士,连跳两次直接晋升三品大员的新起之秀。

    这速度连当年的夏言都无法企及。

    如果没有点特别的手段和特殊的支持,是随随便便能够实现的么?

    其实这两个人也不是没有想到,否则张璧又怎会说出“鄢懋卿这个太子詹事终归是皇上钦点”这样的话来?

    只不过他们还是不信邪罢了……

    反正他信!

    虽然没有直接证据可以证明,但他记的很清楚,夏言革职闲住之前,就曾多次在他面前表示对鄢懋卿不满。

    并且下台的时候,又正值夏言大力发动门生攻讦鄢懋卿“私通鞑虏”之际……

    不会真有人相信夏言革职闲住,就是因为早朝迟到吧?

    夏言那老东西干什么不迟到,皇上此前能够容忍,这回忽然就容忍不了了?

    反正不管旁人信不信,他是坚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他这一生如履薄冰,靠的不是能力,而是这份小心,否则凭什么成为铁打的阁臣?

    且看这两个人这回会不会撞得头破血流,坐实他的猜想吧……

    正如此想着的时候。

    “三位阁老,叨扰了。”

    门口传来一个阴柔的声音。

    三人抬起头来,却见来者不是旁人,正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张佐,立刻纷纷起身还礼:

    “见过张公公。”

    “皇上口谕,詹事府的事由司礼监全权处置,三位阁老不必过问,请三位将詹事府的辞呈交给咱家吧。”

    张佐笑盈盈的道。

    “……”

    正打算给都察院和吏部书写便条的许赞和张璧不由一怔。

    翟銮心中亦是一颤。

    他的猜测果然是对的,这个鄢懋卿招惹不得!

    不过这回皇上先发制人,许赞和张璧倒不必撞得头破血流了,算这二人走运……

    ……

    詹事府。

    鄢懋卿的“内部新规”终归只成功推行了一半。

    因为递了辞呈的人依旧坚持每日点卯,没递辞呈的人则开始了轻松惬意的轮值,双方泾渭分明,按人数细究的话恐怕连一半都不到。

    不过鄢懋卿不在乎,也不强制。

    反正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就等着都察院和吏部的人前来核查,然后搞出动静来引得廷臣上疏弹劾了。

    结果第二天等了一天,都察院和吏部居然没有任何动静。

    第三天又等了一天,依旧没有任何人来理这回事。

    除此之外,他这两天每日进宫,也依旧不忘杵着抄网前往钟粹宫拜谒太子。

    不过见不着朱载壡就对了,以至于他每次都只能丢下一句“今天太子去不去捞鱼?不去没关系,我明日再来问问。”

    如此到了第四天。

    鄢懋卿决定也不再去钟粹宫了,反正王贵妃也不会再让他见到太子。

    皇宫又辣么大,还只允许步行,实在有点费鞋,不如在詹事府值房里躺着等消息。

    “真是不给力啊这些人。”

    一边瘫在椅子上闭目养神,他还一边在心里吐槽,

    “王贵妃这个状告了这么久,居然一点动静都没有。”

    “吏部和内阁收了詹事府的辞呈,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也是一点反应都没有。”

    “这些人究竟都在做什么,哪有这么消极怠工的,还不如我们詹事府呢?”

    正如此想着的时候。

    门外忽然传来了吕茂才的声音:

    “部堂,钟粹宫的李嬷嬷寻你。”

    “李嬷嬷?”

    鄢懋卿睁开半只眼睛,抬眼向门外望去,却见来者不是旁人,正是那个最近几日连续让他在钟粹宫吃闭门羹的嬷嬷。

    “鄢部堂……”

    李嬷嬷脸上挂着极为尴尬的笑容,

    “今日怎地没去钟粹宫,太子在门口等了您半晌呢。”

    “等我作甚?”

    鄢懋卿不解的道。

    李嬷嬷脸上的笑容越发尴尬,强撑笑容的腮帮子都在颤抖:

    “自然是一同去捞鱼,贵妃娘娘准许太子……跟随鄢部堂去捞鱼了。”

    “哈?!”

    鄢懋卿神色木然。

    吕茂才闻言亦是身子一僵,升起满头问号。

    什么捞鱼?

    怎就捞鱼?

    这位太子詹事每天杵着个渔网去钟粹宫,就是带太子这般不务正业的?!

    与此同时。

    “圣旨到——!”

    外面忽然又传来一声高亢的唱和,

    “少詹事孔简、左庶子李成志……左中允冯德贵、左司直郎胡鸿祯!”

    “速速出来接旨!”

    念到名字的人一共九人,无一例外都是此前递交了辞呈的詹事府官员。

    这道圣旨显然是有的放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