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仕途巅峰:从乡镇开始 > 第三十章 煞费苦心的举报人

第三十章 煞费苦心的举报人

    从陈家屯回来,局里以刘晓为组长的调研小组很快形成了调研报告上报组织部,王旭的档案问题说清楚了。

    王旭长长出了一口气。刚想沏上一杯茶,一个陌生的电话打进来,接通后,是一个女人的声音:“王旭兄弟,我是你嫂子王娟,李亚不让我给你打电话,可我觉得还是你过来好一些,给我们做个证,拿个出意。”

    王旭一头雾水:“到底怎么回事啊?嫂子,搞得这么紧张?”

    “你过来就知道了,有人举报李亚计划生育超生,组织部、纪委、计生办的同志都在我家呢,苏颖也来了。”

    放下电话,李亚让办公室小柳送他赶到王娟的家电大卖场,大卖场一楼是商店和展厅,二楼是李亚两口子的住处。

    王娟从屋里接出来,又气又急的样子:“说你哥超生,我怀孕没怀孕自己还不知道,这不是造谣吗?在这个节骨眼搞事,谁都看得出来为的啥。话说回来,就是把李亚拉下来,县里也不可能直接让他补上去。有些人就是自己不好,也看不得别人好。”

    屋里,李亚正在接受3个人的询问,除了老婆苏颖,其他两人王旭也都认识,县委组织部干部监督科科长宁浩然,县纪委监察室主任肖剑。

    见都是熟人,宁科长也不让回避:“李亚同志,在你考察公示期间,我们接到关于你的实名举报信,称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超计划生育子女,你的干儿子马超就是你和你老婆超生的亲儿子。”

    宁科长接着说:“组织上不希望我们的领导干部出问题,可是既然有人反映,我们就必须进行调查核实,弄清真相,这也是对被举报人负责。如果经查实确无问题,组织上会还你一个清白。如果举报情况属实,那我们将依法依纪依规进行严肃处理。”

    李亚表情非常平静:“三位领导。我从干副乡长开始,就一直分管计划生育工作。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后果,我是清楚的。就是在前几天,向阳乡还对超生的一名脱产干部和两名教师,果断采取了“双开”的严厉措施。这苏局长也是知道的。”

    苏颖点了点头。苏颖是去年年底提拔的县计生局副局长。连续三年,邻海县的计划生育工作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县委书记金刚非常高兴,将计生局两名主要业务科室的科长提拔为副局长,其中就包括苏颖。原来的两名副局长,一位到龄,转任主任科员,退居二线。另一位副局长任县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实职正科级。

    这次调查核实关于李亚的举报信,苏颖本不乐意来,她对局长说自己老公和李亚是老同事,以前两家还是邻居,能否回避一下。局长吴磊说,你这不符合回避的条件,要是按照你的标准,县城就这么小,90%以上的案子都没法办了。

    “关于举报信中说我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生二胎,完全是有人蓄意陷害。”李亚接着说,“对小马超的事,王旭副局长、我老婆王娟、马超的父母都可以作证,如果需要,你们也可以把原龙虎乡河沟屯支部书记叫来。实在不行,还有更科学的方法,通过DNA比对做亲子鉴定。”

    调查核实工作不难,DNA也没用得上,很快真相就水落石出了。

    王旭问李亚:“对举报人,你心中有数吗?”

    “八九不离十。乡镇合并后,僧多粥少,干部竞争激烈。无非就是他,想干乡镇长想疯了。”李亚说,“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不光对领导干部,对所有公民都是一条不能逾越的红线。所以,有时计划生育会被异化为某些人达到不可告人目的的工具。”

    “你是不是真的在外面作了耗,不然怎么这段时间不是小马超认祖归宗,就是超生二胎什么的。”王娟气还没消。

    “亏得你不是宁浩然,否则,我不得屈打成招了。”李亚调侃道。

    “刚才我突然倒希望这次举报的事是真的,现在家里一个孩子确实太单了,闺女再有个弟弟多好。当年,我真要是趁着下岗在家偷偷生一个儿子,估计也和马超一样大了。”王娟有些感慨。

    “那这次李亚哥就真的要下岗,回家看孩子了。再说,你女儿这么优秀,非得生儿了吗?”王旭说。

    “女儿毕竟不是儿子,我这家业无人继承啊!”

    “女儿也是传后人啊!”王旭套用了大街上的一句时尚的宣传标语。

    “哥,你告诉我,这小子是谁。你不方便出面,我去把他给做了。”这时,小马超的父亲到厨房抄起一把菜刀出来,这架势像是要给李亚去报血海深仇。他大瞪着双眼看着李亚,就等着李亚一声令下,不一会儿就能把那家伙的脑袋给提回来。

    李亚赶忙上前,夺下他手中的刀:“千万不要冲动。遇到这种事,我们首先得理解人家。给你举个例子,假设你和另一个朋友同时掉到井里,这时上边顺下来一架梯子,只能救其中一个人,你能保证为了自己活命,不把别人从梯子上踹下去吗?”

    据苏颖私下向王旭透露,举报信的内容大体是这样的:李亚当年下乡镇,借助分管计划生育的优势条件,瞒天过海,让下岗做生意的老婆王娟偷偷生下了二胎。然后狸猫换太子,把孩子送给龙虎乡河沟屯一对马姓年轻夫妇,女方刚刚强制做完胎儿引产手术,却对外谎称孩子引产引活了。这个孩子就叫马超,被马姓夫妇抚养到七岁,为了让孩子能到县城上学,便又自导自演了以后的“认祖归宗”戏和“认干亲”戏,这样,小马超就能名正言顺地吃住在李亚家,还能管两口子叫爹叫妈。

    王旭说,举报人为了自己个人那点事,真是煞费苦心啊!可是苏颖说,首先我就不会相信。他编着这个段子,糊弄外行还可以,我们常年干计生工作的人一看,就有明显破绽。关于引产儿的去向和处理,计生办的工作人员都必须全程跟踪,并有相关完备的手续,那也是一条小性命啊。

    苏颖跳转话题接着说:“其实我也同意王娟嫂子的观点,现在家里一个孩子确实太单了,整天不是上学,就是回家自己窝在家里看电视,没有兄弟姐妹,缺乏同伴交流,孩子的成长过程缺少了太多东西,不像我们小时候,哥哥姐姐地叫着,婶子大娘地喊着,亲情味浓。咱闺女要是再有个弟弟多好。”

    王旭:“你苏局长敢生,我就敢。”

    苏颖说打死也不敢。

    “再给你一个选择题,超生一个儿子,我升任副县长,二选一,你怎么选?”王旭问苏颖。

    苏颖考虑了大半天,说让人左右为难,真的不好选择,都想要!

    王旭就开导老婆说,作为公职人员,但凡动这个念头,也说明你们计生宣传教育工作还不到位。我们有独生子女光荣证,每月工资中还发5块钱的独生子女补助,有社会荣誉和经济实惠,不应该再想三想四的。

    后来,有一次王旭问于海东:“举报人现在干上乡镇长了吗?”

    于海东一愣,说:“差点让你给套路了。你是看热闹的不嫌事大,问那么多干什么?老老实实地干你的活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