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斩仙台上何人?灵台方寸关门弟子 > 第247章 圣人的谋划

第247章 圣人的谋划

    玉帝一时不知道怎么接话。

    他知道,这位师兄的性子便是如此,最重规矩,最讲体统,在他眼中,万事万物,皆有其应在的位置。

    红云的错,便在于他一个散修,竟妄图去染指那本不属于他的圣人之位,这便是坏了规矩,乱了体统,其结局,早已注定。

    一旁始终未曾言语的太上老君,此刻却缓缓地开了口。

    “二弟此言,虽是至理,却也过于严苛了些。”

    “那红云的性子,确实算不得精明,可他那份古道热肠,却也并非全是坏事。”

    “若无他当初在紫霄宫中让座之举,那西方二位道友,怕也难有今日的成就。”

    “这一饮一啄,皆是定数。”

    “虽说他自身未得善果,可那份因果,却在别处开了花,结了果,终究是未曾凭空消散的。”

    “至于那鸿蒙紫气,落在他手中,是他的缘法,亦是他的劫数。”

    “缘起缘灭,皆在道中。”

    “我等旁观之人,看个结果便是,又何必去苛责那过程中的对错是非呢?”

    元始天尊听了,眉头微不可察地一挑,却也未再反驳。

    他这位大兄的境界,他向来是佩服的。

    只是佩服归佩服,他却并不全然认同。

    在他看来,道,也该是有秩序的道,而非一团混沌。

    玉帝见状,只是一笑:“二位师兄所言,皆是大道真言,令朕茅塞顿开。”

    “只是......眼下南天门外,那三生镜既已照出此番景象,便说明那陆凡的过往,与这桩旧事脱不开干系。”

    “依朕愚见,能若这陆凡当真是......”

    他话未说完,便停了下来,只是将目光投向了两位圣人,那意思,已是不言而喻。

    此事该如何收场?

    这其中的因果,又该由谁来担待?

    太上老君听罢,脸上那无为的神情,终于有了些许变化。

    他沉默了片刻,那双眼中,有无数星辰在生灭,有无穷的因果之线在交织,推演。

    良久,他才收回目光,端起那杯早已凉透的仙茶,轻轻啜了一口,缓缓地摇了摇头。

    “不是他。”

    元始天尊将那茶盏放下:“陛下心中所想,我与师兄,已然知晓。只是,我等亦未曾料到,这陆凡的根脚,竟当真能牵扯到那般久远的过去。”

    玉帝闻言,心中那块悬着的石头,总算是落下了几分。

    他要的,便是圣人这句话。

    此事既在圣人意料之外,那他天庭在此事中的应对,便算不得失策了。

    他顺势问道:“那......依二位圣人看来,佛门此举,莫非是早已知晓了这陆凡的跟脚,故而才设下此局?”

    元始天尊闻言,微微一笑,那笑容之中,带着几分对西方教主行事风格的了然与不屑。

    “他们若是当真知晓,今日便不会摆出这般进退失据的难看姿态了。”

    他端起茶盏,啜了一口,才不紧不慢地说道,“他们至多,也只是算到了这陆凡身上因果极大,非同小可,想要借这三生镜,将这潭水搅浑,把天庭,把我玄门,都一并拖下水罢了。”

    “谁曾想,这一搅,竟是直接捅破了天,连道祖合道的景象都给照了出来。”

    “这桩因果,便是他们自己,怕也接不起了。”

    玉帝听得连连点头,心中大定。

    他最怕的,便是此事从头到尾,都是佛门算计好的一个局。

    如今听元始天尊这般说来,佛门此举,倒更像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他心中的忧虑去了大半,便又将话头引到了另一桩更为紧要的事情上。

    “圣人所言极是。只是......灵宝天尊那边,却不知是何用意?”玉帝的眉头,再度微微蹙起,“那诛仙四剑,至今仍悬于南天门外,剑意凌霄,搅得三界不宁。可他却迟迟不见现身,也无半句法旨传来。这......这着实叫朕心中不安呐。”

    佛门再如何算计,终究还在规矩之内。

    可通天教主这位混世魔王,一旦动起手来,那可是连天都敢捅个窟窿的主儿。

    那四柄剑往南天门外一挂,比十万佛兵的威慑力还要大上百倍。

    听到玉帝提及通天教主,元始天尊的脸上,竟难得地露出了几分笑意。

    “他?”元始天尊摇了摇头,言语之中,竟带了几分宠溺,“他能有什么用意?他那个性子,你我还不清楚么?”

    “我之前神游太虚,逆转时光,回到了当年封神之战的节点。”

    “于玉虚宫中,曾与他见过一面。”

    “他那个人,你们知道的,一旦他有了收陆凡为弟子的念头,谁也挡不住。”

    玉帝沉吟道,“既然如此,为何他与西方那位,至今都未曾现身呢?任由这桩事,在南天门外僵持着?”

    太上老君此刻才缓缓开口:“该着急的,不是我们。通天师弟此刻为何不现身,想来......是因为他已经去了他该去的地方了。”

    “该去的地方?”

    元始天尊接过了话头,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些:“你莫非忘了,西方那位的道场在何处?”

    玉帝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

    “灵台方寸山!”

    “正是。”元始天尊颔首道,“通天师弟的性子,最是不按常理出牌。他既然看中了陆凡,此刻,怕是早已在那斜月三星洞中,坐而论道,品茶对弈了。”

    玉帝听闻此言,心中那团乱麻,立时便理出了头绪。

    他先前只想着,通天教主性情乖张,今日这般大张旗鼓,怕是要效仿当年,再来一次万仙阵,将他这天庭搅个天翻地覆。

    是以他心中忧虑,言语间也多了几分小心翼翼。

    可如今听元始天尊这么一点拨,他才恍然大悟。

    是啊,以通天教主的为人,他既是动了真怒,又岂会只在南天门外摆个阵势,与人对峙这般无趣?

    他那个人,从来都是直来直去,你打上我门来,我便要拆了你的道场。

    他此刻,怕是早就提着青萍剑,杀到那灵台方寸山,寻那位的晦气去了。

    南天门外这四柄诛仙剑,与其说是用来威慑天庭与佛门的,倒不如说是摆出来的一个姿态,一则向三界宣告,这陆凡他保下了。

    二则,也是给他两位兄长与玉帝看的,好叫他们安心,他此番行事,尚有分寸,不会真的重开地水火风,毁了这三界。

    想通了这一层,玉帝心中那份惴惴不安,顷刻间便化作了哭笑不得。

    殿中那份凝重的气氛,便在这心照不宣的了悟之中,悄然散去了。

    玉帝端起面前的茶盏,朝着二位圣人遥遥一敬。

    “圣人此言,真如醍醐灌顶,叫朕茅塞顿开。”

    他将盏中仙茶一饮而尽,复又笑道:“只是,朕心中尚有一惑,不知二位师兄可否为朕解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