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远在心中按住猜想。
随后面无表情地递回这份报告,对佩尔科夫说:“少校先生,伏击的事暂且放下。”
“我今天要去伏尔加厂,另外,我希望安全委员会能提供一些便利,让我的人能尽快走通远东国际银行的所有审批手续。”
佩尔科夫立刻点头:“这不是问题,来之前局长已经嘱咐过了,银行牌照和相关手续,我们会让人特事特办。”
他难得地补充了一句,带着一丝赞赏:“你昨天临时决定通过《消息报》发布消息,这一手很高明。”
“现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十五亿美元的项目吸引,很多针对远东贸易的潜在阻碍和审查,都会在‘促进合作’的大旗下被暂时搁置或放松。”
秦远微微颔首,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用巨大的利益前景,掩盖暗处的刀光剑影和快速的资本布局。
这时,武卫国进来汇报:“远哥,外面聚了一堆人,说是来拜见您,请求原谅的。”
奥恰科夫饮料厂的总经理伊万·彼得洛维奇也走了过来。
他兴奋道:“秦总!市政府办公厅刚打来电话,对您昨晚遭遇伏击和我们仓库受到骚扰表示慰问和歉意!”
“波波夫市长亲自指示,要严肃处理,整顿治安,绝对保障您的投资安全!”
伊万压低声音,带着一丝扬眉吐气的快意:“外面那些人,八成是听到了市里的风声,吓破了胆,跑来求饶缓和关系的!”
秦远听完,心中了然。
这就是来自权力的背书,可谓是立竿见影。
他看向伊万,淡淡道:“伊万,外面那些人,你去处理。”
“该让他们割肉赔偿损失的,一分不能少,该让他们滚出莫斯科的,绝不姑息。”
“具体的尺度和分寸,你自己把握。”
伊万收起笑容,严肃道:“是。”
秦远点点头,随后便转向陈建华:“建华,既然市政府表态支持,你就主动和他们沟通,配合内务部门,在莫斯科发起一场专项‘打黑除恶’行动。”
“那些昨晚敢伸手,平时为非作歹、干扰正常经营秩序的渣滓,没有必要再留着了。”
他的话语中带着凛冽的杀意。
清理门户,巩固地盘,此刻正是最佳时机。
陈建华,以及潘石屹等在场之人,无不从秦远这番话中听到了血腥味。
潘石屹心中自语:秦总的杀伐果断,比在国内还要盛还要冷酷。这苏联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啊!
不过,他很快就认识到了苏联是什么地方了。
在他的目光中,秦远看向了那位克格勃少校。
“少校,这次行动,我希望安全委员会能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秦远话语之中表露的意思,是要对整个莫斯科地下世界,来一场赶尽杀绝啊!
这对于克格勃而言,虽然是大材小用。
但佩尔科夫却颇为感兴趣。
随着一道道命令下达,整个莫斯科的地下世界,瞬间迎来了一场猝不及防的血腥清洗。
在克格勃提供精准情报、内务部警察全力出击、加上远东贸易自身安保力量的配合下。
一个个曾经嚣张跋扈的帮派据点在白天就被强行突入,头目被逮捕或“反抗击毙”,势力被连根拔起。
行动高效、冷酷,彰显着绝对的力量。
远东贸易的威名,伴随着这场雷霆万钧的清洗行动,如同燎原之火,从莫斯科迅速向外蔓延,再也无人敢轻易挑衅。
而就在这场清洗风暴席卷全城之际,秦远却仿佛置身事外。
他淡定自若地带着武卫国、王功泉等核心成员,乘坐车辆,平静地驶向郊外,前往伏尔加汽车厂。
那里,一场关乎十五亿美元未来和整个商业帝国根基的谈判,正等待着他。
车窗外的莫斯科,阳光正好。
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铁与血的味道,以及新旧时代交替前特有的、躁动不安的气息。
伏尔加汽车厂,厂长办公室。
卡丹尼科夫手中拿着刚刚送来的《消息报》,目光快速地扫过头版头条的每一个字。
当他的视线落在“圣彼得堡”和“波罗的海啤酒厂”这几个关键词上时,眉头不易察觉地微微蹙起。他
抬起头,看向坐在对面沙发上的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
前几天,别列佐夫斯基慌慌张张来到伏尔加厂,直到现在都没有离去。
两人通过报纸上知道了秦远的消息后,都松了口气。
不过,卡丹尼科夫显然关心的更多。
“鲍里斯,”
卡丹尼科夫将报纸推过去,手指点了点那篇报道,“这个波罗的海啤酒厂,是不是就是去年才在圣彼得堡完成整合的新厂?”
他对于这家啤酒厂有印象,当时还登上了报纸。
别列佐夫斯基常年在欧洲那边往来,对于圣彼得堡这样一个枢纽,他是熟悉的很。
他放下咖啡杯,接过报纸快速浏览了一下,点了点头道:““是,这家啤酒厂效益不错,生产的‘波罗的海’牌啤酒远销到好几个加盟共和国,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卡丹尼科夫闻言,眉头皱得更紧了:“那你觉得,这报纸上说的,远东贸易会和这家啤酒厂有合作,有几分可信度?”
他本能地觉得,秦远的手伸得似乎有点太长了,从汽车突然跳到啤酒,跨度太大。
别列佐夫斯基耸耸肩,不以为意:“倒也不是没可能。或许是圣彼得堡那边想利用他的渠道,把啤酒卖到中国去呢?”
“毕竟,中国市场的潜力可是肉眼可见的在持续增长。”
因为这一次汽车销售的比拼,别列佐夫斯基对于中国这块市场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
两人聊了一会儿并没有纠结,而是集中到了奇瑞与伏尔加合作造新车上。
这个消息,他们早先在奇瑞建成的发布会上就已经听闻了,秦远也派人和他们通了气,对此也是乐见其成。
但是15亿美元的投资,这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
不过别列佐夫斯基却是想到了什么,他心中隐隐有一个猜想。
这笔规模庞大的投资,八成是个幌子,目的是为了将这个合资项目搞得震天响,而后从民间集资。
换句话来说,就是,造大饼。
从轻信的苏联人手中掏钱。
让他们都来投资这个规模宏大的,有政府支持,而且还是两大车企的合作,可谓是噱头满满。
他猜到了,但是无法参与其中,深感可惜。
两人交谈着,外面传来敲门声。
秘书推门进来汇报:“厂长同志,秦远先生的车队已经到了厂门口,另外,很多报社的记者也闻讯赶来了。”
别列佐夫斯基立刻换上笑容,对卡丹尼科夫道贺:“阿纳托利,恭喜啊,你们伏尔加厂这次可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面前都露了大脸!”
“这个合作要是真能达成,未来你再进一步,进入部长会议,也绝非没有可能啊!”
卡丹尼科夫心中一阵滚烫。
他这个人,贪心得很。
贪财,贪名,更贪权。
别列佐夫斯基的话,正好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伏尔加汽车厂厂长已是高位,但若能凭借此项目更上一层楼,跻身国家权力核心,那将是另一番天地。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
整理了一下西装,对办公室里的其他几位副手说:“走,我们一起去迎接秦,这可是我们伏尔加厂的贵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