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 第11章 贷款

第11章 贷款

    翌日,永隆银行九龙营业厅。

    陈秉文在大厅已经等了近三十分钟。

    最初接待他的那位年轻业务员,在简单登记了他的来意后,便将他引至等候区,随后便再无人问津。

    陈秉文并不急躁,只是安静地坐着,目光沉稳。

    此时已是一月十一日,距离维园年宵市场竞标只有九天时间。

    考虑到贷款审批和放款时间,陈秉文一天也不敢耽误。

    又过了十分钟,终于,一位中年男人从办公室走了出来。

    来人西装笔挺,胸前别着“信贷部经理”的铭牌。

    “陈先生?”

    陈秉文站起身,微微颔首。

    “实在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

    来人脸上挂着职业化的微笑,但眼神里却带着一丝审视,“我是信贷部的周明哲,请跟我来。”

    陈秉文跟着他走进一间小型会议室,门在身后轻轻关上。

    周明哲坐下后,并没有急着翻看他的资料,而是先给陈秉文倒了杯水,这才开口说道:

    “陈先生,您想申请一笔贷款?”

    陈秉文点头,将牛皮纸袋推了过去。

    “是的,五万港币,用于维园年宵市场的摊位竞标和运营。”

    周明哲打开牛皮纸袋,拿出文件,认真翻看起来。

    过了半响,周明哲放下资料,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眉头微蹙。

    “陈先生,您的糖水铺最近两周的营业额确实增长显著。”

    周明哲推了推金丝眼镜,“您知道,银行放贷看的是长期稳定的现金流,而非短期爆发。”

    陈秉文早预料到银行会有这样的顾虑,陈记糖水铺之前的生意实在太差,以至于每天只有一百元上下的流水。

    流水发生改变也只是近期才开始,周经理有质疑也在所难免。

    所以,在周明哲说完之后,陈秉文从容不迫的拿出另外一份文件,推到周经理面前。

    “周经理,您说得很有道理。这是我们糖水铺近期的详细经营数据,以及未来三个月的现金流预测。”

    陈秉文顿了顿,又补充道:“后面部分是为维园年宵市场制定的完整商业计划。”

    周明哲翻开文件,发现这就是一份商业计划书,从如何在工业区布点,到怎么样吸引工人们消费,再到如何面对竞争对手的竞争。

    从成本核算、利润预测到风险控制,甚至连竞争对手的优缺点也都给出了相应的分析和应对策略。

    周明哲越看越震惊,眼神逐渐从审视变为惊讶。

    以他的经验来看,这份计划书简直可以称为教科书级别的商业策划案。

    周明哲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郑重的说道:“陈先生,您的这份计划书......简直比专业咨询公司做的都优秀。”

    陈秉文微微一笑:“周经理过奖了。我只是把在工厂区实践过的经验系统化整理出来。

    而且,我们已经在深水埗工厂区验证了流动摊位的商业模式,利润率稳定在50%左右......”

    周明哲点点头,态度明显松动:“陈先生,您的商业计划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不过,维园年宵市场的竞争环境与工厂区截然不同,您打算如何应对?”

    陈秉文翻开计划书的后半部分,介绍道:“针对年宵市场,我会着重将售卖品种集中在方便易做的半成品,减少现场的制作时间,增加销售速度......”

    正如陈秉文介绍的,维园年宵市场只有四个熟食档口,想要增加销售额,肯定不能选择制作时间冗长的食物。

    随着陈秉文的介绍,周明哲心里的质疑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浓厚的兴趣。

    突然他合上文件,目光直视陈秉文:“最后一个问题,如果竞标失败,拿不到摊位怎么办?”

    “如果竞标失利,我会联络中标的商家,争取与他们达成合作,使用我们陈记的糖水。”

    说实话,陈秉文心里就没想过竞标失败的可能。

    因为维园年宵市场的特殊性决定了,竞投摊位的商家不可能投入太多的资金在上面。

    只要有一个竞投商家抱着必得的势头出价,其他商家必然会知难而退。

    而陈秉文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这次维园年宵的熟食摊位,他志在必得。

    周明哲沉思片刻,突然话锋一转:“陈先生,您今年多大?”

    “刚满18岁。”陈秉文坦然回答,看到对方惊讶的表情,又补充道:“但我从小在糖水铺长大,对这门生意有特殊的理解。

    加上最近在工厂区卖糖水,让我对市场需求有了更深的把握。”

    周明哲点点头,微笑道:“陈先生,您的贷款申请批了。五万港币,年息11%,后天放款。”

    “感谢周经理。”陈秉文站起身,却又补充道:“不过,能否将额度提高到八万?这样我们可以同时竞标四个摊位。”

    周明哲挑了挑眉:“理由?”

    “规模效应。”陈秉文立即回答,“四个摊位同时运营,可以将原材料和人力成本降低30%。”

    对周明哲来说,陈秉文的计划书已经证实了他的投资价值,五万港币还是八万港币,对永隆银行来说没什么区别。

    而且,贷出去的越多,最终的收益也会越丰厚。

    听完陈秉文的解释,周明哲哈哈大笑,痛快的答应道:“好!八万港币,就这么定了!”

    陈秉文郑重地与周明哲握手:“合作愉快,周经理。您会看到,这笔投资将为永隆银行带来丰厚的回报。”

    走出银行大门,陈秉文站在台阶上深深吸了一口气。

    八万港币在这个年代不是小数目,足够他同时竞标四个维园年宵熟食摊位,还能有余力给陈记添置设备和原料。

    回到陈记糖水铺时已近中午,门口停着高振海那辆改装三轮车,看来他已经从荔枝角工业区回来了。

    陈秉文刚一走进铺子里,没等他将贷款成功的消息告诉老妈,就发现铺子里的气氛有些不对劲。

    不管是老妈还是高振海,脸上都没有往日那股高兴劲。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陈秉文看向高振海,开口问道。

    “文哥,今天在荔枝角工业区,出现了另外一家糖水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