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涉坐在房顶上。
吹着寒风,慢悠悠饮着酒。
猫走在房檐的瓦片上。左瞧瞧,又瞧瞧,又多发现了一处可以玩耍的地方。
他们坐在高处。
便能隐约望到远处的泰山,墨色的山石上落着皑皑白雪。依旧巍峨屹立在天地中,仿佛从未消失。
张果老一直望了许久。
两人身后。
那僧人还有些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张果老听到声音,看向下面。
院中的地上,落着那片枯叶。
是皂荚树的叶子。
皂荚树不知发生了什么,白日它们这些精怪并不常露面。再往远处,那窝小小的鼠妖试图扫雪除尘,把叶片推远了。
平淡无奇的一片叶子,枯铁色,与天底下任何一片枯叶都没什么分别。
竟然能把泰山遮下来。
杯盏酒水已空,江涉重新给自己添酒,笑着看向两人。
“果老,回神了。”
张果老越想越妙,他坐在房顶上参悟方才所见的玄妙。正打坐的时候,江涉耳朵里听到了几句街坊嘀咕声。
再一想如今情形。
一个须发尽白的老翁,与他一起坐在房顶上。旁边还有个和尚。
三人离地甚远,简直是在找死。
江涉能听到,耳边议论越来越多,原本只是一人看见,叫来家里人瞧着,现在好似又多了两家子。
他摇摇头。
“我们下去吧。”
江涉兴致上来,又添上一句。
“去泰山瞧瞧,如何?”
张果老霍然起身。
三人消失在街坊们的视线和议论中。
临走前。
江涉想起来,给李白和元丹丘留了个条子,笔墨随意潇洒。他去泰山瞧瞧,夜里许是未必回来,让他们不必担忧。
留好字条,江涉又看向猫,让它从房檐下来。
“走吧,我们去泰山。”
“泰三……”
江涉耐心解释:“方才看到远处的山没有,那便是泰山了。”
猫没听懂。
跳到江涉肩上,沉沉小小的一坨。
江涉不由感慨。
“长大不少了。”
这猫初见的时候,不过是一个月大,整个小猫像是蓬松的黑毛团,眼中蓝膜未褪,如今抱着已经有些沉了。
他养的不错。
猫知道是好话,神气起来。尾巴竖起,蹭在江涉背上脖颈上,毛毛痒痒的。
江涉换了猫能听懂的话,道:
“泰山比鹿门山要大一些。”
“鹿门三……”
鹿门山是老鹿山神的山,猫是知道的,他们从襄阳离开的时候,猫还见过,不知道有没有印象。
江涉走了几步。
耳侧忽地听到小小的声音,说的笨拙。
“三、能不能……长大?”
……
……
冬日的泰山,并不好走。
泥土坚硬,又冷又滑。
皇帝要封禅,提前一月封山,免得百姓上山砍柴冲撞了圣驾。
他们如今在山道上走着,寒风凛冽,几乎是越走越冷,那和尚衣衫薄,脸已经冻得通红。却一直跟在两人后面,走得累了,也不肯停步。
猫跑的是最快的。
还扭过头看他。
对猫儿来说,山上比院子里有趣多了,院子最多不过有几只耗子可以玩,山上就算是冬天,也有许多气味,可能是狼或是赤狐野猪留下的脚印,也可能是冻死的虫子。
天上飞着山雀,猫仰头看着。
不同的叶子,踩着发出响声是不同的,唯独猫儿听得懂。
张果老走在江涉身边。
也打量着这泰山。
山上有护卫把守,走上一段路就能瞧到兵士持刀巡视,帝王登山封禅在即,泰山上的许多猛兽都被提前清理了一遍。
却没有护卫能够瞧到他们一行人的身影。
张果老感慨:“这山上如今僻静,倒是个好去处。”
“不知方才遮蔽泰山时,这些人是在……”
江涉走的不急不徐。
“应当是被一同遮住了。”
僧人也惊诧,他忍不住看向江涉,“若是人间帝王见了,恐怕也要拜而求仙。”
江涉只是笑笑。
张果老最不耐烦和皇家打交道。现在的皇帝和之前几个一样,动不动来传他入宫做官,扰人清静。
他死过几次,一开始还奏效,现在连这法子也不好使了。
老者摇头道:“做皇帝的,做高官的,未见有一人能入道。”
“心思玲珑,修道却不成。”
“七窍通了六窍。”
这话说的谐趣。
他们行在山道里,踩着冬日冻硬的泥土和砖石,望着眼前巍峨的高山。一眼看过去,不知要爬上多久,许多地方已经摆上了仪仗和封禅用具。
行到一半。
远远还能瞧见,有道士在筑坛祈晴。
张果老问:“先生说的另一样神通,腾云是什么?”
“是用来赶路的。”
“赶路?”
江涉颔首,道:“腾云驾雾,赶路会方便些。”
又是腾云,又是驾雾,张果老抚着须子听着,觉得有些像《淮南子》所言“乘云车,游微雾”,也说不好是什么术法。
他问:
“可能一日行万里?”
江涉坦然:
“还未曾走过那么远。”
张果老摸了摸衣襟,里面就是张薄薄的白驴纸,他就走在江涉旁边,盯着对方的鞋履。
想知道那云雾会是从哪冒出来的……
江涉瞧见,笑了笑。
张果老忍着心痒,没有多问。又说起之前被人征辟的事,说之前见过的乡野精怪。
和尚落后两人几步,在后面安静听着两人谈笑。
回想起那庙前的法贴。
便是出自眼前这位手中。
耳边是千种神通,万般道法,还有精怪妖魅。和尚听着,只觉得修行从未与自己这样近过。行在山上,仿佛伸手就能触到这片天地。
有缘共走一路,何其幸甚。
江涉一路走,一路瞧。
不远处,有护卫低声祈愿:
“我是京兆府渭南县人,求泰山神保佑,爹娘在地下平安……先父一生为人敦厚,与人为善,从未作恶……”
“泰山府君在上,宜州吴义学求府君庇佑,愿不负平生所学,得展志向……”
江涉远远听见。
帝王封禅。
求功业盖世,四夷臣服。
这些护卫沾光,也来到泰山。
求的是逝去的亲人安息,求自己仕途青云直上。
护卫们有的称泰山神,有的称泰山府君,都是俗称的讲法。
此时的泰山,虽是天地第一山,位于震位,巍峨高耸,古人以为,这是离天地最近的地方,可以沟通天地鬼神。
但还未有东岳大帝这样的威名。
许多后世的观念,在如今的唐朝,尚是懵懂。
可能要再酝酿数百年。
才会有东岳大帝,才会有泰山奶奶这样的神祇尊名。
张果老瞧见江涉半晌没有说话,还放慢脚步,认真听着这些护卫的碎语。之后便是在想事情。
他问:
“先生在想什么?”
几人行在山路中,他们脚程快,已经越过那几个祷告的护卫,继续往上走去。江涉收回目光。
他道:
“我看见了神话的演生。”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