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神霄道的野心。
谢灵心存神驭气,元神飞腾遨游于泥丸天宫之间。
并未观想碧落黄泉,却有神清气爽之感。
这本就是一门调理心体,令智慧通透、道体精微的妙法。
神霄道法的出现,将给他修行之中最为薄弱的一环给完全弥补。
他的修行道路,虽然速度不慢,却根基浅薄,不成体系、不成系统。
就像是在花丛之中,东摘一朵,西采一枝。
美则美矣,却失之绵长持久。
神霄道法就不一样了。
从最基础开始,一块块砖,一点一点地垒起。
有基础,有主干,有枝叶。
虽与联邦修行法大不相同,但本质上其实都是一样,在于“观想”,借传说之力修行。
就发这神霄五雷。
之前他修炼云雷、劫火时,从大帝说经图中,悟出几分天雷、神雷之意。
云雷为阳雷,运以劫火、神风,则为天雷。
阴雷自为阴,运以劫火、业力,则为神雷!
如今,云雷、阴雷、劫火,他都已经兼具。
业力分善恶,罪业他已亲眼见过,无边无际。
善业即功德,虽然没有天眼不得见,但功德金身都已经成就。
除了神风之外,所有条件他都已具备。
但他仍然没有悟出神雷之法。
哪怕是武当的紫金神雷,他都不会。
神霄道法中的五雷,其中天雷、神雷,就是他从大帝说经图中悟出的。
只不过,与他只悟得天雷、神雷的存在,并未悟得具体雷法不同。
神霄道法另辟蹊径,观想神霄雷城,雷部三十六司雷将雷兵,以“天坛布将”,来掌控雷法!
玉书之中说:天雷者,百官千将,上辅玉帝,下御阴阳,威德极重。换劫之时,上帝敕此雷令,降下人间,翻天覆地,鼓震乾坤,安日立月,尊极不能尽言。
神雷者,代天行化,若下方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冤结满盈,上帝即敕神雷伐之,震动霹雳,诛戮人物……
如此种种。
简单地说,天雷主正天序,运四时,发生万物,保制劫运,诛天魔,荡瘟疫,擒天妖一切难治之祟,疗大疾苦。
天雷一出,往往就代表着一场劫运轮回。
神雷主杀伐,专制兴妖作浪,不正祀典的神祇、山川精灵鬼怪,破山伐庙!
龙雷主役雷致雨、拯济旱灾,风调雨顺,生成万物,滋养五谷。
水雷主诛斩水妖,兴风起云,赏功伐过,与龙宫龙雷并列,也同时是对龙宫的制约。
社令雷就有些特别了。
有忠义报国之士,孝勇猛烈之人,报君落阵、壮烈愤死,英灵之性,天人感应,聚为此雷,能祸福一方。
百姓祭祀及时,则风调雨顺。
若失祭告,则作暴雨狂风,疾雷猛电,连作大水,害人苗稼,伤人性命。
一州一土,或有神庙,祈求感应,因而封祀者,能发此雷。
是天人感应之雷,祸福由人。
谢灵心觉着,这社令雷,倒有些像浩然正气。
是人心所向的具象化、神灵化。
之前他悟出天雷、神雷的本质,本以为时机一到,总能悟出雷法。
但现在看来,这两种雷没那么容易掌握。
玉书中有完整的五雷法。
他不知道这是不是唯一法,但他知道这法门妙极玄极。
真要照着玉书中描述,最终岂不是能成为真正的雷部之祖、神霄帝君?
他有些怀疑,神霄道创出此法的祖师,最终有没有做到?
别的且不说,天雷、神雷、龙雷、水雷,这四雷对于他目前而言,都有些难以企及。
天雷神雷,归雷部三十六司掌管,须观想雷部三十六司神将神兵。
龙雷归属龙宫掌管,须观想龙宫诸龙神。
水雷归属下元水府掌管,须观想下元水府诸水神。
而且还得炼制出相应的掌令神器。
最重要的一个前提,是观想碧落黄泉。
等于是要在心中演化天界、阴世。
哪一条是容易的?
倒是社令雷的条件,算是比较容易达到。
主要有两点。
一件掌令神器——社稷英灵图。
社令雷由天人感应而出,唯有忠义孝勇之英灵可以掌控。
这社稷英灵图,倒有些像传说中的那张封神榜。
只是封的不是天上的神仙,而是人间的英灵。
英灵……
本来这个域境里,有着最佳的人选。
岳家军!
自岳飞以下,多的是人杰英灵。
可惜他来得太晚。
谢灵心很是可惜,却也无可奈何。
能得到这神霄玉书,已经是幸运。
这时,门外的动静令他从“存神驭气”的状态中脱离。
收起心神,睁开双眼。
看了看窗外,是夜色。
但他知道,不是一夜未过,是已经过了一日一夜。
闪过一丝遗憾。
天有三光日月星,人有三宝三丹田。
玄泉幽关高巍巍,三田之中精炁微。
人有上中下三丹田。
上为天庭,中为黄庭,下为地关。
碧落黄泉,上白下黄。
于泥丸之中观想天界。
于玄泉幽关,也就是肾脏玄水出处之下,就是下丹田所在,于此观想阴世。
神霄玉书中各种法门都有相应的观想图,包括这天界、阴世。
真实得好像真就是照着天界阴世所描绘一般。
尤其是阴世。
他都要怀疑,这个域境中,是不是真的存在着地府阴司。
可仔细一想,也不太可能。
若是存在地府阴司,怎么可能只是一个十方级域境?
即使有着观想图,他想观想出碧落黄泉,似乎也不是这么容易。
他只是尝试着观想那碧落图,就有点元神昏聩之感。
有万法无碍在,倒不是学不会。
分明是修为不足,性灵蒙昧。
倒是黄泉图,还有点苗头。
只是也需要花费时间,没那么容易。
也只能慢慢来了。
倒是想起疯道人的话,那位神霄宫宫主真人死前,似乎就已经知道他会来。
似曾相识的遭遇。
一如之前的张天师,纯阳真人,武则天……
这些人似乎都对他有着超乎自己理解的预知和了解。
为什么呢?
难不成,大法师的境界,都能卜算天机,预知未来?
“进来。”
思绪纷乱间,已经开口。
胡不笑、赵见深等人走了进来。
冷青瓷、虎朵听到动静,也跑了来。
“小师弟,打听到了一些消息,不知道有没有用。”
赵见深进来便道。
谢灵心让人坐下:“说说。”
赵见深道:“我们今天出去打听秦桧的消息,本来没有什么收获,这里的人似乎都很忌讳提起秦桧,既痛恨,也惧怕。”
“直到我们发现几个自称是秦桧府中的家仆,在城中四处寻人,还大肆宣扬,要寻找方士驱邪。”
谢灵心一愣:“驱邪?”
赵见深点点头:“对,似乎是秦桧病重,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直卧床不起,找了不少人看病,也看不出所以然来。”
“传言,秦桧是害了岳少保,遭了报应,被什么阎王拘了魂入地府,在一个叫酆都的地方受刑,才会变成这样。”
“秦桧的妻子王氏,平日里就是个很信这些东西的,惊慌之下,便派人四处寻找方士,要为秦桧驱邪。”
“阎王?地府?”
冷青瓷一惊:“怎么可能?那可是神话级的存在,这里要是有阎王地府,就不可能只是十方级域境。”
虎朵作为世家天骄,显然也知道这些名词。
不屑道:“不过是一些愚民瞎说罢了,真是阎王拘魂,那秦桧还能活?”
“喂,你不会真相信这种传言吧?”
谢灵心这时沉默不语。
对虎朵的讥讽也不理睬。
他听了赵见深说的话,忽然想起一个典故——东窗事发!
说的就是秦桧想杀岳飞,又恐世人议论,犹豫不决,就和妻子王氏在东窗下商议。
王氏说:“捉虎容易,放虎就难了!”于是秦桧下定决心除掉岳飞。
后来,秦桧乘舟在西湖游玩,见一人披头散发,对他厉声叫道:“你误国害民,我已经上告苍天,等着上天派人来抓你吧!”
秦桧回到家就毙命了。
王氏请人驱邪,方士便设坛作法,在冥界见到了秦熺,问太师何在,其子秦熺答在鄷都,方士遂到酆都,看到秦桧和万俟卨俱披枷带锁,备受痛苦。
秦桧见到方士,就说:“麻烦转告我夫人,就说东窗的事情已经泄露了。
这就是成语“东窗事发”!
本是个典故秩事,真假不辨。
但这是传说域境,那就另说了。
谢灵心觉得,这或许就是这个域境的诞生由来。
只是“东窗事发”这四个字,流传度就胜过不知道多少传说,诞生域境,倒也不足为奇。
若是这样,也可理解,为什么神霄玉书中的阴世图如此真实……
这里或许,真的有酆都啊?
“小师弟,咱们现在要怎么样?”
赵见深道:“这事要是真的,恐怕秦桧也活不了多久了。”
既然活不了多久,也用不着他们多此一举去刺杀。
不过,这样一来,秦桧也不太可能是无面佛化身。
谢灵心道:“秦府找到方士了?”
赵见深道:“那倒没有,我们回来时,那些家仆还在城里四城寻访。”
谢灵心道:“走,咱们去秦府,给秦桧‘治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