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问鼎:离婚后,我步步登阶! > 第一卷 第57章 官场掮客

第一卷 第57章 官场掮客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国辉啊,”丁公公省去了“市长”的称呼,显得更亲近,“江州是省城,位置重,责任大。

    一把手的位置,盯着的人可不少。

    陈书记前段时间查出癌症,下一步,可能要去省政协挂个闲职养着。”

    陈书记是省委常委、江州市委书记。

    丁公公目光投向孔国辉,“你是本地成长起来的干部,政绩有目共睹。

    这几年江州GDP增速全省领先,财政收入连年增长,特别是你在处理政商关系上,很有一套。”

    孔国辉早就盯着市委书记的位子,但省会城市市委书记一般都由省委常委兼任,省委常委是副省级干部,是中管干部。

    这就意味着,要想提拔,仅打通本省关节还不行,还得向上“接天线”。

    再说了,盯着这个位子的人太多,而他的资历、能力、口碑,并不占优势。

    当然,官场提拔,资历、能力、口碑从来就不是决定性因素。

    “丁公公过奖了。”孔国辉有些激动,“我孔国辉能有今天,全靠组织培养和同志们支持。

    至于更进一步……不敢想,不敢想啊。”

    他端起酒杯掩饰性地抿了一口,目光却不自觉地投向丁公公。

    “不敢想?”丁公公轻笑一声,“国辉啊,在我面前就不要打官腔了!

    位置是留给有准备、也敢想的人的。

    你孔国辉不想当书记?干几年市长,然后去人大、政协养老?”

    丁公公的语气陡然锐利了几分,如同尖针刺破孔国辉的伪装,随即又缓和下来,“机会,稍纵即逝。有时候,光有想法不够,还需要有人帮你!

    把‘不敢想’,变成‘敢想’,再变成‘能行’!”

    “丁公公的意思是——”孔国辉小心翼翼地试探。

    其实,孔国辉早就知道丁公公的大名,这是有名的政治掮客。

    掮客和骗子,绝对不是同义词。

    骗子的本质就是“骗”,通过虚构人脉,骗财骗色,基本上不能办成什么事。

    官员就算知道被骗,也不敢声张,更不敢报警,骗子正是拿捏官员的这种心理,才会有恃无恐。

    但掮客不一样,掮客有人脉,能办成事。

    比如,丁公公是很多领导的座上宾,人脉广泛,有“地下组织部长”之称,提拔一些人,并不困难。

    如果丁公公提拔了孔国辉,以后有人想在江州提拔,丁公公反过来又可以找孔国辉,又能提拔一些人。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丁公公提拔,那可是要出真金白银的。

    丁公公早已将这做成一门生意。

    “意思嘛,很简单。”丁公公慢条斯理地说,“我在京城混了这么多年,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总给我一些薄面。

    有些事,对于下面的人来说难如上青天,但对我来说,可能就是捎句话、牵根线的事。”

    顿了顿,丁公公话锋一转:“当然啦,想办事的人,得有足够的诚意和决心。

    江州市委书记的位置,盯着的人多,活动的人也多。

    据我了解,有五六个人正在活动。

    想稳操胜券,就得比别人下的本钱更大,路子更准,动作更快。”

    丁公公没有直接说出“买官”二字,但“诚意”“本钱”“路子”这些词,在特定语境下,指向性不言而喻。

    孔国辉在官场浸淫多年,一些潜规则总是懂的。

    他怎么可能不想官升一级?不仅光宗耀祖,还能名利双收。

    孔国辉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丁公公,您能如此抬爱,国辉感激涕零!

    我孔国辉能有今天,离不开家乡父老的支持,更离不开像您这样的贵人指点。

    如果能更进一步,我必将鞠躬尽瘁,不负期望!

    至于您说的‘诚意’和‘路子’,还望丁公公指点迷津,需要我孔国辉做什么,我一定全力以赴!”

    说着,孔国辉目光扫过杨小龙和赵宏,“杨总他们,都是家乡的赤子,心系桑梓,对家乡的发展是鼎力支持的。”

    杨小龙何等机灵!

    孔国辉一旦晋升省委常委、江州市委书记,那能量成几何级数增长,妥妥的省领导!有孔国辉这座靠山,他何愁不赚大钱?何愁摆不平事?

    每一个上位官员的背后都有不止一位企业家,每一个成功企业家的背后都有不止一个官员。

    杨小龙当即表态:“孔市长、丁公公,你们二位放心!

    龙门煤矿,还有我杨小龙个人,永远支持孔市长!

    只要市长需要,要钱出钱,要力出力!绝对不含糊!为家乡发展出力,义不容辞!”

    他把“家乡发展”说得冠冕堂皇,然后凝神观察丁公公的反应。

    丁公公满意地点点头,转移话题:“杨总,国辉有你这么优秀的家乡企业家后援团,真是好福气。我敬杨总一杯酒。”

    丁公公再不提操作细节和打点费用,因为这个需要更私密的场合密谈。

    敬了杨小龙一杯酒后,丁公公又敬所有人:“来,为江州的未来,为各位的前程,干了这一杯!”

    “干杯!”几只酒杯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音。

    酒宴散场后,杨小龙将丁公公和孔国辉引入会所顶层的“听涛阁”。

    这里隐蔽、安静,适合谈事。

    孔国辉亲自为丁公公泡了一杯大红袍,毕恭毕敬地端上:“丁公公,庙门高远,香火几何,还请您明示。”

    丁公公抿了口茶水,竖起三根手指头:“国辉啊,得烧三炷香。

    第一炷香,省里的。流程你懂,省里推荐,上面决定。

    第二炷香,部里的……

    第三炷香……”

    孔国辉试探着问:“需要多少香火钱?”

    丁公公将左手一摊:“五个。”

    “五百万?”孔国辉问。

    “国辉啊,你这眼界,还是窄了!”顿了顿,丁公公接着说:“兵马俑所在的那个省,有个厅长叫王登记,找人活动,开价是副省长2个小目标,省政协副主席1个小目标。

    相比之下,我这个数就是白菜价、友情价。”

    孔国辉听明白了,这是要五千万。

    这个数字,不算高,但也不算低。

    有的大型煤矿煤老板,一天就能挣几千万,用他们的话说,赚钱都麻木了。

    但龙门煤矿也就是中型煤矿,虽然也很赚钱,但一年也就赚个一亿元。

    杨小龙一听,有些傻眼,五千万!

    这些年,他赚了不少钱,但打点费也不少。

    比如,找孔国辉办事,每次都花了代价。

    五千万,杨小龙不是拿不出,但作为商人,他要计算投入产出。

    什么时候、什么方式收回成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