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鹰视狼顾 > 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破局之法!

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破局之法!

    听着陈名扬给出的结论,慕容玉良沉吟过后微微颔首。

    之前他在易京的时候和张莽打过照面,所以今天不算是第一次见面,严格意义上来说算是第二次见面。

    不过两个人在工作上是有过交集的,刑部作为朝廷衙门对江南按察司,淮南按察司的工作做过指导,一些来往公文信件也是张莽签发的,所以慕容玉良对张莽是有一些了解的。

    他知道张莽是一个干吏,要不然也不会得到慕容清舞的培养,在他身上前前后后投资了上万两银子,要知道上万两银子的对慕容清舞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字,慕容清舞不是安妙依,她没有大的ZZ能量,能够为她旗下那么多的产业保驾护航,一万两年的够她旗下的产业挣大半年了。

    不仅如此后来张莽更是通过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叶明盛的赏识,并抓住了崔子博出事儿的这样一个机会,成为了刑部侍郎。

    所以说在女儿过往中的来信,慕容清舞对张莽是很推崇的,觉得这个张莽能够成为慕容家的一大臂膀。

    为此慕容清舞也是和父亲探讨过,让慕容家的某个适龄子弟,迎娶张莽的女儿,又或者将那个慕容家的女儿,嫁给张莽的儿子,从而利用姻亲的关系将双方进行更深层次的绑定,让大家同处一条船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当时慕容玉良虽然对张莽了解的并不是很多,但是出于对女儿的信任,慕容玉良也是在家族内部探讨过这个问题,看看那家族内部哪一方有适龄的儿女,并且愿意跟张莽进行联姻。

    最后左筛右选,适合的人选之一就是慕容玉良的侄孙,辽阳布政使慕容辉的大儿子慕容英奎,但问题在于慕容英奎的母亲曹氏不愿意让自己的儿子娶张莽的女儿,曹氏自己出身于关中曹氏是名门之后,又嫁到了慕容家这样的门阀,所以她的门第之念比较重,心中有些看不起出身寒门的。

    不仅如此曹氏觉得张莽虽然有些才干,但是他在朝廷中根基不深上限有限,接下来很难入阁,所以不能给丈夫慕容辉,儿子慕容英奎在仕途上起到太好的帮助。

    所以曹氏是坚决反对的这门亲事的,曹氏更想要让自己儿子迎娶叶氏皇亲,加深与叶氏皇族之间的联系,又或者迎娶古三思的大女儿古倩倩,好跟着古三思沾光。

    所以在这些想法下曹氏是根本看不上张莽女儿的,在被曹氏拒绝后,慕容玉良无奈之下只能是从慕容家的旁支中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能够和张莽家结亲。

    从旁支当中挑选的话这种选择的人选也就更多了,但是这些人选,不等跟张莽商谈,慕容清舞便否定了。

    看着这些出身于旁支的人选,慕容清舞当时也是非常恼怒的,在她看来这个张莽是自己看好的人选,现在又是刑部侍郎,无论怎么看,慕容家都应该予以应有的重视,现在只是用旁支子弟跟人家结亲,这也就是幸亏还没有跟人家说,这要是让人家张莽知道了,跟你翻脸都是有很有可能的··············

    虽然很是恼怒,但是为了改变嫂子曹氏的想法,慕容清舞也是亲自写信给了曹氏,想要让嫂子答应这门亲事,将张莽彻底的绑定在慕容家这艘大船上。

    但是曹氏态度坚定,慕容清舞眼看自己也改变不了嫂子曹氏的想法,只能是无奈的放弃了这样一个让家族得到一个重要帮手的想法。

    当时慕容玉良对联姻失败这个情况,并没有多少遗憾,他完全是出于是支持女儿想法的考量,才在家族内部推动这件事情,其实他自身的想法和曹氏是一样的,并不觉得张莽能够给慕容家带来多大的帮助,他甚至觉得张莽就是一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但是现在慕容玉良确实有些后悔自己的决定了,在G场上阅人无数的他通过刚才短短的接触能够看出来,张莽这个家伙就是一个典型的ZZ投机者。

    张莽并不是真的想要全力以赴的帮助慕容家度过这次事件的难关,对于此次事件他是人浮于事,只是想要做做表面文章,好在慕容清舞那里应付一下,甚至目中玉良觉得他还有一些待价而沽的想法在其中·············

    虽然对张莽这种行为感到十分不齿,但是一想起之前的联姻,慕容玉良还是感到有些遗憾,如果当时真的让慕容英奎娶了张莽的女儿,有了这样一层姻亲的关系,张莽在这件事情势必会全力以赴了,这样一来慕容家度过此次危机的可能性也就大了三分。

    能够得到慕容玉良的信任,成为慕容玉良的师爷,刘名扬可以说是比较擅长揣摩慕容玉良的内心想法。

    此时尽管慕容玉良什么也没有说,但是通过他可惜遗憾的神情,刘名扬还是能够猜测一些慕容玉良心中此时在想些什么。

    犹豫过后刘名扬轻声说道:

    “老爷当时英奎少爷如果娶了张莽的女儿为妻,有了这样一层姻亲关系,朝廷多半就不会派张莽来了!”

    慕容玉良闻言有些自嘲的摇了摇头,他怎么把这一茬给忘了,如果慕容英葵奎真的娶了张莽的女儿,那按照朝廷的规矩,张莽不可能担任这一次的钦差,而如果不是张莽的话,那十有八九就是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的其他人,崔绍对这些人有着更强的影响力,这无疑是对自己更不利的情况!

    相对而言张莽作为钦差来到江南,已经是比较好的一种情况了!

    想明白这些之后,慕容玉良也是直接向刘名扬问道:

    “此时名扬你有什么破局之法吗?”

    刘名扬斟酌了一下语言后说道:

    “老爷!当务之急我认为就是稳住田宇,尹翔,张宝平三个人,绝不能让他们三个出现什么乱子··············”

    看着刘名扬如此郑重其事的样子,慕容玉良也是有些意外,他沉吟了片刻后说道:

    “你觉得他们三个会出乱子?”

    刘名扬毫不迟疑的点了点头道

    “其实这件案子根源还是在孙文恒的身上,如果孙文恒没有跑,被咱们给抓住了,那事情而言就相对轻松多了,但是他跑到了南洋,事情也就是陷入到了僵局中!”

    “老爷,统调处,内卫的那三个探子,暗桩,这些年都已被您发现,老爷您做事又非常的谨慎,那三个人什么也没有发现!”

    “所以只要田宇,尹翔,张宝平三位大人能够和老爷您同一战线,保持同样的口径,我敢担保内卫,统调处什么也查不出来!”

    见刘名扬说的如此信誓旦旦,慕容玉良心中更加的疑惑,他当然明白田宇,尹翔,张宝平三个人的重要性,但是他觉得这三个人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人,平日里对他也是忠心耿耿,况且他们三个也没少拿好处,是跟自己这个江南巡抚同坐一条船的人,自己要是出事儿了,他们三个绝对不好过,所以在慕容玉良看来,这三个人是不可能背叛自己的。

    但此时看着刘名扬如此严肃的样子,慕容玉良心中也是闪过一丝忧虑,沉吟片刻后他反问道:

    “你是觉得他们三个会背叛我?”

    刘名扬闻言当即就是想要说些什么,不过刚一开口还没有发出声音,他就似乎是有什么顾虑一样犹豫了一下后才是说道:

    “老爷我认为当下这种情况,必须要对所有的可能性都要有所准备,毕竟小心驶得万年船啊··············”

    注意到了刘名扬神情变化的慕容玉良听到他这么说后,当即也是表示道:

    “名扬现在房间中就你我二人!你就跟我直接说你怀疑谁?为什么怀疑他!”

    见慕容玉良表达的如此直白,刘名扬显得有些不太适应,但是在沉默过后还是说出了一个名字。

    “田宇!田大人!”

    如果说刚刚对于刘名扬让自己提防田宇,尹翔,张宝平三个人,慕容玉良只是有些意外的话,那么此时听到刘明阳说最有可能背叛自己的会是江南布政使田宇,慕容玉良可以说是无比的惊讶了。

    慕容玉良这个江南巡抚,手下一共有五位高G,分别是江南布政使田宇,江南按察使使刘玉峰,淮南布政使魏高杰,淮南按察使尹翔,临安知府张宝平。

    在这些人当中江南布政使田宇,可以说是权力最大也是最受慕容玉良信任的人!

    江南是大乾毫无争议最富裕的地区,因此江南人对此都非常的有优越感,认为其他地方的人都是来江南要饭的,他们江南人心情好才会赏他们一碗饭吃,这样一种想法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一种排外的想法·············

    因此江南本地的官员都是非常抱团的,大家同气连枝,相互照应,彼此提携,而朝廷也不是傻子,自然不可能对他们这种行为坐视不管,而为了不让这些人将江南经营成一个不受控制的独立王国,他们越是抱团,朝廷朝廷就越是往里掺沙子,大周时期就要让调外地的G员来江南任职传统。

    而这个田宇就是当初洛安朝廷掺来的沙子,是整个江南都少见的关中籍官员。

    作为洛安朝廷任命的G员,洛安朝廷倒台之前,作为会稽知府的田宇,虽然在江南本地受到了一些排挤,但是大家表面上还都是客客气气的,大家都是一团和气的样子。

    但是洛安朝廷倒台之后,情况就是急转直下了,这些江南本地的G员,没有任何忌惮了,明晃晃的排斥田宇这个同僚,甚至就连田宇的一些下属都不再拿田宇当回事了,这段时间也是被田宇视为自己的人生低谷,就在他有些快要有些扛不住,准备自己辞官离开的时候,一个改变他人生命运的男人出现了!

    此人就是被叶明盛任命为江淮巡抚的慕容玉良,当时得到叶明盛大力支持的慕容玉良,为了完成叶明盛交给的使命,我也是准备在江南大刀阔斧的干上一场,他首先瞄准的就是江南的人事问题。

    吸取了在淮南的失败经验,慕容玉良为了能够在江南如臂之时,让自己的命令能够不折不扣的实行下去,他在江南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一些关键岗位换成自己的人··············

    江南布政使作为他这个江淮巡抚之下的最有权力的岗位,所以在人选上慕容玉良也是要精挑细选的,最终在十几个人选当中慕容玉阳就挑中了这个田宇!

    之所以挑中这个田宇,并不是因为他有才能!

    事实上如果论才能的话,田宇其实并不出众,甚至是比较平庸的!

    他真正被慕容玉良选中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点

    慕容玉良和他都是关中人,两个人是老乡!

    第二点

    慕容玉良和田宇是同一年考中进士的,两个人是同年。

    第三点

    慕容玉良上位后田宇立刻便来投靠,直接说明了以后会唯慕容玉良马首是瞻,慕容玉良说什么他做什么。

    如果是在没有遭遇淮南的失败之前,慕容玉良还是很看中能力的,觉得没有能力和自己关系再好也不能够提拔,但是遭遇了淮南G场的失败后,他也是改变了看法,觉得再有能力你不忠诚,不听我的话,不按我的做也没用

    所以此时此刻担任江淮巡抚的慕容玉良,也是决定提拔了能力一般,倒是有老乡同年这样身份背景的加持下的田宇。

    而田宇在担任江南布政使后,虽然个人表现比较平庸,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Z绩,但是却也是像他说那样唯慕容玉良马首是瞻,慕容玉良说什么他做什么,而这也是让他赢得了慕容玉良的信任,江南布政使的位置坐的非常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