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们非常满意庞源的宣言。
毕竟对于新闻来讲,有噱头就意味着有销量。
很快,诸如“群星科技搞电商只做三件事,打假、扶工、助农”的新闻在电视媒体和网络新媒体上四处开花。
正值工商总局就出台《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维护消费者权益召开座谈会的时机,民众对相关新闻的关注度非常高。
这些新闻一出,立即快速传播开来。
民众也好,同行也罢,都在第一时间就看到了。
这其中当然包括不得不当上打假联盟盟主的马老师。
“打假不够,还他妈要扶工助农?群星科技把调子越唱越高,到底想干什么?”观看完现场采访的视频,了解过新闻原委,马老师难得地爆了粗口。
陪同马老师此次进京的掏宝网总裁姜芃脸色也非常阴沉,但没有出声。
他已经知道,工商总局不但强摁着国内所有电商平台出资成立假货必赔消费者维权基金,还高度赞同群星王总以维权基金为基础组建打假联盟、并请马老师担任盟主的提议。
按照进京之前的规划,四十大盗确实要争取维权基金里的主动地位。
如此,真的要对掏宝网下手的时候,四十大盗还有余地可以控制打假力度。
做到既给民众和工商总局一个交代,也不至于让掏宝网伤筋动骨。
然而现在,四十大盗不用争取就拿到了维权基金里的主导地位,马老师还当上了打假联盟的盟主!
四十大盗和马老师不想对掏宝网下狠手,也必须动真格打假了。
否则,马老师的名誉怎么办?四十大盗还想不想要工商总局的好感了?
作为掏宝网总裁,姜芃感到很无奈,突然共情起了运输大队长。
打假,伤掏宝网;不打假,伤四十大盗。
唉!
两害相权取其轻,只能伤一伤掏宝网……的个人卖家们了,骂名群星科技来担吧。
姜芃心里这么想着,压根就没有在意什么扶工,什么助农。
这与眼光、格局、胸怀无关。
纯粹是屁股决定脑袋。
作为掏宝网总裁,姜芃要考虑的,仅是如何化危机为机遇,借助即将开始的力度空前的打假行动,促成掏宝网的浴火重生。
四十大盗集团履行社会责任的事务和整体对外形象,是马老师应该考虑的问题。
而马老师爆过粗口之后,也很快没再纠结这件事。
他也将注意力放到了如何利用维权基金和打假联盟给四十大盗搂好处上。
钱,四十大盗出了。
打假,四十大盗也做了。
总不能不允许四十大盗搂点好处回去吧?
类似的想法,也在其他电商平台的掌门人心里浮现。
王诩猜没猜到会发生这样的事?
当然猜到了。
但是,哪怕消费者维权基金和打假联盟会成为某些人打击异己的工具,只要能给消费者维权,只要能切实打假,一切都是值得的。
至少比当前的情况有所进步。
这也算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一种妥协吧。
说到理想,王诩已经想好自己该做些什么了。
他对打完电话的徐雪菲问道:“你想不想换一份工作?”
徐雪菲闻言,眉头微蹙反问道:“王总,是我有哪里做得不称职吗?”
“那倒不是。”王诩摆了摆手,示意徐雪菲不要乱想,然后解释道,“是我想个人出资,再成立一个助学基金。这个基金主要面向偏远的山村,建学校、供应早餐和午餐、提供助学金。唔……”
沉吟了一下,王诩语气稍有些沉重叹道:“还有就是特别面向偏远山区的女中、女高,提供帮助。大山里的女子,想要走出山,实在太难了!”
徐雪菲眼中闪过一丝意动,却摇头回道:“王总,您的想法非常好,我非常佩服,但这件事我做不好。”
顿了顿,徐雪菲解释道:
“一来我缺乏主持复杂项目的能力和经验。
二来我对教育既不了解也不热爱。
即便强行去做这件事,也难以长期保持激情。
我认为,您应该找一个更合适的人去做这件事。”
王诩一听,觉得自家秘书说得很有道理。
他这人没别的优点,除了钱多,就是能听得进意见和建议。
于是欣然采纳,转头就让徐雪菲联系集团首席人才官莫婷,让她物色几个合适的人才。
优先在集团内部筛选,却也不排斥从社会上寻找。
莫婷的工作效率超级高。
半小时不到,就发了第一批候选名单。
总共五人,两个是集团内部员工,三个是社会上热心公益的非富豪慈善个人。
王诩先把注意力放到了后者上。
“免费午餐”项目发起人邓飞排在首位。
莫婷特意标明,邓飞团队正在酝酿发起“e农计划”,尝试通过电商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提升乡村经济活力,从源头上改善儿童生存环境。
紧随其后的是“大爱清尘”项目发起人王克勤。
这位曾是著名调查记者,人称“中国揭黑记者第一人”,后来才转型全职公益。
他发起的“大爱清尘”项目,关注中国600万尘肺病农民工群体,及其患病农民工的家庭与子女。
其模式是“救命+助学+助困”,既救患者的命,也助患者子女上学,还尝试帮助患者家庭脱贫。
第三位是资深环保人士、教育探索者梁晓燕。
她深度参与了长期致力于西部乡村教育发展的“西部阳光基金会”,和强调赋能乡村教师来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青葵花导师计划”。
王诩认真阅览了莫婷发来的三人履历,对他们感到深深的敬佩。
与此同时,他也认为这三人作为知名度很高的公众人物、慈善个人,不适合主持他将要推出的助学基金。
他的助学基金不需要募资,当然是越低调越好!
于是,王诩将注意力放到了两名集团内部员工上。
然而看到第一个名字,他就忍不住牙酸。
好家伙,都已经把你发配西北了,居然还能冒出来?
这位赫然便是那个弄出了“王总,人家想要嘛”许愿池的狠人,姓孙名无尘。
王诩盯着孙无尘的名字看了好一会儿,方才把目光往下挪。
第二人姓柳名桂梅,女,37岁,目前在政府关系部工作,以前参与过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春蕾计划”。
看到这个名字,王诩立即想到了另一个人,姓名里同样带有“桂梅”两字。
反复斟酌了许久,他最终下定决心,就让孙无尘和柳桂梅操持助学基金吧。
正好,一个负责到处建学校,一个专门负责山村女童和女生的助学工作。
“请莫总问一问他们,愿不愿意从集团出来,主持我个人出资的助学基金。愿意的话,就让他们尽快交接手头的工作,来帝都找我。”王诩在孙无尘和柳桂梅的姓名上画了一个圈,对徐雪菲说道。
“好的,我马上和莫总联系。”徐雪菲记下两人的名字,然后沉吟着问道,“王总,就乡村助学这件事,您要不要和政府相关部门联系一下?宣传方面呢?要不要联系一些媒体?”
王诩想了想回道:“暂时不联系政府部门,先把助学基金的架子搭起来再说。至于宣传,徐秘你记住,助学基金只做事,不宣传,明白了吗?”
徐雪菲心里表示她不明白,却点头道:“我记住了,王总。”
随后,她便在此和首席人才官莫婷联系去了。
解决了一桩心事的王诩则悠闲地品起了茶。
只不过他的悠闲很快就消散了。
他突然想起,有一位故意晒黑自己的明星在百校计划被媒体曝光之后喜提“古校长”的名头。
那他呢?
假如有那么一天,他的助学基金藏不住了,媒体和民众会如何称呼他?
王……王校长?
千万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