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花光两万亿,老板们求我别再创业 > 第151章 什么叫拿着鸡毛当令箭啊!

第151章 什么叫拿着鸡毛当令箭啊!

    远水解不了近渴。

    自建超级工厂是以后的事,当务之急是全力保障“星辉”智能电视的供货。

    尤其是仅售1999元的39英寸“星辉”X1。

    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说,

    智能管家、智能路由器、智能插座/插线板、毫米波雷达落地灯、量子点吸顶助眠灯、全光谱护眼台灯和防雾镜前灯,这些有则更好,没有也行。

    性能这么好、无广告、不捆绑、多平台的“星辉”X1电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刚需!

    因此,“群星智家1.0”的七款产品里,卖得最好的就是智能电视里的X1。

    基于这种情况,想要一炮三响,同时打响“群星智家”、星享电商、星速物流的名声与口碑,就必须全力保障“星辉”X1的供货。

    心里这般想着,王诩马上给出指示:

    “李云瑞,海口是你夸下的,责任就要由你担起来。

    ‘群星智家1.0’到底是开一个好头,还是拉一坨大的,就看你能不能实现你前几天夸的海口了。

    智能家居的供应链,你要是能抓好,你就抓。

    你要抓不好,集团立马换人,包括星光孵化中心!”

    这番话,王诩说得一点也不客气,说完便直接撂了电话。

    李云瑞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一来总裁就是总裁,本就有这个资格对他不客气;

    二来在整合“群星智家”供应链一事上,集团给予的支持力度非常大,总裁更是彻底放权给了他,现在事情没做好,批评几句怎么了?

    别说批评了,就是骂得他抬不起头来,也是应该的。

    呼!

    李云瑞轻轻吐出一口气,锁屏先前开了外放的手机。

    他环视一眼坐在长条会议桌两边的星光孵化中心管理层,沉声说道:“大家都听到总裁的话了吗?都听到了那就按照原计划行动起来吧。”

    “是。”六名星光孵化中心管理层齐齐应声,然后高效率执行决议。

    不到半小时,姑苏高创电子、新岸线科技、康冠科技就收到了来自群星科技的全资收购要约。

    姑苏高创电子是霓虹夏普的中国代工厂,掌握着掌握夏普UV²A面板模组封装技术,持有12项液晶背光改良专利,并拥有产能300万台/年的高端面板生产线。

    “星辉”智能电视的H1用的就是夏普的高端面板。

    而夏普此时陷入了财务危机,正在寻求剥离非核心资产,来渡过这场危机。

    趁此机会,群星科技集团战投部用一个霓虹夏普无法拒绝的价格,拿下了高端面板相关核心技术为期三十年的使用授权。

    现在完成对高创电子的收购,就能实现“星辉”智能电视的高端面板产能自由!

    至于收购所需的18亿¥,才几个钱啊?

    新岸线科技则是一家专攻电视SOC的芯片设计公司,自研了40nm双核电视芯片NL6621,其技术支持4K解码。

    最为关键的是其团队乃是前Marvell工程师团队。

    21世纪什么最贵?

    人才!

    新岸线科技能够很好地加强星火研究院的【臻影画质引擎】项目小组的战斗力!

    8个亿而已,花得超值!

    康冠科技则拥有获得欧洲CE和北美FCC双料认证的工厂,是飞利浦和东芝的代工商,定位是出口型制造基地。

    群星科技集团从来就不满足于在国内小打小闹,一直有着出海搏杀的远景构想。

    先拿下康冠科技做代工练练手,等到时机合适,就揭竿而起,冲向海外,冲向国际市场。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国际家电市场被西门子、波什、松下、索尼、东芝、飞利浦、三星等老牌企业分食的时间已经够久了。

    旧王当死,新王当立!

    因此,为了拿下康冠科技,李云瑞给出了12亿~15亿的价格区间,让管理层团队视情况自主把控。

    当然了,财务审计也摆在明面上。

    在星光孵化中心管理层行动起来的时候,李云瑞也没有闲着。

    他找上了集团战略投资与并购部的副总监齐楠,客气问道:“齐总监,集团对兆驰股份和熊猫电子的收购行动进行得怎么样了?”

    兆驰股份是国内最大的电视/机顶盒ODM厂商,年产能800万台以上,单台制造成本低于行业15%,市值50~60亿。

    极其值得一提的是,它的股权较为分散,第一大股东持股仅29.8%,无需复杂私有化。

    群星科技战略投资与并购部通过多种手段,已在二级市场拿到11%的股权,正展开下一步行动。

    面对李云瑞的询问,齐楠如实回道:

    “我们和兆驰股份的第一大股东顾威和第二大股东鹏城创新投的谈判进行得非常顺利。

    顾威拒绝了溢价25%收购其全部股份的方案A,选择了保留其10%股权+董事会席位、转让19.8%股权的方案B。

    考虑到收购后的兆驰股份也需要一个掌门人,而顾威各方面的能力都非常出色,胡总便批准了方案B的执行。

    鹏城创新投那边,非常爽快地将8.2%的股权作价5.3亿卖给了我们。

    现在,集团已经达成49%的控制权,正式向兆驰股份发出收购要约,另拟通过定向增发的手段拿下另外18%的股权。

    如此,集团就能实现对兆驰股份的67%绝对控股!”

    是的,从一开始,李云瑞就没想着走纯代工路线,而是代工生产与自产自销两条路并行。

    只不过他认为自建工厂的速度实在太慢,不如先吃现成的。

    于是,他早就制定了针对姑苏高创电子、新岸线科技、康冠科技、兆驰股份、熊猫电子的收购计划。

    这其中,熊猫电子的身份颇为特殊。

    它是金陵中电系旗下的老牌国企,经营不善,体制僵化,负债率超70%。

    但它自有六代线的液晶面板厂,还拥有覆盖三线以下城市的3000+网点。

    六代线仅能生产32~46寸面板的限制,在群星科技这里并不算缺点。

    经过适当的技术改造与升级,正好拥在39寸的“星辉”X1的生产上。

    最为关键的是,它是国内仅有的两家掌握IGZO背板技术的企业之一。

    虽说良率只有82%,低于行业平均90%。

    但是对于设有星火研究院的群星科技集团来讲,不就是安排一次突击科研任务和技术升级项目的事吗?

    简单!

    真正的难点,则是收购与重组。

    毕竟是老牌国企,既需要剥离不良资产,还需要安置近万名职工,又得剔除战斗力极其低下、作风甚是不良的管理层,麻烦事忒多。

    齐楠回答完兆驰股份的部分之后,沉吟了一会儿,方才继续回道:

    “熊猫电子这边有些麻烦。

    金陵市政府、金陵国资委和金陵中电集团倒是非常乐意配合我们对熊猫电子的收购与重组。

    政府甚至愿意主动将4500名冗余员工和200名管理层转岗至关联企业,给我们减负。

    不过也提出了一个条件,说要参照集团对津门飞鸽的收购方案,保留金陵国资委15%~20%的股份。

    他们也承诺,保留股份之后,会像津门国资委一样,绝不插手熊猫电子后续的管理与经营。

    并承诺在集团要对熊猫电子进行产业升级、产能提升的时候,等比例追加投资。

    我们正在考虑,是否答应这个条件。”

    李云瑞一听,立即斩钉截铁地表态:“我个人及星光孵化中心认为可以答应。当然,收购谈判由你们战投部负责,肯定也由你们决定。”

    在他的计划里,针对五家企业的收购全部完成之后,

    新岸线专研电视SOC芯片设计,配合【臻影画质引擎】项目小组,拔高“星辉”智能电视的性能上限;

    姑苏高创电子专精于高端面板的研发与生产;

    金陵熊猫电子专精于中低端面板的研发与生产;

    兆驰控股确保“星辉”智能电视H1、X1,以及后续更多型号的产能;

    康冠科技为“星辉”智能电视乃至“群星智家”智能家居整体出海做准备。

    这是一个非常梦幻的商业布局。

    若是能够顺利实现,首席创新官的职务不能提,职级总能往上提一提吧?

    当然了,这个前提是总裁不追究他李云瑞借着整合供应链的名头,收购并重组五家企业,花出去预计140亿的责任。

    而王总会追究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