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摄像机就介绍到这里。”
为了不让发布会冷场,王诩拿出主持人的派头。
他右手虚往下压示意罗锤子坐下,同时说道:“罗总请坐,有什么问题可以会后与‘群星智家’项目组深入交流,我们现在继续介绍智能灯具和‘星辉’智能电视这两款产品。”
“好!”
“罗锤子坐下!”
“不要打扰王总了!”
“……”
发布会观众们配合地“起哄”,弄得罗锤子脸上很是无光。
不过严格意义上来讲,他的行为确实扰乱了发布会的流程与秩序。
作为主持人的群星王总,可还没有宣布进入观众提问的交流环节呢。
你就这么着急忙慌地站出来质问,是几个意思?
也即是王总人好心善,不仅没有给你甩脸子,还十分耐心且和气地回答了你的问题。
换作其他人,可能已经大喊保安,把这人叉出去了!
众怒难犯,罗锤子悻悻坐下。
王诩则把握住时机,介绍起了智能灯具: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人类从诞生文明开始,就一直在矢志不渝地追求着更亮更舒适的光,来照亮黑夜。
‘追星者’在‘王总,人家想要嘛’的许愿池里,有高达147万6千多条的许愿,想要一款乃至多款物美价廉、性价比高的智能灯具。
我们充分考虑了‘追星者’的诉求,设计了四款智能灯具。
我们首先介绍用于客厅的毫米波雷达落地灯。”
说到这里,王诩拔高音量,朗声喊道:“星钥,关闭展厅所有的灯。”
“好的,已为您关闭展厅的照明。”智能管家“星钥”的回复总是那么及时。
能够容纳3500人的偌大展厅,上百个发出微光的灯,几乎同时熄灭。
这一刻,发布会观众们又切身体验到了“星钥”的强大,感到无比经验。
其实,就连王诩都十分意外于“星钥”的强大功能。
能在2013年的技术背景下,做出如此技术成熟的智能管家,不能说纯属黑科技,只能说黑到不能再黑了。
出于好奇,王诩深入了解了“星钥”的情况,随后发现竟然是他的锅。
去年10月中旬,梅哲仁通过自身人脉,从硅谷请回了网络技术开发部副总监何静。
曾在微软总部工作的何静不满当时群星科技的小打小闹,经常抱怨只有一个官网和一个共享单车app,太没技术含量了。
为此还和王诩呛了几句,然后心满意足地拿着王诩大手一挥批的5亿初期资金,组建了人工智能研发小组。
这个人工智能研发小组在后续的星火研究院筹建过程中不断招兵买马,一跃成为了位于总部的二级实验室。
并在各个一级研发中心开枝散叶。
智能管家“星钥”,便是在这种不计成本的投入下,由四百多名主观能动性拉满的技术大牛研发出来的。
里面满满的都是黑科技,许多技术大牛把自己压箱底的绝活都用了进去。
当然,这里面还有秦国富的功劳。
就是那个曾经担任星联出行网约车项目魔都大区市场总监,故意犯错,将自己发配黔省搞数据中心的秦国富!
这家伙借着建设黔省数据中心的尚方宝剑,悄悄招兵买马,壮大队伍。
不仅提前建起了黔省数据中心一期,还基于数据中心的实体,搭建出了一个“群星云”!
现在给智能管家“星钥”提供云存储、云计算、云平台等云服务的,就是群星科技自有的“群星云”。
秦国富今天也来了帝都。
不过他没有来发布会这边,而是去镁团,与镁团的核心管理层谈合作。
群星云可以像星斗软件给镁团提供地图与导航服务一样,给镁团提供云服务。
除了镁团,秦国富还盯上了正在合并的小橙单车、赛博单车,块的打车。
甚至是亟需快速扩张的小众点评、饿嘞麽、糙米网等四十大盗系和熊爪系的本地生活领域企业。
毕竟,黔省数据中心一期,算上后续追加的资金,直接就砸了30个亿下去。
论技术,论规模,论服务,比熊爪厂扭扭捏捏搞的熊爪云强得不是一星半点。
就是和2009年就开始大手笔投入的大盗云相比,也不遑多让。
毕竟四十大盗虽然起了个大早,但是群星科技拥有后发优势。
急于扩张市场份额的小众点评、饿嘞麽、糙米网,从市场和商业的角度考虑问题,转投群星云是最佳选择。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
王诩将飘飞的思绪拉回发布会,继续发布指令:“星钥,连接客厅,关闭顶灯,打开落地灯。”
“好的,已为您打开落地灯。”
观众们的视线随着群星王总与“星钥”的对话,落在了展台上1:1复刻的客厅上。
只见原先照亮客厅的顶灯唰的一下关闭,而立在沙发旁的整体纯白的极简风格落地灯发出明亮而又不刺眼的灯光。
王诩的声音适时响起:
“毫米波雷达落地灯,功率12W,等效75W的白炽灯,光通量1000ml,显色指数90+,色温2200K~9000K,理论寿命35000小时。
核心功能为‘阅读聚焦’与‘会客模式’。
落地灯内置的毫米波雷达能够感应坐姿,自动调整照明锥角;
也能识别多人位置,平衡区域照明强度。
毫不客气地讲,这就是纯纯的黑科技!
此外,我们还有两个超前设计,灯杆集成了石墨烯超级电容,实现断电续航3小时,底座嵌入了支持Qi标准的无线充电板,将极简进行到底!”
话音落下,发布会现场并不喧嚣,反而一片寂静。
刚进入智能灯具的介绍环节,群星王总一上来就开大这你能受得了吗?
无线充电板倒还好,冲击力不算特别强。
但毫米波雷达和石墨烯超级电容,那是应该出现在一款落地灯上的技术吗?
前者一般用于汽车盲点监测,后者……就不用多说了,懂的都懂。
“价格!王总,我们想知道价格!”
沉寂片刻后,又有敢为天下先的观众站出来,说出了众人心声。
王诩却没立即给出正面回答,而是示意观众们耐心一些,
然后按部就班地介绍起了用于卧室的量子点助眠吸顶灯,用于书房的全光谱护眼台灯,和用于浴室的防雾镜前灯。
一项又一项黑科技从他口中抛了出来。
什么量子点广色域技术啦,什么琥珀量子点滤光啦,什么石墨烯散热层啦、什么预埋式红外感知啦,什么PCE加热膜啦、什么肌肤分析光谱啦、什么IP65防水、漏电保护<0.1秒啦、什么智能协议与生态整合啦……
搞得这些新技术的实现都不需要成本一样。
发布会观众们对于四款智能灯具市场售价的好奇心,便在层出不穷的黑科技的驱使下,越发高涨。
王诩瞅准时机,丢出一个价格炸弹:
“毫米波雷达落地灯,299;
量子点助眠吸顶灯,199;
全光谱护眼台灯,349;
防雾镜前灯,149。
我们继续交朋友!”
对这个价格,除开媒体人、同行的发布会观众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王总,您这样的朋友哪里还有?
我们想多找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