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俱备。”
林默的声音在办公室里回响,不大,却像一颗定心丸。
他环视一圈,目光从陆衡、周叙白,最后落到陈麦身上。
“明天,我带刘沐阳去西城区初级人民法院,正式起诉。”
“行了,今天就到这。”林默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收队,回学校。”
“啊?回学校?”孙晓愣了一下,“默哥,咱们律所这摊子……”
“有孟学姐和你看着,我放心。”林默冲她俩眨了眨眼,“我们哥儿几个,回去办点私事。”
孟佳点点头,她知道林默做事有分寸,从不多问。
说完,林默领着陆衡、周叙白和陈麦,四个人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律所。
留下胡涛一个人站在原地,看着他们的背影,满脸的迷茫。
“不是,默哥,我呢?我干啥?”
林默的声音从电梯口飘了回来。
“你?你回家睡觉,养足精神,准备当咱们的秘密武器。”
胡涛挠了挠头,虽然没太懂,但感觉好像挺厉害的样子。
……
夜色下的清北大学,褪去了白日的喧嚣,显得静谧而庄重。
四人走在熟悉的林荫道上,路灯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你到底要干嘛?”
“去看看王教授啊。”林默的脚步停在一栋亮着灯的教职工宿舍楼下。
听到这个名字,陆衡和周叙白都停下了脚步。
王启年。
“你找他干嘛?”陆衡压低了声音,“咱们这案子,是个民事纠纷,跟刑法不沾边吧?”
几人很快就到了王教授宿舍门口。
林默敲了敲门。
“王教授,没打扰您休息吧?”林默笑着递上从楼下水果店买的果篮。
“进来吧,我这儿没什么规矩。”王教授把他们让进屋。
屋子不大,但收拾得井井有条,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书墨香。
几人落座后,王教授亲自给他们泡了茶。
“说吧,无事不登三宝殿,遇到什么难题了?”他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
林默表示没遇到问题,刚回学校哪有那么多问题。
简单的将刘沐阳的案子,以及许天佑那个“美食诚实家联盟”的运作模式,简明扼要地复述了一遍。
他没有添油加醋,只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
王教授静静地听着,脸上的笑容慢慢收敛,眉头也渐渐蹙起。
“以商业联盟之名,行垄断打压之实。再用操控舆论的方式,混淆视听,将受害者污名化为加害者……”
他放下茶杯,声音变得严肃。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诋毁了。这是利用法律的漏洞,对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进行的有组织的破坏。性质很恶劣。”
“我知道啊,打法很简单的,没啥难题,就是刚回学校,来你这里坐坐。”林默看着他。
王教授站起身,“行吧,是我老了呗,不过也是让你小子赶上了,我的宿舍我基本上不来的,今天是研究一个案例太晚了,索性就在宿舍住了,没想到啊。”
就这样几人聊了一会,林默几人也回宿舍了。
第二天一早,404律所的空气比窗外的雾霾还要凝重几分。
孙晓的键盘敲得噼啪作响,像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战斗。她和孟佳正忙着处理“404不迷路”账号后台如潮水般涌来的恶评和私信。
刘沐阳推门进来的时候,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精气神。他眼窝深陷,脸色蜡黄,一夜之间,仿佛老了十岁。网络上那些颠倒黑白的言论和恶毒的咒骂,是比律师函更伤人的刀子,刀刀见血。
办公室里的人都看到了他,但没人上前说那些“别往心里去”的空洞安慰。
林默坐在自己的办公区,面前是一沓打印好的文件。他抬起头,看了刘沐阳一眼。
“来了?”
简单的两个字,没有多余的温度。
刘沐阳挪到他对面,拉开椅子坐下,动作僵硬。
林默将那沓文件推到他面前。
“诉状,看看。”
刘沐阳的手有些抖,他拿起那几页纸,目光却无法聚焦。上面的铅字在他眼里跳动,模糊成一片。
“林律师……网上那些……”他的声音沙哑干涩,“他们把我说的,像个敲诈犯……我的朋友,我的家人,都打电话来问我……”
“网上的东西,是演给傻子看的。”林默打断了他,手指在桌上轻轻敲了敲那份诉状,“这个,是讲给法官听的。看清楚,有没有问题。”
他的话像一盆冷水,浇灭了刘沐阳的慌乱,也激起了他最后的血性。
刘沐阳深呼吸,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在文件上。
原告:刘沐阳。
被告:帝都六百六十六餐饮有限公司。
诉讼请求:一、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删除所有针对原告的诽谤言论。二、判令被告在全国性媒体及自有社交平台公开向原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三、判令被告赔偿原告精神损失费……
看到这里,都还算正常。但第四条诉求,让刘沐阳的瞳孔猛地一缩。
四、判令被告因存在消费欺诈行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对原告进行“退一赔三”的惩罚性赔偿。
消费欺诈?
刘沐阳抬起头,满脸不解。
“我们有证据吗?”
“有没有,不是你该操心的事。”林默站起身,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你就回答我,这份诉状,你认不认?”
刘沐阳看着林默那张平静的脸,再低头看看诉状上那条充满攻击性的诉求,胸中的憋屈和愤怒终于找到了一个出口。他用力地点了点头,把那份文件攥得死死的。
“我认!”
“那就走。”
林默没再多说一个字,率先朝门口走去。
刘沐阳愣了一下,赶紧抓起文件跟了上去。
西城区初级人民法院,立案大厅。
人来人往,每个人脸上都写着自己的故事和纠纷。
林默和刘沐阳在立案窗口前排队,周围的嘈杂似乎与他们无关。
轮到他们时,林默将所有材料从文件袋里取出,整齐地递进窗口。
窗口里是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女书记员,她接过材料,低头一张张地审阅,动作熟练而机械。
“原告刘沐阳,被告帝都六百六十六餐饮有限公司,名誉权纠纷……”她口中念念有词,核对着信息。
几分钟后,她抬起头。
“材料齐全,符合受理条件。”
她拿起一枚公章,在受理通知书上“砰”地盖了下去。那一声脆响,让一旁的刘沐阳心脏都跟着跳了一下。
书记员将一份回执递了出来,然后按照流程,公式化地开口。
“根据诉讼程序,我问一下,原告方是否愿意接受庭前调解?”
这个问题,她每天要问上百遍,得到的也大多是肯定的答复。毕竟,调解省时省力,对双方都是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案。
“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