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黄芩家里,杜小龙就开始跟老黄头商量办喜酒的事。
因为两家人的距离太遥远,所以两边都要办喜酒,到时候黄芩这边的亲戚,就不用千里迢迢赶去杜小龙的家里了,只需要黄芩的父母去就行。
在这个年代,像这种远嫁的事情,在蜀省好像稍微多一点,黄芩老家这边还很少,所以老两口自然是万分不舍。但为了黄芩的幸福,他们还是得点头答应,并且要为两人准备一场盛大的婚宴。
正在商量的时候,黄芩的大伯就赶着一头大肥猪过来了,看样子得有三四百斤。
这是只吃青草、红薯和玉米长大的猪,能养这么肥,至少也要两三年。而且喝也不是井水、山泉,而是山里下雨时留存下来的雨水。
这些雨水一般储存在屋后的水坑,里面会飘落许多的树叶,慢慢在水里腐烂,所以这种水的碱性特别高,养出来的猪肉质超级好。
瘦肉一点都不柴,做成腊肉之后,都是那种红色的,吃起来入口化渣,而肥肉更是一点都吃不出腻人的感觉。上一世沈薇有幸吃过几次这种山腊肉,那口感真叫一个绝,比什么西班牙火腿好吃多了。
可惜后来各种猪饲料出来后,速成猪肉开始占领市场,而普通的养殖成本又太高,所以慢慢的就再也吃不到这种美味无比的猪肉了。
所以她觉得吧,这几年趁还有人用这种原始的养殖方式,她得多收点这种猪肉,请黄芩的父母帮忙做成腊肉,放在空间里,以便将来想吃的时候解解馋。
“沈教授想吃腊肉吗?”听到她的话,黄芩的大伯立即道,“我们家还有一些,我去给您拿过来!”
没用多久,黄芩大伯两口子,加上他们的两个儿子,就背着四个大背篓赶了过来,每个背篓里都装满了腊肉,估计也有两百多斤。
但这些腊肉却把杜小龙和杨凤看傻眼了,因为看起来根本不像腊肉,而是一堆被熏了不知道几年的干柴,上面那厚实的黑灰,估计都得有半公分厚。
“这种肉还能吃吗?”杨凤忍不住问。
“哈哈,小姑娘你就不懂了吧?”黄芩的大伯笑着道,“这是我们挂在灶头上熏了三年的老腊肉,你别看外面黑漆漆的,里面的肉可好了。”
杨凤有点不信,她拿刀切开一块肉,发现里面的肉竟然不是她想象中那种干得起了蜂窝的样子,而是一片粉嫩的鲜红。
她是真的想不明白,熏了三年的肉,是怎么保持这么好的水分的。
“那是因为肉挂得高,”沈薇替黄芩大伯解释道,“灶头里的烟上去后,温度就已经降下去了,加上这里常年空气湿度大,烟里面也含有大量的水分,所以不会变成干柴。”
“那既然温度不高,为啥非要挂在灶头上,熏得这么黑?”杨凤问,“不如直接挂别的地方,看着也好看一些啊。”
“是为了防腐、防蛀虫。”沈薇道。
“肉还会长蛀虫吗?”
杨凤是第一次听说这事,感觉很是新奇。
沈薇让老黄头帮忙过了秤,把买肉的钱给了黄芩的大伯后,便拿了一条最大的猪腿出来,准备今晚就尝一尝,也让杨凤这姑娘见识一下什么叫真正的山腊肉。
可惜李沧去县里买鞋子了,要明天才能回来,不然就他一个人,估计就能吃半条猪腿。
腊肉飘香中,杜小龙跟他未来的老丈人已经商量好了,婚礼定在后天。
而明天的事情也不少,首先要去请客。
桂省的风俗跟蜀省有点类似,但凡是娶媳妇儿或者嫁女儿,是必须由主家挨个儿去请的,不然即便是再亲的、再近的人,只要没去请,人家都不回来。
但过生日、做寿就正好相反,主家不会去请任何客人,来多少人都是客人自发的。
而且这次的事情比较仓促,只有一天时间,所以老黄头两口子明天的任务很重,天不亮就要出门请客人,估计要到半夜才能回来。
所以家里的事情,就完全交给黄芩的大伯。
家里的事也不少,要杀两头猪,要去县城里买菜、买调料、买酒。
最重要的是还要到左邻右舍借二三十张方桌、板凳,要去做酒席的厨子家搬运厨具、餐具,厨师到了还要切肉、炸肉、杀鸡、切菜、蒸菜等各种准备。
沈薇和杨凤,则还要收木薯。
好在这次村民们都有了经验,挖到木薯就自己在家里做成了粉晒干,不然一天时间肯定不够用。
所以明天注定是非常繁忙的一天,一大清早黄芩家就来二三十个人帮忙,杀猪的杀猪,搬东西的搬东西,收木薯粉的收木薯粉。
卢建刚得知沈薇来了,也一大早就领着他们组的村民过来卖木薯粉,见黄芩家这么忙,索性也让自己家里的人留下来帮忙。
就在大家伙都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几个人影出现在了黄芩家后面的山上,正是之前打听沈薇的那些人。
“威尔逊教授,”一个二十多岁,看起来还是大学生的年轻人问道,“我们不是要去采集植物标本吗,为什么要在这里停下来?”
被称为威尔逊教授的人,看起来四十多岁,有着一头金色的头发,眼睛则是绿色的,听到学生的问题,他不答反问:“这户人家是不是在办什么喜事?”
“这个我知道,”学生赶紧回道,“这是我们国家特有的风俗,当人们结婚或者生日的时候,会在家里宴请宾客。会做许多菜,有的还会连续吃三天。我个人很反对这种做法,实在太浪费了。有的人家为了一场婚礼,不但要杀几头猪,甚至还要借很多钱来操办。”
对于他的评价,威尔逊不置可否,只是道:“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你们农村的婚礼,感觉有点意思,不如我们今天不进山了,就在这里看看他们的婚礼仪式。”
“可是婚礼应该是在明天,今天只是做准备。”
“那就再多停留一天,难得碰到这样的机会,我们也不赶时间。”威尔逊道,“你们也可以在附近找一找稀有的植物或者昆虫。”
他都这样说了,几个学生自然也不好反对。
于是一行人也不急着拆帐篷了,几个学生也在附近的山坳里收集各种标本材料。
等大家都散开后,威尔逊对唯一留下来的人道:“何先生,我们已经看到她了,就在这户人家里。明天的婚礼宴会他们一定会喝酒吧?我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机会。”
何友志点点头,道:“我先去探探情况,今晚就能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