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放了寒假,年关也就近了。
在过年之前,还有两件必须要做的大事在等着沈薇。
一是去黄芩老家收木薯,查看八里坡村小学的建设情况,二是参加腊月二十六在盛海举行的厨艺大赛。盛海的田老板前些天专门来过一趟,跟付师傅商量好了,双方各出两个人参赛。
现在田师傅派来的两位师傅,已经到了老张饭店,跟付师傅在研究参赛的菜品。
沈薇算了算时间,黄芩老家的事情结束,正好赶去盛海参加比赛。
于是她也没有在家多休息,第二天早上就跟带着杨凤和李沧,跟杜小龙和黄芩坐上了去黄芩老家的火车。
两天一夜的长途火车,转上去县城的公交,再搭上去乡里的拖拉机,最后再是十多里的山路,一行人终于再次来到了八里坡村。
好在现在是冬季,这里雨水不是很多,山路倒是没有上次来的时候难走。
但即便如此,到黄芩家里也是下午了。
“爸,妈,我回来了!”
黄芩的妹妹黄芪冲在第一个,像是一只回归山林的雀,沈薇一行人还在山脚下,她就已经冲进家里的院子了。
老黄头两口子早就接到了电报,知道姐妹俩和未来的女婿这两天要到,这几天活都没出去干,就坐在家里等着。
听到黄芪的声音,两人赶紧从屋里跑了出来,一眼看到穿得干干净净的黄芪,两人赶紧上来把她接住。
“这才多久没见,长高了这么多!”
“身上也长了点肉了。”
“人也白了些,不错不错!”
老两口拉着黄芪看了又看,都快把她当成了宝。
在他们这个地方,好多人都说女娃是赔钱货,长大了都是要嫁出去的,所以女娃不受重视,好多人家学都不让女娃去上。
但他们家不一样,从小就让黄芩去读书,没想到黄芩也是争气,竟然考上了京城的大学,现在还是研究生,真的很给家里长脸。
“爸,妈,大姐都已经是硕士了!”黄芩道。
“硕士是啥?”
“就是研究生毕业了!”黄芪给两人解释道,“现在大姐要是留在学校里,每个月就能拿六十多块钱工资呢!”
老两口大喜过望。
他们倒不是觉得六十多块钱工资很多,可以继续让黄芩补贴家里,而是觉得她终于能用这些钱,过上自己的好日子了。
至于家里,现在也不用黄芩操心,他们老两口这几个月又挖了两千多斤木薯,来年还要种三十亩,有了这些收入,供黄芩弟弟、妹妹上学完全足够了。
正说话间,沈薇几人终于也到了。
杜小龙跟黄芪本来是手拉手走上来的,不过看到未来的岳父岳母后,就赶紧把手松开。杜小龙把早就准备好的礼物送了上去:“那个……爸,妈……”
“都还没成亲呢,叫什么爸。”老黄头道。
杜小龙一愣,心道这未来的岳父咋这么不留情面啊,不过一旁的潘秀芹却悄悄踢了他一脚,道:“你别听你爸乱说,他啥都不懂,走路走累了,赶紧坐会儿,我去给你们烧开水。”
农村里的烧开水,意思就是每人煮了四个荷包蛋,再加上几大勺白糖。
这个年代物资贫乏,家里没啥好招待的,来了客人先煮一碗糖水荷包蛋,已经非常难得了。
沈薇看着碗里四个荷包蛋,闻着确实挺香,但糖水实在太甜,最后就给李沧和杨凤一人分了一个。
略作休息后,沈薇便问起了学校的事。
“都弄好了!”老黄头赶紧从屋里拿出一个小本本,还有厚厚一叠钱,道,“这是我记的账,和剩下的钱,沈教授您看要不要对一下?”
沈薇是相信老黄头的,也就没有仔细对,就看了看总额。
上次留下来的八千块钱,竟然还剩下了两千多。
“黄叔叔,怎么还剩这么多钱?”沈薇有点担心地问,“是不是学校没有按好的买?”
“没那事,”老黄头道,“沈教授你不知道,在咱们这儿建房子,跟你们城里不一样。砖头是自己开窑烧的,木头是各家各户去收的,木匠也是自己村里的,都很便宜,花不了啥钱。最贵的就是那个玻璃,那个得去县里买,价格就高一些,搬的时候还摔坏了几块,可心疼死人了。”
虽然这么说,但沈薇还是不放心,于是道:“那我们现在去学校看看。”
“好好,”老黄头道,“李校长可是天天在盼着呢,昨天还专门问你啥时候到。”
反正在家也是闲着,大家伙都跟着老黄头一起去了八里坡村小学。
刚爬上第二个山头,沈薇就看到对面的半山腰上,多出了一圈整齐的新房子。
青砖墙、青瓦,靠着前面还是一排围墙,比起之前那几间破破烂烂的土坯房,看着确实舒服多了。
走进宽敞的校门,是一个宽大的操场,虽然没有浇水泥地坪,但却铺满了青砖。
“这些砖头都是卢建刚家里烧的,”老黄头道,“为了建这些房子,他自己弄了个砖窑。不过他只收了建房子那些砖头的钱,铺地面的砖头说是残次品,送的,死活一分钱都不肯要。”
沈薇看了看地面的砖头,确实有些形状不是很规则,有的有大块的杂质,或是没有烧透那种。
可即便是这样,要铺满这么大一个操场,数量至少也在好几万块,估计卢建刚建学校赚的那点钱,最后都用这种方式还给了学校。
操场两边各有四间教室,从幼儿园到六年级,正好够用,正对着大门则是升旗的台子,后面是老师的办公室。
所有教室和办公室都装上了明亮的玻璃,再也不用担心雨水,或者是冬天被寒风刮进教室了。
老黄头加快速度,先一步进了办公室,李校长正在跟三个老师开会,商量学生放寒假的事,一听沈薇来了,赶紧带着老师们出来迎接。
“沈教授,终于把你盼来了!”
沈薇上前跟校长和老师们握了手,李校长又道:“你看咱们这学校,还满意吗?”
“李校长,学校是给八里坡村的孩子们用的,”沈薇道,“要他们满意。”
“哈哈……沈教授太谦虚了。”李校长一阵大笑,“建学校的钱可是你出的,我们当然要建得让你满意才行啊。走,我带大家去看看食堂和宿舍。”
食堂和宿舍在办公室的背后,从办公室旁边绕过去,入眼的便是一个铺了水泥地的篮球场,不过只有正规篮球场一半大小,篮球架也只有一个。
周围是食堂、老师的宿舍,以及一排学生宿舍、厕所。
学生宿舍是给那些家比较远的学生用的,都是青砖青瓦的屋子,门口还有小花坛,里面种着小柏树和月季花。
食堂的屋檐下有一长排自来水龙头,是专门从后面山里接过来的山泉,喝起来也是清甜可口。
就这清雅的环境,估计能够超过全国绝大部分学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