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 第141章 装修完毕与取暖系统

第141章 装修完毕与取暖系统

    八月中旬,在林予安独自一人完成了所有墙体的密封填充工作后。

    之前预定的内部装修材料,由几辆重型卡车,分批次地送抵了木森林地的门口。

    成卷的电缆、成捆的PEX水管、大量的轻钢龙骨、石膏板、木地板、以及各种卫浴设备,全部运进了巨大的木屋之中。

    林予安对着归来的大卫和迈克宣布:“好了,各位,为期三十天的极限内部装修挑战,现在开始!”

    装修的第一步,他是打算在空旷的木屋内部,搭建起所有非承重隔断墙的框架。

    林予安邀请了机械师科迪前来帮忙,他是这方面的半个专家。

    他们选择了更标准、更防潮、防火性能也更优越的轻钢龙骨。

    科迪这次带来了一个高科技设备,一台德国博世的三维激光平水仪。

    他将它放置在房间中央的三脚架上,按下开关,几道明亮的红色激光线瞬间投射在整个空间。

    在地板、墙壁和天花板上,形成了一个绝对精准的水平与垂直十字基准线。

    “哇哦,这是什么?星球大战里的武器吗?”大卫看着这神奇的一幕,惊叹道。

    “比武器好用。”林予安也笑了笑。

    科迪说道:“有了它,我们就不需要反复用水平尺去测量了。”

    “这几条线,就是我们整个内部装修的绝对零位,所有的墙体和天花板,都将以它为基准。”

    林予安拿出卷尺和墨斗,和科迪一起,严格地沿着激光线,在巨大的地基平台和二楼的楼板上,弹出了所有隔断墙的精准定位线。

    每一条墨线都清晰笔直,误差不超过一毫米。

    “这些是天地龙骨的定位线。”

    他指着地上的墨线,向大卫和观众解释这个术语:“也就是墙体框架的顶部和底部导轨,它们就像两条平行的铁轨,决定了墙体的最终位置。”

    科迪则拿着一把专业的轻钢龙骨切割机,它像一个小型台锯,但砂轮片是专门用来切割金属的。

    他戴上护目镜和手套,按照林予安报出的尺寸,将一根根三米长的银白色龙骨,精准地切割成需要的长度。

    刺耳的切割声中,火星四溅,充满了工业美感!

    两人配合默契,林予安用一把大功率的冲击起子,将作为上下导轨的“天地龙骨”,用专门的膨胀螺丝,牢牢地固定在天花板的木梁和地面的混凝土平台上。

    然后,他们将一根根作为立柱的“竖向龙骨”,按照每隔四十厘米的标准间距,依次插入天地龙骨的凹槽中,用大力钳初步夹紧,再用自攻螺丝进行最终的固定。

    短短两天时间,一楼和二楼所有房间的骨架,卧室、卫生间、衣帽间、储藏室的隔断墙框架,便全部搭建完毕。

    这些轻钢骨架在空旷的木屋内部,勾勒出了未来生活的清晰空间。

    框架完成后,并没有立刻封板,而是进入了最核心的隐蔽的穿针引线工作,水电预埋。

    科迪凭借他在油田的丰富实践经验,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水电总工程师。

    他首先处理的是整个房屋的排污系统,科迪拿着一根粗壮的黑色ABS排污管,开始在卫生间预留的位置进行比划。

    早在地基建设时,林予安就在地下预埋好了一个巨大的玻璃钢化粪池,并铺设好了通往化粪池、直径达4英寸的主排污管道。

    但化粪池并不是终点,在化粪池的下游,他还挖了三条长达二十米、深约一米的平行壕沟。

    并在里面铺设了专业的排水场系统,底部是厚厚的碎石层,中间是带有穿孔的浸润管,上层再用碎石和土工布覆盖。

    只有这个排水场,才能真正地把污水还给大地。

    现在,科迪的工作,就是将屋内所有用水点的排污支管,像树枝一样,精准地连接到这根主干上。

    他用专门的管道切割机,将ABS管切割成需要的长度,并用清洁剂和胶水,将管道与各种三通、弯头牢固地粘合在一起。

    每一个连接处,他都用水平尺上的坡度气泡,确保管道有每英尺四分之一英寸的精确倾斜。

    科迪解释道:“这个坡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陡,水会冲走而固体留下,太平,则什么都流不动。”

    他们为马桶淋浴和地漏安装了直径7.5厘米的管道,为洗手池和洗衣机安装了直径5厘米的管道,最终将它们全部汇集,接入那根穿出地基的主排污管中。

    他先是拿出一把大功率的电钻,配上一个专门的“开孔器”。

    在轻钢龙骨的预留位置上,打出一个个用于穿线的孔洞,并细心地在每一个孔洞边缘,都套上塑料保护圈,防止锋利的金属边缘会割伤电线的绝缘皮。

    然后,他们先是从储藏室预留的巨大配电箱位置开始,向整个房屋辐射开一张巨大的“电路网”。

    他们将一卷卷不同颜色的、符合北美电工标准的NM-B铠装电缆,耐心地穿入之前预埋在原木墙体内的套管,并沿着刚刚搭建好的轻钢龙骨框架的孔洞进行布线。

    他们将线路仔细地引出到每一个开关、插座和灯具的预留位置,并留下足够的长度,装入预先固定在龙骨上的蓝色PVC接线盒中。

    “看。”

    科迪指着一个预留的开关盒说道:“所有的线路都必须在封板之前铺设到位,一旦石膏板封上,再想改动就非常麻烦了。”

    “而且,所有接头都必须在接线盒内完成,这是最基本的安全规范。”

    同样,连接厨房、两个卫生间和洗衣房的冷热水PEX管。

    也都被以合理的坡度,用专门的“欧米茄”管卡,牢牢地固定在了墙体框架和地板的夹层之内,确保不会有任何晃动和噪音。

    科迪一边操作着专业的充电式液压压接工具一边解释道。

    “PEX管的好处在于它有一定的柔性,可以弯曲,减少了接头的数量,而且它耐高低温,不会像铜管一样容易被冻裂。”

    他将PEX管与一个黄铜三通连接,然后将压接工具的钳口套上。

    “嗡”的一声轻响,工具自动加压,一个闪着金属光泽的六边形密封接口就完成了。

    在所有管路都铺设完毕后,他们进行了最关键的打压测试。

    科迪拿出一个手摇式的压力泵,连接到主水管上,将整个供水系统加压到正常工作水压的三倍150 PSI。

    然后,他用记号笔在压力表的指针位置,画下了一道清晰的标记。

    “好了,现在我们让它静置24小时。”

    科迪拍了拍手:“如果24小时后,指针还在这条线上,就说明我们所有的接口都是完美的,没有任何一滴水会从墙体里漏出来。”

    当最后一根电线被拉到位,并且供水管路打压测试完美通过时,整个家的水电管线,便宣告铺设完毕。

    在铺设供电和供水管线的同时,林予安开始安装整个房屋的“第二颗心脏”一套强大的水暖系统。

    他将那个从中国海运来的“暖冬S-200”铸铁采暖炉,运进了位于一楼专门设计的独立设备间。

    “林,你已经有了一个巨大的壁炉,为什么还需要这个大家伙?”大卫好奇地问。

    “壁炉提供的是辐射热,能快速温暖它所在的客厅区域,而且它更多的是一种氛围和应急热源。”

    “而这个家伙,将通过热水循环,为我们整个家的每一个房间,提供持续稳定的背景供暖。”

    接下来,他们开始铺设供暖管道,将两根一组,一进一回的包裹着保温层的PEX供暖管道,沿着每一面外墙的底部进行铺设。

    “我们的热量,将通过这些东西散发出来。”林予安从包装箱里,拿出了一段长长的、外形像踢脚线的金属设备。

    科迪接过话头,向大卫解释道:“这叫踢脚板式水暖暖气片,热水会流过这里面密集的铜管和铝制散热片。”

    “然后高效地加热空气,形成热对流,让整个房间都温暖起来,这种方式在北美木屋里非常流行,安装快,效果好。”

    他们将每一路供暖管道的起点和终点,都汇集并连接到设备间墙上一个复杂的分集水器上,并通过打压测试,确保了系统的密封性。

    这项工作耗时最长,加上之前的水电预埋,足足花了他们近十天时间。

    当最后一根电线被拉到位,并且所有管路打压测试都完美通过时,管路便宣告铺设完毕。

    在正式封上石膏板之前,还有一个极其重要不可省略的步骤,填充保温隔音材料。

    “好了,现在我们要给墙体穿上棉衣了。”林予安说着,从物资堆里,拖出了几大捆用塑料膜包裹的岩棉。

    林予安撕开包装,取出一块厚实呈淡黄色的板状棉,它的主要作用是隔音和防火。

    他和科迪戴上专业的N95口罩和防割手套,因为岩棉的细微纤维对皮肤和呼吸道有刺激性。

    他们用一把长长的面包刀,将一块块岩棉,切割成能完美匹配龙骨间距的尺寸,然后轻松地塞入两根轻钢龙骨之间。

    岩棉依靠自身的弹性,完美地卡在了里面,不需要任何额外的固定。

    林予安一边塞着岩棉,一边对着镜头解释道:“我希望每个卧室、每个卫生间都是一个相对独立、安静的空间。”

    “不被客厅的电视声或者其他房间的动静所打扰,岩棉的多孔结构,能吸收大量的声音,它的隔音效果,远比空心墙体好得多。”

    “岩棉是由天然岩石在高温下熔化后制成的,它的熔点超过1000摄氏度,是A1级的、完全不燃的建筑材料。”

    “将它填充在每一面墙体里,就等于建立起了一道道的防火墙,在以木材为主要结构的房子里,这一点尤为重要。”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他们将一块块岩棉,仔细地填充进了所有隔断墙和天花板的龙骨框架空隙之中。

    当水电管线和保温棉这些内脏,全都被包裹在了骨架之内,接下来该是覆盖皮肤,封石膏板了。

    林予安将一摞摞沉重的防火石膏板运进室内。

    他用一把T字形的专业举板器,将石膏板放在托架上,然后摇动手柄,可以一个人轻松地将石膏板举到三米高的天花板上进行定位。

    科迪则拿着一把可以自动送钉的气动螺丝枪,连接着空气压缩机。

    “哒哒哒……”的声音不绝于耳,一颗颗螺丝被快速而精准地打入石膏板,将其牢牢地固定在龙骨上。

    石膏板封好后,是接缝处理和批灰环节,林予安自己动手,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耐心。

    他先是用一把刮刀,将专业的嵌缝膏,仔细地填入石膏板之间的缝隙中。

    然后贴上纸质的接缝带,再用刮刀将纸带完全压入嵌缝膏中,刮去多余的部分。

    等待第一遍干透后,他再用更宽的刮刀,批上更稀一些的面层腻子,将接缝区域完美地找平,让墙面看起来浑然一体。

    最后,他连接上一个带有吸尘功能的长柄电动砂光机,对着所有墙面和天花板进行细致的打磨。

    白色的粉尘被吸尘器瞬间吸走,没有造成太大的污染。

    直到所有的墙面和天花板,用手摸上去都如丝般顺滑时,他才停手。

    在处理完所有内墙后,林予安拿出了他那套高压无气喷涂机。

    他将艾莉娅挑选的环保的米白色乳胶漆倒入机器,然后手持喷枪,开始对天花板和大部分墙面进行喷涂。

    只用了一天时间,整个家的内部,就从一个灰暗的工地,变成了一个明亮、洁净、充满现代感的空间。

    而在一楼的客厅和二楼的活动室,为了与外部的原木风格呼应,与石膏板墙面形成对比。

    他则安装了云杉实木墙板,让现代与质朴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墙面工作完成,整个工程进入了最后、也最能看出效果的精装修阶段。

    林予安和科迪负责铺设大面积的锁扣式橡木复合地板。

    他们先是铺好一层带有防潮功能的静音垫,然后从房间的角落开始。

    将一块块地板以特定的角度,“咔哒”一声拼接在一起,几乎不需要任何胶水。

    而通过乔治请来的帮工,伊莱,则展现了他作为木匠的真正实力。

    他负责厨房和所有衣柜的安装。他打开那些巨大的包装箱,将一块块沉重的实木橱柜部件搬出。

    他不用任何气动工具,而是用水平尺和墨斗,在他的工作台上,进行着最精准的测量和微调。

    他会用一把长长的手工刨,将橱柜与不平整的原木墙体之间的接合面,修整出完美的弧度,确保安装后严丝合缝。

    每一个柜门的安装,他都会用精密的阻尼铰链,并反复调试,直到它关闭时安静无声。

    同时,林予安和科迪也在进行软装硬装的安装。

    他们合力将那个巨大的独立浴缸抬进主卧的卫生间,按照预留的管线,接好冷热水和下水。

    马桶、洗手台、淋浴花洒……也在他们的手中被一一安装到位。

    每个房间的大床小床,甚至是婴儿床,也都被全部安装到位。

    经过又两周的紧张合作,当伊莱将最后一个衣柜的柜门装上,整个家的内部装修,宣告大功告成!

    三十天的时间,转瞬即逝。

    这里不再是那个空旷、粗糙的木头壳子,而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温暖而又精致的家。

    明亮的灯光,光洁的地板,散发着木香的橱柜,以及那个早已成为客厅核心的巨大石头壁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