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决胜:万里星辰 > 第一卷:凤凰涅槃 11.黄哲的指点与防护军建制

第一卷:凤凰涅槃 11.黄哲的指点与防护军建制

    送别安瑞琪之后,岳诺康赶忙回到新港指挥所。

    他一回来,便急匆匆往黄哲的宿舍赶去。他心里明白,防护军要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领先时代的治军、作战方针是不可少的。

    当时,黄哲正在看秦州的地图,忽然听到敲门声。他赶忙去开门,看见是岳诺康,便热情地把他招呼进来。

    “元帅,您有何贵干?”黄哲上前迎接。

    岳诺康看到黄哲在宿舍里面,向他敬了一个军礼,黄哲回礼。

    礼毕之后,黄哲给搬来两个椅子,道:“元帅,您先坐。”

    岳诺康和黄哲分别上座,岳诺康率先问:“沣桥那场战斗,你听说了吧。”

    黄哲回答:“我听过,如果发生同样的一场仗,我们可以有更小的损失去获得胜利。”

    说罢,黄哲把挂在墙上的长安和秦州两份地图取下来,摊在桌子上。他首先指向长安地图上的沣桥,道:“这里,沣桥,沣东和沣西地区的枢纽,也是长安和秦都的联系点。沣东及其以东为长安,沣西及其以西为秦都。前天在这里爆发的战役,让地卫党控制范围扩大到沣东地区,但是伤亡也不小,甚至可以说是元气大伤。”

    岳诺康道:“我们的武器装备,远远不及宏系军,所以需要付出巨大的伤亡去争取胜利。但是我也不愿意用战士们的血肉去换每一场胜利。”

    黄哲道:“如果每一场仗,都依靠战士的命去换,早晚有一天,我们会走向灭亡。”

    接着,黄哲有从背包取出第三章地图,是中国南方的地图。上面写的还是21世纪的行政区划。他对岳诺康道:“这份地图和启元时代的不太一样,但是我要讲工农革命时候的一些战役,参考这些战斗,兴许对我们有帮助。”

    黄哲指向南昌,道:“这里,南昌,人民军队第一枪在这里打响。”紧接着,他又指向长沙,道:“长沙,秋收起义爆发地点。这两次起义基本宣告对敌武装斗争开始。后面,各起义部队进入这里。”黄哲手指位置换到了井冈山,道:“井冈山会师。所有军队会师之后,他们就建立了工农革命军,后面改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随即各个部分都有了明确的建制。”

    接着,黄哲开始分析防护军第一个问题:“自从张力夫同志GXFD中学起义已经半个月。我们军队连基本建制都没有。我听说沣桥口的那场战斗,安排部署用的是‘XXX,你带领多少人去防守哪里’,这种军事用语我在《三国演义》倒是非常常见,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往后,我很少听过这种军事术语。”

    于是黄哲说了第一个建议:“完善军队建制。军师旅团营连排,基础的一个不能少。我不懂军事,但是我懂历史。”

    岳诺康取出口袋里面的小笔记本,迅速记下。

    “接着,”黄哲指向江西、湖南一片,道:“‘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当时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失败以后,党设立的一个方针。党通过在敌人势力相对薄弱的农村积蓄力量,逐步达到可以和敌人抗衡的实力。”

    随后,黄哲的手换到了秦州地图上,道:“秦州,我们那时候叫陕西。这里有一个特点,区域发展差异相对较大。江西这些地方,南昌稍微比其他地方强,但是九江等地,并不比南昌差多少。相反,不管是21世纪的西安还是启元时代的长安,在这一地区中都是相当领先的地位。所以,我要纠正之前跟张力夫讲的一个错误。”

    岳诺康听到这里,精神更加专注,生怕漏了什么,就像一个学生听着老师的一对一辅导。

    “之前我跟张力夫说,我们要东扩。但是现在我看了看,我们一方面要加强东部的防守,另一方面,应该向西面的这些地方。”黄哲顿了顿,用手挨个指着,说:“秦都,铜川,陈仓,这些地方,宏系军的管理不到位,这有助于我们在这些地方发展。在这里发展出强大的力量,把长安围在地卫党势力范围内,‘关门打狗’,长安就唾手可得。长安得则秦州得,秦州位于中国之心,秦州得则中国得。”

    “还有一点,据我所知,启元23年宏系军入侵之后,地球上许多大城市都因为拼命抵抗,战事惨烈,人口急剧减少,长安也不例外。而秦都等小地方,宏系军基本没有发动大规模的杀戮,也没有过什么特别惨烈的战役,因此这些地方具有强大的群众力量。这对于武器装备较差的防护军来讲,是坚决不能错过的力量。”

    岳诺康忍不住道:“太妙了,黄教授你简直是个天才!”

    黄哲推脱道:“不,我不是。这些都是我借鉴教员的革命经验,然后结合启元时代的实际总结的。真正的天才是教员。”

    岳诺康好奇地问:“还有什么吗?”

    黄哲道:“三湾改编、古田会议,也是非常好的借鉴材料。先说三湾改编吧。一开始秋收起义失败,军队士气低落、组织涣散,再加上旧军阀坏习气严重,于是党通过三湾改编,把支部建立于连上,建立士兵委员会,推行官兵平等,再缩编部队,从而奠定了‘党指挥枪’的组织基础,是‘党军’思想的初步实践。”

    岳诺康听后,道:“我明白了,我们需要‘沣西改编’,破除原宏系军的一些不利于地球防护的糟粕思想,然后成立防护军战士会,这个贺主席跟我们说过。”

    黄哲高兴地打了个响指,道:“没错,就是这样,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把军队编制一开始就缩下来。我们必须做到地卫党和防护军同一条心,防护军坚决听从地卫党的指挥。”

    岳诺康道:“简直太妙了,这样彻底解决了防护军组织力不够强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说古田会议。古田会议的背景是红四军党内围绕建军原则发生争论,于是召开了第九次党代会。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方针,系统解决了‘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队、怎样建设军队’的根本问题,标志着‘党指挥枪’的形成。”

    接着,黄哲反向去问岳诺康:“所以,元帅同志,你有什么启示?”

    岳诺康听闻,脑子里面重新过滤了一下古田会议的细节,然后道:“军队必须保证思想统一,肃清一切和地球保卫事业无关的糟粕思想。”

    黄哲道:“想到这层,元帅确实厉害。但是说得太过于笼统。我反问您,怎样做到思想统一?怎样肃清一切和地球保卫事业无关的糟粕思想?”

    听闻黄哲的反问,岳诺康一时语塞,抓了十几下头发,也没能想出。

    黄哲给岳诺康解答:“刚刚说过,‘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地卫党和防护军必须要明确具体执行什么任务,详细又分解成什么任务,为了完成这些任务,我们该这么做。”

    接着,黄哲开始回答他自己提出的问题:“我们的主要任务,每个地卫党党员和防护军军人都明白,那就是地球保卫事业。为了完成这一个大任务,我们把他分解成四个小任务,分别是:作战、经济建设、群众工作,以及最重要的军事科研。为了完成这些任务,我们军内部实行民主集中制,建立党军委员会,加强党的绝对领导地位。”

    “和古田会议一样,要‘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

    黄哲说吧,看向岳诺康。岳诺康的大脑一直在整理刚刚黄哲给的思路,眼睛盯着刚刚记过的笔记。

    黄哲接着说:“我不是军事家,有的事情看得不够深入。但我尽可能地把历史史实给告诉您,把我自己的思路告诉您。至于更深层的,需要作为军事领导人的您去深入研究。”

    “总而言之,”黄哲顿了顿,道:

    “军队建制,必须明确。”

    “军人委员会,必须成立。”

    “我们现在的新军队连基础的东西都没有,怎么打仗?”

    岳诺康站起身,再次向黄哲敬了一个军礼,道:“今听君一段话,我茅塞顿开。防护军的建设,您就是大功臣!”

    黄哲赶忙道:“受不起,受不起。我只是说了一段历史而已。”

    岳诺康这时候请求道:“黄教授,我有个请求。我们现在遗失的历史太多了,所以您把您知道的历史,为我们党军编写出来。这件事情算我岳诺康求您的。”

    黄哲道:“这件事情,可能比较麻烦。”

    岳诺康道:“人手不是问题。”

    黄哲犹豫了一下,道:“那好吧,我愿意为地球保卫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岳诺康听闻,顿时喜出望外,道:“黄教授,我要代表地球保卫党和地球防护军,感谢您!”

    ......

    次日一早,党会重新召开,同时召开了军会。

    “以上,就是昨日黄哲同志给我们党提供的所有具有价值的建议。”

    在场的地卫党党员听了黄哲的建议,都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

    准确地说,他们是给教员鼓掌。

    “我把他的意见总结了一下,可以概括为:东抗西取,党指挥枪,建制完善。所以下一步,”岳诺康把手指头指向秦州地图上的“秦都”二字上,道:“先取秦都,再到陈仓,然后小攻铜川,大取长安。我的讲话就到这里,大家,还有没有要说的?”

    凡坤麟道:“还有一点,机动进弃。我们党军之前的许多行动过于冒险,这样很容易犯下‘左’的错误。所以,在‘进’和‘弃’上,我们要机动灵活。”

    “凡老说的言之有理。”岳诺康道。

    “还有,张力夫之前告诉我,黄哲给他讲过的东西里面,要求科研必须保障。只有武器越来越强大,胜利的可能就越来越大,战士牺牲率就越来越低。”凡坤麟继续道。

    “嗯,这点我明白。我们地卫党员,带头勒紧裤腰带,把剑要磨得锋利才能御敌。各位,有没有意见?”岳诺康问罢,扫视了一圈眼前的十五个地卫党党员和张力夫等一批预备党员及防护军军人。

    虽然是在问,但是谁都听得出岳诺康的语气,已经告诉他们:“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坚决不能有意见。”

    “既然如此,我们进入下一个话题。下面由钟离军渡同志主持。”

    说罢,岳诺康搬起椅子,坐在旁边。

    钟离军渡听闻,赶紧整了整衣领,匆匆走到前面,插入移动记忆器(可理解为U盘),把文件里面的内容打开,道:“下面我们说明一下军队建制。”

    “我们新防护军,现在先分为10个军,接着旧防护军的编号,分别是12军、37军、38军、39军、40军、41军、42军、43军、44军、45军,军长分别由叶莺、范昂、第五辰、黄烨、宋论、丁若飞、柯奕帆、李诚、向塘、秦毅怡担任。每个军300人左右,300人再分为1师和2师,一个师150人。具体名单分到了各军长手里。”

    “10个军统一归张力夫大将军、张桐源将军、邵继贤将军管理。一个大将军和两个将军统一由岳诺康元帅管理。”

    “同时,岳诺康兼任防护军总司令,管理防护军全军。”

    “这是目前的一个简单安排,大家都明白了吗?”

    “明白!”

    “好,”岳诺康站起来道:“具体事宜既然都明白了,那么现在,党会及军会正式结束,散会!”

    ——————————————————————

    “下一步,招收新兵。”

    “一方面要加强东边防线,把这里部署好兵力。张桐源是负责这边的不二人选。”

    “另一方面,向西进攻,扩大势力范围,争取群众力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