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抗战:大陆第一悍将! > 第458章 世家门阀,慢性毒药!

第458章 世家门阀,慢性毒药!

    世家门阀!

    一提起这四个字,人们脑海里蹦出来的,多半是汉末、隋唐那会儿的景象。

    这三个时期的世家大族,确实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直到北宋,科举制真正铺开,加上造纸术革新让纸张不再昂贵,知识才总算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知识垄断被打破了,但世家并没有真正消失。

    它们只是换了个马甲,摇身一变成了士族门第,也叫士绅阶层。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话用在士绅阶层身上,再贴切不过。

    只要家里有一个人考取功名,当了官,不管是封疆大吏,还是朝堂重臣。

    等他退下来,就会接着培养读书人,培养儿子,培养孙子。

    这么经营个两三代,就成了所谓的“书香门第”,整天把“诗书传家”挂在嘴边。

    他们属于士绅阶层,不用纳税,还享有一大堆特权。

    不少人家为了逃税,甚至把自家田地挂到他们名下,每年交点保护费就行。

    这么一来,这些家族的财富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有了钱,就更舍得投入子弟教育,所以他们的后代,就算考不上状元探花,混个举人什么的也不在话下。

    时间久了,有些书香门第会衰落,有些却越发兴旺。

    这样的家族越来越多,他们不事生产,却攥着大把财富。

    贫富差距拉大了,家族里的人,更是把家族利益看得比什么都重。

    为了家族,他们甚至敢跟皇帝叫板。

    明朝,某种程度上就是这么被拖垮的。

    到了现在,你以为就没了?

    错!看看那些商界巨头家族,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只不过现在张元初威望太高,压得住场子。

    上面说什么,他们就乖乖听着,上面说不准干的,他们绝对不敢碰。

    可张元初百年之后呢?谁还能压住他们!

    张元初和何敬之的接班人,能镇得住这些家族吗?

    要是压不住,这些家族的财富岂不是会无限膨胀!

    巨额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贫富差距越拉越大,这可是天大的麻烦。

    所以王文才说,家族,就是祸害一方的存在。

    毕竟再良善的家族,当家的也必然把家族利益放在第一位。

    王文自己虽然出身世家,但他心里清楚,跟整个国家的发展比起来,世家算个屁!

    国弱了,外敌打进来,你家族再兴旺,也不过是人家砧板上的肉。

    这是前些年小鬼子入侵,用血淋淋的教训换来的真理。

    ..............

    “现在说这些,意义不大!”

    张元初轻声开口,把话题拉了回来,“你心里到底怎么想的?具体打算怎么解决?

    眼下这问题虽然还没冒头,但就像你说的,将来肯定是大麻烦。

    咱们得趁它还没成形,就把它摁死在摇篮里。”

    “我的想法是,彻底禁止家族控股模式!”王文直截了当地说道:“个人持股,最高不能超过公司股份的百分之三十三。

    父子关系的人,不能同时持有同一家公司的股份,股份只能通过继承传递。

    另外,未成年人没能力处理公司事务,为了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他们不能直接持股,股份由监护人代持。”

    他顿了顿,继续道:“同时,大刀阔斧改革公司财税和个人所得税!

    公司营收超过某个大数,超出的部分,征收重税!

    个人收入超过某个很高的门槛,也征收高额个税。

    核心就是,从高收入的公司和个人那里抽水,用来补贴底层的普通百姓。”

    张元初猛地抬起头,差点想拍自己脑门!

    对啊!这不就跟后世搞的个税调节一个思路吗?

    用富人的钱补贴穷人,就算富人还是很有钱,但至少基层百姓不会吃不上饭,日子不会太艰难。

    有国家政策托底,只要你肯干,总能挣到不错的收入。

    不过,想到控股这条,张元初抬眼盯着王文,心里直犯嘀咕:

    这小子是真狠啊!在国外那些年,他到底受了什么刺激?居然能琢磨出这么绝的招……

    禁止家族式控股,个人持股上限百分之三十三,这意味着什么?

    现在不少公司在工商部注册,用的就是家族名义。

    比如王文的老王家,注册的就是“王氏集团”,法人和股份拥有人写的是“王家控股”,实际控制人是他们家的家主。

    一旦禁止这么搞,就意味着控股方不能再笼统地写“王家”,必须精确到具体的个人名字。

    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个人持股不能超过33.33%。

    也就是说,这些商业家族的公司,以后股东名单上,至少得有四个持股人。

    因为个人最多只能占33.33%,三个人加起来顶多99.99%,还得剩下至少0.01%的股份给别人。

    这规定,眼下可能看不出啥。

    那些商业家族的老家伙们都还在,把股份分给儿子、孙子,表面上看,家族还是那个家族,好像没啥变化。

    但!老头子们总有蹬腿闭眼的那天吧?

    当初分下去给几个儿子的股份,可就真真切切落到儿子们各自名下了。

    (孙子未成年或者爹还在的,股份多半还在爹手里)。

    且老家伙一死,底下这些儿子们会不会闹分家?

    就算第一代顾念手足之情,表面上和和气气的,那再下一代呢?还能一直没矛盾?

    时间是把杀猪刀,也是颗离心弹!

    股份越分越散,人心越离越远,总有人心里会盘算:凭什么他拿那么多?我也想要多点!

    利益分配,永远是最容易点燃矛盾的导火索。

    而且,王文这政策还留了个人性必然钻的空子!

    虽然规定父子不能同时持有一家公司的股份,但如果是不同的两家公司呢?

    还有,规定没限制妻子!妻子完全可以和丈夫持有同一家公司的股份。

    只要有人动心思,家族企业这棵大树,慢慢就会被蛀空、分化。

    最终,所谓的“家族式企业”会逐渐淡出舞台,剩下的多是些个体经营者。

    这就是王文这招的狠毒之处!

    现在看着风平浪静,甚至对他们毫无影响,可这就像一剂慢性毒药。

    等那些老家伙们一走,王文的政策就会开始显现威力,慢慢瓦解这些庞然大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