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前指指挥室
“老白,部长来电报了!”
参谋长司马允拿着份电报走了过来:“还有大约十个空军师等着调过来,但咱这边机场不够,他们暂时都在盛京机场候命。
而咱们这边抢工抢点,已经在釜山外围搞定了七个能用的机场。还有十二个,正日夜不停地赶工!”
“同时,国内的航空燃油正源源不断往这边运,弹药嘛…按计划,才运了三分之一过来,还有三分之二在路上。
可现在军列太抢手了,既要运咱们空军的,还得紧着陆军的。估摸着,要满足咱们的需求,至少还得二十天!”
“另外,部里还说,王部长打算调两个B36战略轰炸中队过来,让咱们专门修个大机场给他们用!”
“啧!二十天啊…看来只能等了。”白俊林咂了咂嘴,随即又笑起来:
“不过等那十二个机场修好,咱在釜山就有十九个机场了,停个两千多架飞机不成问题!”
说到这,白俊林眼睛一亮:“但让我意外的是,之前才听说研究所搞出了喷气式战机,这边就用上了。
听说那B36有十台发动机,六台活塞的,四台喷气的!能在九千米高空飞出七百公里的速度,航程能有一万两千多公里!
乖乖,有了它,小鬼子的破岛,从南到北,咱想炸哪儿就炸哪儿,都不用找中转地儿加油!”
“可不是嘛!”司马允也笑了,接口道,“等B36一到场,非得让小鬼子也尝尝挨炸的滋味,让他们本土好好享受享受!”
............
与此同时,小鬼子本土
天朝这边磨刀霍霍,小鬼子家里也没闲着,正上演着一场歇斯底里的“全民总玉碎”备战大戏。
正如张元初情报显示的那样,小鬼子几乎把国内能搜刮到的军事资源全掏空。
粮食和生活物资全都实行配给制,本土的经济体系早就崩溃了。
更离谱的是,为了武装那庞大的军队,小鬼子连博物馆和仓库犄角旮旯里的老古董都翻出来了。
爷爷辈的金钩步枪、太爷爷辈的村田二十二式步枪,管它膛线磨平了没有,管它会不会炸膛,擦吧擦吧,抹点油,全发下去了!
整个小鬼子本土,尤其是对着天朝方向、预计首当其冲的福冈岛,那真是三步一营,五步一寨。
大夏天的,操场上、空地里,随处可见光着膀子、晒得黝黑的小鬼子新兵蛋子,在军官的呵斥下吭哧吭哧地训练。
不过,他们的军服就五花八门了。
资源匮乏,短时间内根本生产不出那么多统一军装。
要说他们还有什么共同点,大概就是左臂上都绑着块小小的膏药旗布条,算是正规军的标识。
在正规军之外,市郊和其他地方,还有大批“国民警备队”在训练。
不过,正规军好歹能做到人手一支枪,甭管多老多破。
而这些警备队就惨多了,七八个人里才有一支步枪,其他人只能拿着武士刀之类的冷兵器。
他们训练的内容也简单粗暴,就是冲锋和白刃战。
明摆着,这就是小鬼子准备的炮灰部队,专门用来填线的。
........
小鬼子本土,首相官邸
东条坐在略显昏暗的办公室内,眉头紧锁地翻阅着文件。
局势的发展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他刚坐上首相之位时,虽然南洋那边打得热闹,但好歹本土通往南洋的生命线还喘着气儿。
他甚至还琢磨着怎么反攻,怎么翻盘,可这才过了多久?
天朝海军那支第四舰队,直接大摇大摆地杵在了神奈川的外海!
像一把铁钳死死卡住了本土的咽喉,把倭国彻底逼入了绝境
东条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虽然被对手嘲讽为“上等兵”,说他缺乏战略眼光,但这不代表他愚蠢。
这段时间清查陆军和政府的老底,他才惊觉,短短大半年,家底都快被天朝掀翻了!
直到这会儿,他才咂摸出点味儿来,为何前任的寺内寿一等人会力主“本土决战”。
敢情不是他们有多渴望在本土开战,纯粹是被逼得没辙了!
这时,一名私人秘书匆匆进来报告:“首相阁下,陆军参谋总长烟俊六求见!”
东条正烦着呢,眼皮都没抬的挥了挥手:“让他进来吧!”
很快,烟俊六的身影出现在办公室。
“东条君,情况大大不妙!”烟俊六顾不上客套,语气急促,“最新情报显示,天朝军已经在高丽半岛集结了八十多万大军!
而且,他们还在源源不断地把空军部队和军用物资运过去。估计用不了多久,天朝军就会对帝国本土发动总攻了!”
他顿了顿,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焦虑:“可我们呢?帝国的一切都还在准备当中,好多事情根本没准备好!这一仗……太难打了!”
虽然烟俊六是东条提拔上来、作为政治工具的参谋总长,平时不敢反驳东条,但此刻他内心几乎想把文件甩到东条脸上。
初刚接任首相时,东条不积极准备本土决战,反而嚷嚷着要打回去。
现在仔细一盘点家底,才知道情况有多糟糕!许多准备工作还停留在纸面上,根本来不及落实!
东条伸手按着突突直跳的太阳穴,声音低沉:“没准备好的事,就加紧办!人手不够,就再征召!
这次本土决战,关系到帝国的生死存亡,我们决不能败!”
东条心里心里很清楚,一旦战败,落在天朝人手里……那画面他想都不敢想。
天朝那边,对他们小鬼子积攒的仇恨,那是几代人的血海深仇,根本解不开!
现在人家好不容易打上门了,不把他们这帮战犯扒皮抽筋、挫骨扬灰才怪!指不定连祖坟都得给刨了鞭尸泄愤!
两人随后又就本土决战的具体事宜商讨了一番,才各自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