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当兵就发媳妇?我怒娶十八房老婆 > 第573章 退位!

第573章 退位!

    沙陀族骑兵也好,步兵也罢,一个个精力旺盛的朝着幽州兵而去。

    幽州骑兵也很累了,这些时间一直在战斗,要不是身上的甲胄保护了自己,估计早就死了,不过也知道这是李存勖的临时反击了。

    双方的骑兵义无反顾的冲击到了一起!

    这一次,沙陀族骑兵将步兵的甲胄穿到了身上,算是半装的重骑兵,抵消幽州重骑兵的优势。

    只是后方的轻骑兵就比较吃亏了,幽州的兵的披甲率大概能有十之一二,这比几乎裸奔的伪唐军好很多。

    双方交汇之后,死伤率并没有明显的上来,而是在艰难的混战。

    双方的骑兵碰撞之后,伤亡率才明显的提升。

    不过,这些普通的伪唐军步兵也是不怕死,虽然人数上不占优势,但是给幽州兵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王守义在高处看着战斗,心情也略显沉重。

    “这家伙是一点后路都不给自己留啊,东边我可没拦着啊!”

    王守义就想这位去东边,去争抢李万年在辽东的地盘。

    “大人,这李存勖很骄傲,他称帝之后不久,李万年的真实身份暴露,这位就下不来台了,如果跑去辽东,估计也是自取其辱!”

    说话的是吴山,这位曾经的双面间谍,不过现在看来,这位似乎不是,八达岭当年的缺口,也许一开始就是王守义的意思,毕竟只要北边不安定,王守义就有存在的必要!

    “是的,他的父亲李克用还是我尊重的前辈,也算是勉强没有辱没其父的威严,只是他父亲多活一年,也许就不会如此了!”

    王守义知道,李克用还是很忠心李唐的,如果李存勖能再等等,也许不会到这个地步,起码面子上挂得住。

    “只不过今天的敌军似乎十分的亢奋!”

    吴山注意到了异常。

    “正常,他给自己的士兵吃了大药,量不多,但足以让普通的士兵兴奋起来!也是他们的最后一顿饭了!”

    王守义并不觉得这会改变结果,自己这方具有人数和装备上的优势,李存勖就算此战没有没有彻底的击溃,退回城内的士兵也将面临没有粮食可以吃的局面。

    同时李存勖又是一个骄傲的人,不会去吃城内百姓的,结果就只能败亡。

    战斗在前半天处于焦灼的状态,但到了午后,吃过的粮食几乎被消化殆尽,加上药效的减退,李存勖的将士开始出现力竭的状态,败退在广袤的幽州城外出现。

    李存勖手上还有两千多亲卫,不过都在守护城墙,但是两千多的亲卫守城也很难。

    此时,一些溃散的伪唐军想回城,但四周的城门紧闭,不让人进入其中,也就是说,外面的人要么死战,要么投降。

    “咻咻咻~”

    箭矢从城墙上射出,几个试图冲击城门的被射死当场!

    “不许后撤,后撤者死!”

    看到后撤也是死,士兵们只能继续参与战斗。

    李存勖看到此情此景,知道失败是注定的。

    “陛下,士兵已经开始溃败了,我们要不要撤离啊?”

    此时几个伶人上前问道,但李存勖没有说话。

    又过了一个时辰,已经有士兵选择投降了,而沙陀族的核心骑兵没有投降,但损失也过半了,剩下的骑兵也是疲惫不堪,并且都带着伤势,而王守义的铁骑损失虽然比李存勖小,但也损失了几千人。

    但有一些沙陀族骑兵反应过来,开始朝着四周突围,他们不投降,那就只能溃逃。

    骑兵要跑,王守义的骑兵想拦截几乎不可能,只是伪唐军的溃散局势一下子达到巅峰,既然无法回城,那就朝着老家而去。

    不到半个时辰,战场除了有零星的抵抗,逐渐被幽州军控制,而李存续并未溃逃,还在城内,他的亲卫军还守护着他。

    “陛下,撤吧!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此时几个伶人来到了李存勖的跟前恳求撤离,因为亲卫军都是精锐,要跑还是有很大的希望的。

    李存勖看着这些模样俊秀的男人,从进入幽州开始,他就没有亏待过这些人,到了这个时候还是想着逃命,心中不禁十分失望。

    “尔等不愿意陪着朕殉国吗?”

    李存勖一说殉国二字,诸位伶人顿时色变。

    “陛下,臣等还想留着有用之身为陛下的东山再起做准备啊!”

    几个伶人跪在地上解释。

    “杀了!”

    李存勖说完,亲卫将领一挥手,士兵们冲上前,将几个伶人乱刀砍死,尸体直接从城墙上丢下去。

    看着剩下的亲卫禁军,这些都是自己最信任的人,直到此时,这些人都没有撤退的打算。

    李存勖笑了:“等天黑了,你们就走吧!”

    李存勖知道白天并不好撤离,故而才如此说。

    “陛下, 我等不会离开,要走也是陛下跟我们一起走!”

    剩下的将士都是绝对的忠诚的。

    “继续战死已经没意义了,沙陀族的香火还需要你们去绵延!”

    李存勖说话的时候,王守义到了城下,笑看着李存勖,这次他虽然损失惨重,重骑兵伤亡大半,但这些都是可以后续补充起来的,但李存勖的沙陀族骑兵已经所剩无几,并且全部溃逃了。

    “李存勖,今日之结果你是否预料到了?”

    “王守义啊,今日之我,也就是明日之你,何须嘲讽于我?”

    “我不会和你一样,你明明还有退路,却偏要占据根基不厚的幽州,如今被困死此处,还造成了不必要的伤亡,全是你的过错!”

    王守义觉得自己到了这个时候,一定会做出理智的选择。

    “你我争斗,无非就是为了这皇位以及天子气运,朕虽然错了,但不会认输!来人,宣朕旨意!”

    此时,有将领用浑厚的音宣布道:

    “昔者朕凭百战之功,登九五之位,然今幽蓟之地,兵围孤城,粮尽援绝,外无勤王之师,内无固城之卒,此非天亡朕,实朕自取之也。

    践祚当日,立志兴唐,然官吏贪暴者未除,百姓疾苦者未恤,边庭戍卒者未安,宗庙祭祀者未敬。以致天下离心,群盗蜂起,黎民流离,白骨露于野。

    此皆朕之过也!若再恋栈帝位,必致战火蔓延,神州陆沉,朕何面目见大唐列祖列宗于地下?

    当此危局,社稷不可无主,兆民不可无依。朕思李唐皇室宗亲夔王李万年,素性仁厚,德望素著,沉毅有谋,轻徭薄赋,民皆称善;居朝则直言敢谏,屡纠朕之过失。其既属皇室正统,又得民心士望,实乃监国理政之最佳人选。

    今朕谨以宗庙社稷为重,俯顺舆情,即日退位,去帝号,归藩于晋。特诏命夔王李万年为监国,总领天下兵马,代掌朝政。

    凡百官任免、军国大事、赋税徭役,皆由监国裁决;其当速遣使者,抚慰藩镇,止息兵戈,赦免无辜,招抚流民,复民生产!

    朕唯愿监国能承续李唐血脉,挽社稷于将倾,救万民于水火,使天下重归太平!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同光二年 初夏!”

    话音落下,王守义看到李存勖身上的气运之力散去大半。

    “李存勖,你不得好死!”

    王守义的愤怒之声,笼罩整个幽州城内外!

    李存勖看着王守义露出讥讽的笑容:“此刻,我理解了朱友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