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六点半。
徐万里几人结束一天的正常工作,回到大巴制作晚餐。
闲着没事又不懂做饭的白绮禾,来到休闲区域的小吧台,拿手机搜查避难基地的最新消息,看看避难基地得知有关蓬莱山峰的猜测后,还建不建造蓬莱石膏的生产线。
“嗯?”
避难基地各个论坛并没有发布更新。
似乎...假装不知道提灯组织告知的蓬莱山峰猜测?
自欺欺人?
“可能是觉得咱们也是猜测,没有实质性的证据跟推测过程,他们保留怀疑的态度吧。”
余思晗笑着说道。
如今避难基地最在意的是什么?
初境幸存者!或者说是适应白雾纪元极端环境的新生儿!
他们的宗旨跟任务一直是是传承人类文明薪火,不管蓬莱山脉的具体来源是不是天梯生物,凡是起到增加普通幸存者突破到初境的物质,对基地来说就存在着使用价值。
“也是。”
白绮禾点点头。
避难基地的侧重点是传承,他们提灯组织的侧重点,则是研究各类新生物。
两者不同。
“基地不可能放弃的。”
徐万里说道。
“说不定,基地高层得知蓬莱山峰是天梯生物的排泄物,心里正偷乐着呢。”
天梯生物栖息于藏地避难所跟昆仑避难基地的范围,隔一段时间就“制造”一座几十米高的蓬莱山峰,给他们提供提取新物质,生产蓬莱石膏的原材料,妥妥的一件好事。
“徐哥!”
“汪汪汪!”
“嗷呜嗷呜...”
驾驶室。
白绮苗带着小六跟小白虎回来。
一人,一狗,一虎很是兴奋,显然是正在外面疯玩,察觉到时候不早急匆匆回来的。
有点像被家长叫回家吃饭的小孩。
“你们聊啥呢?”
“聊点关于蓬莱石膏的事。”
余思晗取下一条毛巾。
走到白绮苗面前,擦拭着白绮苗湿漉漉的头发。
同时,轻声讲述有关蓬莱石膏的消息。
“排泄物?”
白绮苗嘴巴微张。
立即想起基地士兵前两天送来蓬莱石膏,几人不敢吃未知来源的食物,便交给小六跟旺财几只小家伙。
结果小六表现得无比抗拒,死活不肯下嘴。
“幸好没嘴馋...”
“诶?”
白绮禾注意到基地论坛刚刚置顶一道新帖。
点击查看。
刚置顶的新帖内容,大概是一项关于蓬莱石膏的成分报告。
避难基地的生物部门工作人员,顺着提灯组织提供的蓬莱山峰信息,展开检测实验,并没有检测到排泄物成分,或者说现有器械检测不出白雾纪元生物的排泄物成分。
不过,信息部门的人员,依旧公布关于蓬莱山峰疑似天梯生物排泄物的报告。
这则报告刚发布,便引起各个基地内的幸存者热议。
“卧槽?!排泄物是我想的排泄物吗?”
“哈哈哈,不好意思,虽然有些不厚道,但是真忍不住,哈哈,真是委屈藏地避难所的幸存者了。”
“幸好蓬莱石膏的生产线尚未竣工,暂时没有大量的蓬莱石膏投放给大家,否则,一想到美滋滋啃食的石膏是排泄物,啧啧,心里得多难受。”
“排泄物咋了?”
“难道大家不知道望月砂,五灵脂跟夜明砂?这些药材不全是动物的排泄物吗?”
“对啊,更恶心一点的,鸡矢知道吗?鸡屎里面的白色部分!金汁知道吗?十一二岁小孩粪便的粪清,实在不能理解的话,大城市里家家户户的自来水总该知道吧?”
“自来水?”
“你们以为自来水来源于哪里?”
“......”
不同区域的避难基地幸存者,对该报告表现出不一样的态度。
其它基地幸存者,多多少少表现出一丝幸灾乐祸,话里话外带着点私货。
这几天,大家时不时就刷新到藏地避难所的各种实验新闻,不是蓬莱山峰样本的新物质,便是蓬莱山峰新物质融合到各个领域,等等,搞得他们渐渐变得有些疲惫。
本来大家辛辛苦苦搬一天石头,好不容易到休息的时间。
结果就被迫收听或阅览藏地避难所各类蓬莱山峰的实验报告。
基地置顶的新闻信息,往往跟幸存者的利益息息相关。
那些新闻不看是不行的。
“自来水咋了?”
白绮苗浏览着帖子下面的留言。
看到有不少求生者讨论城市自来水的事,好奇心被勾起,搜索相关的资料。
“地表水跟地下水...,这有问题吗?”
“水是循环的。”
白绮禾提醒一句。
不管是哪一种水源,均需经过混凝,沉淀,过滤跟消毒等数道工艺程序,达到国家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确保微生物,重金属含量,有机物等指标合格,才运输给各家各户。
如果真正较真,那大家的日常生活用水跟饮用水,其实也是......
“咦。”
白绮苗快速退出界面,不再关注蓬莱石膏跟自来水的资料。
带着小六前往黑武士装甲车,准备摘点菜回来,制作晚餐的蔬菜沙拉。
在藏地避难所基地的一段时间,余思晗感受到体重蹭蹭蹭的上涨,开始注重饮食跟休息习惯,几人的餐桌上,也经常多出各类低脂低卡的菜式。
“晗姐,今晚的沙拉摘啥菜?”
“生菜跟紫苏吧。”
“哦哦。”
白绮苗点头。
看向安置点区域内多出的六节车厢,径直走向种植生菜的一节车厢。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巴种植区的农作物越来越茂盛,几棵番茄树也枝叶繁茂,几人不得不将一部分蔬菜,移植到车厢内种植。
为此,特意叫基地机械部门的工作人员,打造出六节保温车厢,用于种植各类农作物,再配合从格鲁帕亚地下湖移植出来的羽纹江蓠草,源源不断给农作物提供纯净媒介。
几节车厢的农作物,长势也十分喜人。
“车厢里的生菜变成淡白色,奶白奶白的,看着就很有食欲。”
“难怪晗姐总喜欢点生菜。”
“摘两颗生菜,再摘一些紫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