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从市府大秘到权力巅峰 > 259.以酒为媒,以文会友

259.以酒为媒,以文会友

    陆一鸣这些因为在跟在武为民身边,以及本身写作能力极强的缘故,这让陆一鸣认识不少汉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的人。

    这些人可都是后备干部,很多人在汉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锻炼后,很快就被提拔到地方上任职,或者到省直部门里当里面领导。

    可官场是个人情世故的江湖,很多人因为平台的关系,手里握有大量的资金,然而即使哪怕那些资金是闲置,很多人还是不会给你。

    因为有些人会把那些资金留给跟自己有关系的人,在官场有句话,我的资金给谁都是给,为什么不给和自己关系好的人,或者给自己的亲戚呢?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县级领导都知道省直部门有钱,可依旧不会到省直部门找钱的原因,那些资金是公家的资金,也是拿资金去工作,可省直部门就是不给。

    在汉东省城的第二天上午。

    陆一鸣一如既往地早起,然后锻炼身体,在酒店吃完早餐后,陆一鸣就开始带着顾学明踏上向省直部门化缘的道路。

    陆一鸣首先要去的汉东省农业农村局,这汉东省农业农村局也是厅级局的单位,和其他省厅部门是并列的。

    他之所以选择先去汉东省农业农村局,一则是省农业农村局有钱是个大户,二则是陆一鸣曾认识省委办公厅的一个处长,一年提拔到了汉东省农业农村局。

    不过陆一鸣和这个省农业农村局的副局长,不像他和刘玉康那样的情谊,陆一鸣也只是想试试运气,先别说他是不是化缘,就是能不能见到这个人都两说,毕竟现在的陆一鸣就像是乡下来的穷亲戚到省城里认亲。

    这个省农业农村局的副局长可是副厅长级干部,而陆一鸣只是一个副县级干部,这让省城里的亲戚是门难进,脸难看啊!

    果不其然,尽管陆一鸣打过电话,对方也接了,可陆一鸣还是等在汉东省农业农村局的大楼下等了两个多小时,对方给出理由是正在开会。

    陆一鸣知道这不过是对方随便给出的一个理由罢了,就算对方真的是开会,如果真的愿意见他,至少也让他去办公室等待。

    可陆一鸣没有放弃,一直坚持等着,现在他是来要钱的,并且对方可是副厅长级的干部,他就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脸皮得够厚。

    为了让汉东省农业农村局的副局长岑新吉知道自己一直等,陆一鸣还让顾学明时不时的就是去问办公室的人,岑新吉有没有忙完。

    最后不只是省农业农村局办公室的人都被问烦,就是顾学明都不好意思再去问了,只是碍于陆一鸣的指令,顾学明就算是再不情愿,也得硬着头皮去问。

    陆一鸣在等待岑新吉的过程中,他也没有闲着,陆一鸣一直在一个笔记本上写了很多散文诗,现代诗歌。

    等到了下午,陆一鸣在新的一本笔记本上写了将近二十首的散文诗和现代诗歌,有一部分是陆一鸣现场写出来的,有些是他早就写了,现在是回忆加修改。

    陆一鸣让顾学明把笔记本拿给省农业农村局办公室的人转交给岑新吉,然后就在楼下一直等着。

    “陆县长,您让我把这个笔记本拿给岑局长真有用么?”顾学明心里也打鼓,他们等了那么久,岑新吉都不愿意见他们,如果说给岑新吉送点礼物也许还会见,给这个人送散文诗能行吗?

    其实,顾学明心里有疑问,岑新吉是个女的么?陆一鸣怎么还给人又是送散文诗的又是送现代诗歌的?

    陆一鸣信誓旦旦地开口,对自己的散文诗和现代诗歌充满信心,“放心吧!只要这本笔记本送到岑新吉的面前,岑新吉就让人过来喊我们上去了。”

    话虽然是这样说,可笔记本送上去后,陆一鸣和顾学明一直等到快要下班了,也没个消息,陆一鸣的心里也开始打退堂鼓了。

    就在陆一鸣和顾学明即将离开的时候,顾学明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省农业农村局办公室的人通知顾学明,说是岑新吉有时间见他们了。

    顾学明还不知道陆一鸣为什么写了那些散文诗和现代诗,岑新吉就愿意见他们了,本来顾学明都做好等几天都还是见不到岑新吉的打算,毕竟岑新吉可是副厅长级干部,这个级别的人不是谁想见就能见的,可现在陆一鸣做到了。

    陆一鸣来到岑新吉的办公室,瞥了一眼岑新吉的烟灰缸,看到烟灰缸里都是烟头,陆一鸣一下子就知道岑新吉开会是假,不想见他是真的。

    陆一鸣心中暗想,这个老狐狸还真是见不到一点好处,就不愿意见他。

    到了岑新吉的办公室后,两人说了一些场面话,可每次陆一鸣刚要步入正题,岑新吉就总是岔开话题,陆一鸣知道一顿饭是免不了了。

    陆一鸣暗中示意让顾学明去安排一顿饭,陆一鸣则是软磨硬泡请岑新吉去吃饭,最后岑新吉在半推半就中还是同意一起去吃饭。

    在去吃饭的路上,顾学明不禁好奇为什么陆一鸣给岑新吉送那些散文诗和现代诗歌,岑新吉就同意见了,“陆县长,我对您的才华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用几首诗歌就能让岑局长跟您见面。”

    “多看多学少拍马屁啊!那不过是岑局长没时间写那些,我就是给他代笔罢了。”陆一鸣知道岑新吉喜欢散文诗和现代诗歌,这的确算是几首诗歌折服厅局级干部。

    这还要得源于岑新吉的爱好,岑新吉不仅喜欢读散文诗和现代诗歌,更喜欢写,为此岑新吉还在省委办公厅的时候,就和一群写散文诗和现代诗歌的爱好者,创办了一个叫起点诗刊的杂志。

    岑新吉这些人创办起点诗刊并不在乎销量,他们要的只是在这个圈子内的名声,并且这个杂志几乎不印刷出版物都是电子网页,因此运行成本也不是很高。

    陆一鸣还在武为民身边的时候,岑新吉就没少以交流的名义,从陆一鸣手里拿走陆一鸣写的散文诗,由此陆一鸣知道这个岑新吉就是故意不见他,想让他帮忙写这些东西。

    陆一鸣在楼下等岑新吉的时候,他特意去浏览岑新吉他们几人创办的起点诗刊,他发现岑新吉已经很久没有发布新的作品了,想必岑新吉需要新的作品来发表,于是才写了那些散文诗和现代诗拿去给岑新吉看。

    通过和岑新吉接触下来,陆一鸣对这个人有些了解,岑新吉在散文诗这上面好面子,一旦有新作品岑新吉都会发布,陆一鸣把笔记本拿给岑新吉的时候,恐怕岑新吉已经想好了要怎么发表了,因此陆一鸣只能是投其所好了。

    顾学明听到陆一鸣这么说,内心不免感叹:官场多是沽名钓誉之辈。

    不用明说也知道,岑新吉一定把陆一鸣送给他看的散文诗和现代诗歌去发表,不为别的,就只是为了面子。

    “岑局长,还喜欢以酒为媒,以文会友。”陆一鸣说到这个,也是有些忍俊不禁,岑新吉喜欢喝酒,并且喜欢在喝酒后吟唱自己写的散文诗,岑新吉美其名曰是以文会友。

    不过,也就是岑新吉有这样的嗜好,陆一鸣才有机会和岑新吉认识。

    吃饭的时候,陆一鸣不断敬酒,酒过三巡后,陆一鸣终于有机会跟岑新吉提出化缘的事情了。

    陆一鸣以青山县发展林下种植的名义,想请汉东省农业农村局拨给青山县五千万来发展林下种植业,陆一鸣也知道一般情况下,自己说出数额后能得到一半就不错了,因此陆一鸣故意说成需要五千万,就是为了方便一会讨价还价。

    就在陆一鸣准备讨价还价的时候,岑新吉竟然爽快的答应了下来,“陆县长,我给你们青山县六千万的林下种植资金,不过你得给我把青山县的林业种植做起来。”

    在一旁给陆一鸣和岑新吉倒酒的顾学明内心也是一阵激动,他向陆一鸣投去钦佩的目光,他怎么都没想到,他跟的这个年轻的领导写的二十首散文诗和现代诗会值六千万。

    可在陆一鸣看来,岑新吉答应得这么爽快必然有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