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敢问戒逸大师,如何参禅?”
“阿弥陀佛,贫僧静坐参禅。”
“既然静坐可以参禅,天下所有坐着的人,岂不是都可以成佛了?”
“贫僧戒嗔回答这个问题,参禅在方方面面,静坐可以参禅,打扫卫生也可以参禅,佛在万事万物之间。”
“戒嗔大师此言差矣,记得禅宗六祖说过,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既然是清净地,何必要打扫尘埃?”
“贫僧戒贤回答这个问题,正是因为有人打扫,佛门才是清净地,正是因为遁入空门,才可以隔绝红尘。”
“说得好,红尘纷扰,你的清净地怎么打扫也扫不干净,红尘喧闹与你只有一墙之隔,你真的能隔绝吗?”
达摩智以一敌三,不落下风。
李兆廷捂嘴轻笑。
若非眼前气氛太过严肃,李兆廷很想捂着肚子笑,此时此刻,李兆廷非常理解包不同,哑穴确实很方便。
“施主为何发笑?”
“我笑戒逸无谋,戒嗔少智,达摩智既没有菩提达摩的宽广胸怀,也没顿悟般若智慧,当真是可笑至极。
一群和尚辩经,本以为能听到高谈阔论,能看到地涌金莲,没想到只是胡搅蛮缠,我不想笑,不得不笑。
你们刚才说的是人话吗?
众生皆可成佛。
静坐之人为何不能成佛?
只要静心凝神,收慑欲念,坐下诵读佛经,便是走出成佛第一步。
佛门清净地,清净的是内心。
人生在世,离不开五谷杂粮,躲不过柴米油盐,净的是内心,打扫的是红尘居所,身在红尘,何必逃脱?
不入红尘,如何成佛?
既然执迷成佛之念,说明心中掺杂了欲念,内心不净,如何成佛?
什么清净不清净?
什么空门不空门?
什么一墙之隔便是红尘?
倘若真的‘本来无一物’,何必在乎清净与否、内门外门?叽哩哇啦说这么多,我听得耳朵里起了老茧。
不如直接开打!
我觉得这样比较有趣。”
李兆廷示意双方可以动手了。
戒逸搓揉光头。
达摩智满脸懵逼。
戒贤起身,握紧拳头。
辩经,戒贤不善言辞。
打架,这可太擅长了。
大相国寺有三十六门绝技,类似少林七十二绝技,戒贤全部修成,比少林十三绝神僧,还要更胜三四筹。
戒贤也是除了方丈之外,唯一有资格学习《大日如来咒》的僧人。
大日如来咒对根基要求极高。
就像灵鹫宫的石刻。
功力不足,越看越有危险。
不是敝帚自珍,不是贪恋绝学,而是入门条件太高,如果衍悔把大日如来咒传给别人,就是在谋财害命。
衍悔大师不希望打斗,但李兆廷话音未落,鸠摩智立刻开口:“李公子所言大为有理,我等口笨舌拙,便是辩论三天三夜,也无法说服对方,不如用武道验证佛法,请大师指点小僧。”
鸠摩智低眉顺眼,神情恭谨。
这是鸠摩智的爱好。
低调而谦虚的装逼。
称呼对方总是抬高身份。
称呼自己总是降低身份。
用最谦虚、最有礼貌、最恭谨守礼的话语,说出最嚣张跋扈的话。
从某些方面来说,鸠摩智的小爱好与网络短剧非常相似,前八十集的客客气气,汇聚成最后一集的爆发。
语气越是谦卑,装逼越是猛烈。
逼王气质山呼海啸般爆发出来。
白玉堂小声询问:“师父,师门规矩不能投敌叛国,你刚才为何帮这俩番僧说话?衍悔大师脸色都绿了。”
冯素贞解释:“达摩智和鸠摩智都是辩论高手,若说辩论佛法,除非衍悔大师亲自下场,否则寺内众僧谁也说不过他们,你师父抓住语言漏洞,强行把局势逆转,从辩论变成了武斗,鸠摩智武功虽高,却打不过戒贤大师。”
“如果他们不上当呢?”
“你师父会去请朋友帮忙。”
冯素贞白了李兆廷一眼。
如果鸠摩智一定要辩论,李兆廷肯定会约在三五天后,在此期间,快马加鞭请来唐竹权,然后立刻走人。
让唐竹权和鸠摩智辩论吧!
唐竹权天生讨厌有字的东西,对佛法一窍不通,最擅长胡搅蛮缠,俩人鸡同鸭讲,全看谁的嗓子更结实。
鸠摩智显然是要脸的。
唐竹权最多有三句话的机会。
然后就可以比武论输赢了。
事实上,在武道鼎盛的世界,辩论没什么意义,输了赢了又如何?
最终都要着落在武功上面。
我可能辩论不过你。
但是,我可以拔剑砍了你。
大汉棋圣,永垂不朽!
鸠摩智非常明白这个道理,心知李兆廷不可能给他辩论机会,只要他敢说个不字,李兆廷立刻拔剑砍人。
鸠摩智不怕李兆廷,但如果和李兆廷两败俱伤,如何能偷盗秘籍?
诸多心思一闪而过。
最优解就是顺着李兆廷的话头同意比武争胜,试试大相国寺底蕴,如果底蕴太强,鸠摩智可以暂避锋芒。
当初带着段誉去还施水阁,误打误撞去了曼陀山庄,鸠摩智在琅嬛玉洞找寻到逍遥派绝学《小无相功》。
小无相功是道家绝学,精要在于不着形相,无迹可寻,小而无相。
这种理念可以解释为:如果把物体分解到无穷小,分解成基本粒子,这些基本粒子,可以组成万事万物。
以小无相功为根基,可以催动各门各派绝学,鸠摩智大喜过望,苦修小无相功,以此施展七十二绝技,不仅威力更胜往昔,还减少走火入魔的风险,体内积存的暗伤,被治愈了大半。
往常不敢修行、不敢精进、不敢胡乱揣摩的绝技,此时尽数修成。
在武功方面,鸠摩智非常自信。
戒贤站了出来:“明王,贫僧笨嘴拙舌不擅辩论,让您看了笑话,好在精通几门拳脚,请明王指点一二。”
“应该是大师指点小僧。”
“明王客气,请出手。”
戒贤左手竖掌,右手握拳。
鸠摩智抬手一记大金刚拳轰向戒贤胸腹要害,袈裟鼓荡起来,真气充斥在袈裟表面,袈裟变为圆球形状。
袈裟伏魔功!
本质是一种“袖功”。
此法对根基要求极高,但练成后随手一拂,就能有偌大威能,对于前辈高人而言,属于装逼必备的绝技。
最适合此法的武器是披风。
僧人甚少佩戴披风,以随身袈裟作为武器,因此名为袈裟伏魔功。
戒贤何等眼力,一眼认出鸠摩智用的是少林绝技,戒贤曾作为代表与南少林武僧切磋,对南少林三十六房的绝技均有了解,对少林本宗亦有了解,抬手轰出一掌,轻盈卸掉刚猛拳劲。
鸠摩智袈裟飘飞,双手以袈裟为遮掩连续出招,招数快速闪电,好似有七八条手臂,转瞬用出七门绝技。
戒贤不惊不乱,不骄不躁,只以左手御敌,任凭鸠摩智招数千变万化,出招劲风呼啸,只需掌力送到,鸠摩智必然会变招,千般招数一掌破之。
这一掌不是刀削斧凿,不是用长枪大戟强攻猛打,而是四两拨千斤,招数都是柔劲,有佛门独特的轻柔。
如佛灯,似佛光。
轻柔中透着坚韧。
坚韧中显化慈悲。
大悲掌!
大相国寺“了”字辈高僧了结大师创出的绝技,既有普度世人之慈,也能金刚怒目,是不可多得的绝学。
鸠摩智心中惊讶,虽说他没有拿出全部实力,但一连用出十几门绝技,没能逼退对方半步,甚至没能让对方用两只手御敌,戒贤未免太过强大。
鸠摩智不知道,戒贤的武功在大相国寺稳居前五,真实战力前三。
衍悔大师,还有那几个“了”字辈的老和尚,他们功力比戒贤浑厚,战斗经验更丰富,还自创契合自身的武技,但他们老了,身体走向下坡路。
如果他们年轻十岁,戒贤最多能与一人同归于尽,但是,没有如果,时间是最无情的利刃,就算有霸王神勇,在时间侵蚀下,也会躺倒在病床。
战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对于佛寺而言,哪个分院战斗经验最丰富?罗汉堂?达摩院?这些分院钻研武学,战斗经验不一定丰富。
经验最丰富的是戒律院。
唯有戒律院长期发生争斗。
戒律院的目标是全体弟子。
必须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保证无论谁犯错,戒律院都可以拿下。
巧的是,戒贤是戒律院首座。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戒贤实际上是出家避祸,早年犯下过命案,原本想暂避一段时间,后来他真心皈依。
与别的弟子相比,戒贤有佛门弟子最稀少的狠劲儿,战斗越是激烈,越是心如止水,静心观察敌人武技。
如果鸠摩智用密宗绝学,戒贤多半看不懂,鸠摩智用少林绝技装逼,大家都是禅宗的,戒贤岂能看不懂?
鸠摩智妙招跌出,连续施展出如影随形腿、多罗叶指、大金刚拳、千叶如来手、拈花指、摩诃指等绝学。
眼花缭乱的绝技把人看呆了。
鸠摩智姿容体态宝相庄严,一看就是佛门高僧,全力出手之下,四面八方都是掌印腿影,恍若千臂如来。
斗到兴奋处,鸠摩智双手分合,用出少林第一神掌般若掌,掌风呼啸,若有若无,掌力早已散溢于虚空。
作为少林第一神掌,般若掌的招数不算精妙,都是古朴稚拙的路数,精要在于般若智慧,在于永无止境。
般若掌是学不完的。
真气越练越纯,掌力越练越强,招数愈练愈精,不需勤学苦练,全靠自身佛法领悟,完全贴合禅宗理念。
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见性成佛。
般若佛法讲究空无,般若掌使到最后一招“一空到底”时,既不是空,也不是非空,掌力化于无形,没有色,没有受想行识,色是空,声香味触法也都是空,掌力是空,空即是掌力。
鸠摩智是密宗高僧,兼修少林七十二绝技后,对禅宗佛法颇有涉猎,他才智高卓,内心蒙尘,思绪不乱。
就连扫地神僧也亲口承认,鸠摩智精研佛法,记诵明辨,典籍淹通,妙辩无碍,基础知识,比谁都扎实。
只不过杂念过多,执念成魔。
显现在武功方面,鸠摩智可以轻松领悟般若掌所有招数,却不知最后一招如何施展,千般苦思不能入门。
鸠摩智能领悟似空非空,掌力胜过少林九成九的武僧,但想领悟一空到底的终极境界,那是万万不可能。
眼见鸠摩智用出般若掌,戒贤不敢托大,双手齐出,左手大悲掌,右手十二擒龙手,抓向鸠摩智的咽喉。
刹那之间,从远攻变为近战。
贴身近战,招招险峻。
由于身体贴的太紧,某些招数只有三寸之地,擒拿手对捉时,更是只有一节指尖能动,凶险处难以形容。
四条臂膀相互锁缠,四只手掌捏成龙爪,两人指力对指力,谁也无法压服对方,足下地砖轰然裂开,蓦的,戒贤小指微动,借助半寸之地点向鸠摩智手腕脉门,鸠摩智躲闪不急,脉门被指力轻轻一触,手臂顿时酸麻无力。
倘若戒贤有歹心,只要顺势催动指力向上翻折,鸠摩智两条手臂会被他扭成麻花,但他显然不会这么做。
戒贤后退半步,点到为止。
“阿弥陀佛,明王好功夫。”
“大相国寺藏龙卧虎,小僧难敌戒贤大师,这场争斗,是我输了。”
鸠摩智非常干脆的离开。
达摩智满脸懵逼。
你怎么跑了?
咱们不是这么说的啊!
李兆廷猜到鸠摩智为何要跑。
从出招痕迹判断,鸠摩智应该练了小无相功,以此催动少林绝技。
短时间内自是无妨。
但是,根基武功是密宗,内功心法是道家,御敌武技是禅宗,要么把三家绝学融为一体,要么走火入魔。
暗伤看似已经解决,实际上藏匿的更深,深入奇经八脉,除非把一身武功尽数废掉,否则随时可能反噬。
可以比斗招数,可以见招拆招,可以强招对轰,绝不能比拼真气。
武者到了比拼真气的地步,一个小小的失误都能造成严重损害,体内暗伤在此时爆发,鸠摩智支撑不住。
鸠摩智必须跑!
跑到墙外的小胡同里吐血。
他不能公开露出狼狈姿态。
这是他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