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马伏山纪事 > 第二百二十八章 家书万金

第二百二十八章 家书万金

    春节前的二月中旬,我加入了周崇贤和鄢文江两位老乡组织成立的打工文学协会,交了入会费三十元后,收到了会员证。我这是支持老乡的工作,也让自己的文学之路走得更加宽广,更加长远。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我情绪最低落的腊月里,收到两封家书,一封是刚从部队复原的老幺写的,一封是老父亲写来的。在最寒冷的日子里,在我郁闷之际,得到几丝慰藉。真是家书抵万金呀。

    从老幺的信中获悉,他去年末退伍后,再返回部队学驾驶技术,已经拿到部队驾照,要三月初才能换地方驾照。他本想春节前出来打工挣钱的,因为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钱。可近日正准备与蓝家姑娘完婚,以后一起创业挣钱。他想利用春节前跟一段时间车子,熟悉一下驾驶技术。得知老幺要办喜事,鸿儿也提前从深圳回去了,要为办喜宴帮忙,也顺便看下母亲和老人。好几个春节她都没有在老家过,这是应该的。我没有打算回家参加他的婚宴,他是理解我的难处,没有一点责怪的意思。他也希望我早点把婚事办了,可是我与谁结婚呢?他根本不知道小张已经飞走了。对于我的婚事,他也承认有一定责任。以前在学校时,好几位女老师跟我都有那个意思,可看见身边还有个拖斗时,一下就觉得这经济负担太重了。每个月的工资连生活费都难以维持,还说养家糊口。这女人看问题比男人现实,她们作为家庭主妇,最看重柴米油盐。这是没有错的。但我父亲以前跟周师傅学过已经,他测我的八字时,就知道是一个晚婚的命格。从这个说,我也不怪老幺连累我,这是命中注定。他还说,他有罪过,我更担当不起,言重了。他还说,他成家后就出来打工挣钱,让我给他找个好工作,挣钱快的,他就可以更快地给我还钱,让我早些成家,心意是好的,让人很感动,但我没有一点催账的打算。他也是白手起家,我还会落井下石吗?

    正当他决定了婚期之时,老二俩立即出门打工,眼看要过年,才往外跑,让老幺和父母都想不通,难道是为了逃避这个大喜事吗?按老幺说的是,老二的儿子华儿在中间起了催化作用,让老二对老幺生气了。这应该是一个误会。但老二只相信自己的儿子,却没有相信兄弟的话,不调查就采取逃避的方式,是不妥的。我作为中间人,要做些思想工作,保持兄弟团结。按老幺信中说,就是那华儿给父母说,老幺这次回老家时,背了一包米到城里,在路上叫华儿背上船,并且还叫华儿付船钱,给烟钱。可老姚回老家根本就没有遇到华儿。他到了城里,才看见华儿到蓝家,家里关了门,没有人,他就在城里耍了一下午。钱也耍光了,就撒谎说给了船钱和烟钱的。这是什么行为,彻头彻尾撒谎,典型的不诚实,还要找机会教育一顿。上次我送老二从广州回来,我托他给母亲生日带了两百元钱回老家,让大人买生日礼物。半还跟父亲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得清清楚楚,就是二百元。可是老二家就是不把信交给父亲,只给了母亲生日礼金一百元钱。老幺信中说了,我很生气,隔几天,父亲来信也证实了这件事。我真是无语了。我后来转念一想,老二家负担太重,打工也没有挣到钱,一去一来车费都没有,我也很理解与同情。于是,后来老二俩过来,我装着没有那回事。 我不希望因为一百元的小事,影响了兄弟情分。我估计他们一直以为我不知道。

    再说这个华儿,读书贪玩,好吃,成绩每况愈下,从前几名滑到中偏后,不敢把成绩通知书拿回家,便在学校弄来一张没有盖章的通知书,自己把成绩写上去,忽悠家庭,被老幺揭穿,可能把他得罪了,便编出船钱烟钱的假话,真是不让人省心。很影响家庭团结气氛的,必须得到教育。我后面写了信给华儿。

    父母信中说,这华儿太不叫话,跟我受学校的寝室,前次换锁,让他进不了屋,就没有办法查房监督他的行为。后来也把我那大衣柜锁撬坏了,里面值钱的东西,几百元国库券,电站建设券都不翼而飞。锁坏了,柜子开关也坏了,门锁不住了,老鼠钻进去把衣服、被子,还有一些档案资料,都被啃坏了。老父亲相当生气。学校新来了一些老师,现在差寝室,领导有收回的意思。可老二叫我跟学校写信,保留几年,让华儿及妹子读毕业再说。我想得远,跟领导写信,还是保留了。当初勤工俭学合同就有保留寝室不变的条款,否则学校就违约。

    从父亲来信看,泓儿在我处来,我托她给家里老人带的三样东西,糖果水果帽子三都收到了,我对泓儿办事放心,这也是一种信任度考验。泓儿就经受住了考验。可我托老二带的信为什么不给父母,原因很简单,信中说清楚了,带的现金是二百元,绝不是一百元。前面已经说明了,我生气后就原谅了。马伏山有句话叫人穷志短。我不敢保证,当我遇到这种情况时,会不会这样做。因为人的第一需求是生存,是发展。比如在那******中,为什么有人选择了人穷志不穷,就饿死荒野。有的人选择了人穷志短,小偷小摸一些保命的食物就逃过了一劫,居然活了下来。就是这个道理。我后来还跟父母和老幺写信说,该包容要包容,不能斤斤计较。这些矛盾就自然化解了。

    我今年将加入党组织的事,父亲费了心。我的恩师覃书记到老家,与村支部班子一起搞了政审材料,已寄到我们厂里。父亲对覃书记一行进行了热情接待与款待,还特地杀了一只土鸡做菜。我很欣慰当过几十年基础干部的年迈的父亲的办事能力。这个事情就算落实了。加入党组织是我毕生的追求,父亲协助给我做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父亲在信中重点夸了大嫂的表现。自从大哥去世后,大嫂跟公婆住在一起,很不错,勤快,没有一点外心,孝敬老人,全年的柴料,挑粪,挑水,都没有分彼此,成天劳动,没有歇息过。可老二家就到处跟她说媒,想让她改嫁。父母把她当亲人,加上泓儿这次回来跟她母亲做了思想工作,她就打消了改嫁的打算,安安心心照顾公婆,抚养孩子。我听到这话,对大嫂倍加敬佩,她虽说没有文化,可还是有主见,有孝心,没有盲目听从那些媒婆安排。父母是因为看见还有两个孙儿没有成人,很不情愿让大媳妇走,留人心切,这是正常的心态。正因如此,父亲以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事,与那些媒婆关心单身女人的想法相悖。由此,父亲来信说,他对老二家一心想把大嫂嫁出去很有意见,几乎是生气。我回信也劝解了父亲,不要计较。

    老幺成家是老家完成了一件大事,在城里办了十八桌,收了六千多元礼金。为此,老父亲很高兴,总算把幺儿媳妇接进来了。老家请木匠为老幺成家做了一些必要的木制家具摆在屋子里,椅子、茶几,饭桌等,这家就象样了。

    父母用心良苦,还托泓儿跟我和平儿带过来一些老家的腊货,香肠、心子、腰子、肚子等,我煮好后,请平儿来一起吃着这些家乡味,还品着啤酒,就仿佛过年,马伏山的情景以及父母亲人浮现在脑海里,差点流泪了。

    父亲每次来信都嘱咐我要认真考虑个人问题,找个合适的女子,早些成家,我面对当前的局面,没有办法给他交代,只有不提这个事。

    在阴雨绵绵中,总算等到了我来羊城的第四个大年三十。这珠三角难得的寒潮,把气温推向了极致。从没有感到的寒意袭击没有思想准备的外来工。晚上,厂部全体领导班子都到了,与我们留守的外来工一起团年,举办茶话会,座谈会,吃水果,嗑瓜子,喝饮料,排解思乡思亲之苦。领导离席后,我们一起观看央视新闻联播节目。这里没有平时那么热闹,附近的职工都回家了,留下的几乎是我们川籍老乡。最不该离开我的是扬媚,可她是家里的独生女儿,父亲是中学老师,母亲是个体户,她要回去跟父母一起过节,只能让我孤独一阵子。夜越来越深,后来,观众寥寥无几,更觉冷清,室内温度更加低下。我还是坚持看完了联欢节目。我跟平儿在这里,相互还有个照应。这里没有烤火取暖的习惯。我便把所有保温的衣服都套了一身,但还是感冒了。直接症状就是咽炎,喉咙疼痛,声音嘶哑,说话不畅,无心去搞交流。

    好在老家打来电话,是老幺打来的,我和平儿接到了故乡的一句问候,排解一丝孤独与寂寞。还接到扬媚的节日问候,我更加高兴多了。她听我的声音嘶哑了,便准备立即回厂来看我。我等候她的来临。生病的人,最需要朋友陪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