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马伏山纪事 > 第二百二十五章 特殊人才

第二百二十五章 特殊人才

    这风油精的功效还真不一般。我与成运芳涂上了风油精后,那些虫子们躲得远远的,不再来强加骚扰,我们才得以放松地聊天。远远的树荫下,走了一对又来一对,我们还在这里,没有离开的意思。她也关心我的父母及家人。我跟她说了,父母年近七旬,身体差,基本丧失了劳动力,全靠我寄钱回去维持生存。别光说老人,还有一个当兵的,三年下来,我都花了几大千。老大去世了,嫂子及其儿子不能独立,也跟我们老人一起住过一年,才独立伙食,老二一家三个孩子,读书在我学校,我的工资除了上交勤工俭学资金外,剩余的百分之三十,有时候还不够扣回那小子炒菜用电炒锅耗去的电费。老三才写信来,希望我给他借两千块钱。他自己搭了两万块土砖坯子,打算买煤炭来烧成火砖,卖一半做经费,另一半改建新房。这两千借款便用于卖煤的钱。再说还有一个幺妹子,在新疆建设兵团的连队农场安家了,也打算修建新房,写信来叫我给他们寄三千元现金作为临时周转,等棉花卖了就还我。你看,我还能做什么,都指望我来扶持各个小家,我的负担好重,你这下就明白了。我跟你说这些,就是想告诉你,我不愿意让你来跟我一起受连累。我之所以没有成家就来闯荡江湖,就是希望借机把大家庭的经济环境彻底改变一下。

    小成不仅没有说我傻蛋,反而赞美我心地善良,对父母孝心好,对兄弟姐妹有爱心。全家就我一人靠读书走出了农门,极其不容易。这不是我一人靠努力做到的,也是全家人的功劳。我之所以背井离乡,离开养尊处优的学校环境出来打工,就是这个原因。我希望以这样家庭负担来考验成运芳。没有想到,她没有被吓到,反而愿意跟我一起来承担这些难处。她也相信,只要她给我加一把力,一定会让全家走出困境。有些饿了,她从挎包里,摸出了一包零食,说是她姐夫出差带回来的云南特产。我没有管那么多,大口吃起来。

    成姑娘的姐夫是粤北山区人,老家也跟我们内地差不多,没有得到开放的农村,一样落后。他也经常送钱回去养大家。我问她姐不反对姐夫那样做吗?她姐很支持的,有时还悄悄给公婆给钱,比姐夫还大方。

    我还问,你姐与姐夫给你父母给钱吗?她说,那是当然,因为当初做生意起步时,就是她父母大力支持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嘛。

    她再次请我到她家去看看,她父母是很随和的老人家,一点都不怪的。她父亲做过十几年的队长,懂理懂法,很好打交道的。

    她这么一说,我更不敢去她家了。不过,我有一种猜测,她父亲在前几年搞开发时,一定捞到好处的,不然对姐夫做生意怎么那么大方地投资呢?有人说南方那些基层干部,特别是那些城市边缘,在搞开发时,赚得盆满钵满。有一句话叫小官大贪。村干部和社干部其就是小村官,连官都说不上,可对土地的操控权就难说了。难道小成的父亲也是这小官大贪之一分子吗?

    我不敢继续想下去,更不敢再多问她的父亲以前的事了。我确实没有想到,眼前这位美女原来还是一个富二代,埋财女子。她到厂里打工就是闹着玩的,不是来真的挣钱的。每月几百元工资,好些加班日子要熬十几个小时,她怎么吃得消呢?怪不得,在征求加班意识时,她毫不思索地地回答了不加班,就是这个道理。看来我还得告知一下刘闯,对她要适当照顾一些。她也可能是来厂里选美的,不得而知。再说回来,我也不能这样武断地跟别人家庭下结论。我在姑娘摸出零食的一瞬,看见里面好几张百零券,比我们一般打工的强多了,阔气得让我嫉妒。

    她愿意跟我分担家里的负担,可家里人怎么想,就不由她了。我们把话题扯远一点,可能不会走火入魔。我还跟她讲了我的过去。她听得津津有味。她还认真地说:你要是愿意带我到老家去,我一定去,我长这么大了,还没有出过省,好想出个远门。

    我不能答应她任何事。我们才一周的接触,就是蜻蜓点水。我压抑着自己的欲望与情绪,就当多认识一位朋友,还是本地的姑娘,我出于好奇,没有想到,她这么快就进入我的怀抱。她也没有到西方留学过,怎么就这样开放呢,我真是不得其解。我有什么值得她那么痴迷的,在这偌大的羊城,我什么都不是。是一位有自知之明的人,自己几斤几两,弄得清清楚楚。看她对我的态度,对我甘愿献出一切的决心,我又觉得强大起来,增强了自信。

    我们还是回去吧,时间不早了。她不放开手,我也不能强制挣扎,那不是一个温文尔雅的男子的做派。她还说:你不答应到我家,我就不松手。我只好答应她,去就去,谁怕谁,我也不缺什么,大不了就是衣服穿得不够档次。反正我是一个打工者,你觉得行,就行,还担心什么。

    我事先跟女子说好,到了家,对任何人都要说,是你的车间主任,我熟悉车间,看你问什么,我都对答如流。她答应可以,我就去了。

    我们没有原路返回,而是走了货运站另一个方向。这边有一片鱼塘,水不深,但有点黑油油的。我问他为什么这水这么个颜色。她解释了,这是因为鱼塘上面是养猪场,这些鱼儿就是吃猪粪长大的。这是这一带养猪与养鱼搞套养的特色,就跟你们玉米地边种南瓜一样的。我还问,你没有去过,怎么知道的。她是听那些老乡说的。我从此之后,再也不吃这些地方的鱼肉了,一想起猪粪养鱼,就好想是鱼儿在猪粪中泡大的一样,恶心得很。可后来一下就想通了。你说那蔬菜不是在大粪中长大的吗?也不吃行吗?管它植物与动物,都是靠吸收营养物质才能生存与发育。我豁然开朗,不再纠结这些生物生长的过程,只管结果。亏我以前刚出来时,还教过植物与动物课,生物课还是自己高中学得最好的课程。高考满分三十分,我就是三十分。还幽默地说,自己这辈子最值得骄傲的就是高考生物得了满分,全国第一,不过只是并列第一,不是唯一。

    这一介绍,以前成绩很一般的成运芳对我崇拜起来,她还把叫学霸,真让我红了一下脸,以后,我不能再开这个玩笑了。她跟我说了实话,家里那些媒婆们跟她介绍了不少男子,她都没有看上,有的人长得帅,可没有多少文化,有的有那么一点文化,可人的样子又不求行。

    我便问她:你觉得我怎么样来?

    她想了一会说:你人还可以,还有文凭,这就恰好是我追求的二者平衡。综合得分,是目前我看过的男子最高分。与当时我姐夫与姐认识时相比,你的总分还要高些。

    我问她:你姐夫今年多大了?

    她摸了摸头:具体不知道,估计三十多一点。因为他说他比姐大三岁。我姐也大不了我多少岁。她读高一,我读初一嘛。

    我们聊着聊着,就来到她的家门前。她伸手一指说:这就是我的家。不过,门关闭着。她从包里摸出钥匙,开门了,果然家里没有人。她说:你坐吧,我给你倒杯水。我没有拒绝。她上二楼下来说:我看见父亲给我一张留言条,说是到二姨家去了,有急事,估计一天两天都不会回来了。我一阵窃喜,这不是老天开眼,不让我尴尬吗?

    这些地方跟我们清流乡场差不多,也是一户一户的,房子有两层的,也有三层的,沿街排列。她家里还可以,家具齐全,布局整整齐齐,打扫得干干净净,跟城里人没有两样。

    她征求我的意见:我们还是做顿饭吃吧,我有些饿了,你呢?

    我说了一句客随主便的话。她就拿出围腰一穿,就正式做起饭来。我在底楼的客厅里,顺手拿起一叠广州日报读起来,这下好混时间了。我看得津津有味,时间就过得很快,感觉是转眼就听见她从厨房出来,端出两大碗香喷喷的鸡蛋面放到茶几上,说:吃吧,你也饿了,就简单吃一碗面吧,看我的厨艺如何呢?

    我看着热气与香气一起扑鼻而来,我哪里还等得住呢?几乎狼吞虎咽地整了几口,连声称赞:不错,好香,好吃得很,比我们饭堂那面条好多了。

    她在微笑中吃起来,还说:你没有忽悠我吧,你说的都是真话?

    我说:怎么会说假话呢,你看我象那样虚伪的人吗?我没有看出来,你还真是个能干的女子呢,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她更是连声说:谢谢,谢谢,我受宠若惊。你既然怎么夸我,那等我晚上再跟你露一手,让你吃饱喝足,乐不思蜀,怎么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