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继承道观,开局武媚娘来上香 > 第228章 兵圣孙武:上兵伐谋!【求月票】

第228章 兵圣孙武:上兵伐谋!【求月票】

    姑苏山上,孙武正在测试战士们的爬山速度。

    他将一根竹筒凿个小孔,里面倒入筛过的沙土,沙土漏完之前爬到山上为合格,否则就要接受惩罚。

    孙武是最早提出令行禁止的军事家,当初阖闾请他出山训兵时,打算用后宫的女子进行战术演练,验证一下孙武的在兵法上的真本事。

    演练时,阖闾两个最宠爱的妃子嬉笑不止,孙武依照军法下令斩首。

    阖闾听说后,心疼得不行,派人传令孙武,让他赦免两位妃子,然后孙武说出了那句统兵之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

    说完就将两个妃子的脑袋斩了,阖闾暴跳如雷,最终却又无可奈何。

    现在,距离孙武斩妃子演练战术已经过去二十四年了,吴国的实力也从过去的边陲小国,跻身于春秋五霸的行列中。

    当然,吴国称霸多少钻了点空子,这会儿齐国晋国都在内乱,吴越两国这才有了上桌吃饭的机会。

    等到三家分晋结束、战国格局形成,就没吴越啥事儿了。

    “将军,山下来了一名女子,说是神仙使者,让我将此物给你。”

    军官小跑着过来,将那张白纸双手奉上。

    孙武接过白纸左看右看,还用手指搓了搓,眼中满是惊奇:

    “此物居然比丝绢更方便书写,是如何做成的?”

    “那位使者说,您下山便知。”

    孙武点点头,命令手下继续监督训练,随后拿着纸往山下走去。

    他见到一身道袍的西施,主动行了一礼:

    “不知方士来自何处,如何称呼?”

    说话时,他注意到了旁边的自行车以及车上挂着的大包小包,好奇心更甚。

    西施说道:

    “我是越国人,名叫西施,前不久得神仙眷顾,成了神仙洞府的使者,今日来找你,是奉神仙之命,想将你的兵书放进神仙洞府,用以供奉姜尚。”

    当年伍子胥七荐孙子,阖闾终于被打动,召见了孙武,孙武奉上十三篇军法,将构建军队和谋略战术全都讲清楚了,这就是著名的《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在华夏军事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套兵法不像姜尚的《六韬》那样晦涩难懂,全篇都是简单平实的文字,连大头兵都能理解。

    听到西施的要求,孙武有些惊讶:

    “在下些许薄名,神仙居然还听说过我的名字?”

    西施点了点头:

    “不光知道您的名字,还知道您未来会经历的事情。”

    说完,她一五一十讲起进入混元宫后发生的事情,还着重介绍了武成王殿对华夏武将的意义,让兵圣大为赞叹。

    同一时间,混元宫内,周易翻看着记事本,发现又增加了新功德:

    【陈汤召唤神雷劈死骑都尉王商,元帝世界时间线大幅度偏离,功德+10】

    看到王商这个名字,周易下意识就想起了为陈汤奔走呼救的右将军乐昌侯王商,等他查了资料,才知道是成都侯王商,也就是王莽的叔叔。

    王氏兄弟几人品行挺一般,就王莽品性高洁,待人以诚,体恤百姓,众人都以为王氏出了个君子,结果这家伙拉了泡大的,直接篡位了。

    有莽子做对比,原本飞扬跋扈的王商,在史学家眼中也变得眉清目秀了起来。

    嗯,品行是差了点,但商子至少没有篡权造反呐!

    合上记事本,周易给武媚娘交代一声,便开车下山,去龙王庙工地了。

    龙王神像很快就会挪到龙王庙中,得再给神像贴几张净化类的符篆,免得这个龙王被侵袭,变成邪神。

    另一边,北宋哲宗世界,新兵制颁布后,开封附近的百姓纷纷表示想要参军。

    曾经大宋一度流传【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俗语,原因就是大宋兵制是终身制的,一旦参军,这辈子别想脱离军营,而且刚进兵营,就会在脸上刺上金印,跟囚犯一样。

    现在改掉过去的兵制,开封周边的村镇,把负责招兵的报名点都挤爆了,一些兄弟多的家庭,一次报名三四个人,赵煦不得不补充了一条政令:

    “兄弟多人报名者,家中至少要留一人奉养双亲,不能全部参军。”

    至于奖励的耕地,这个其实最好办了,前一段查抄的朝臣,贪腐的良田高达百万亩,光这些良田,就足够招募十多万大军了。

    北宋时期,别看疆域不太行,但耕地面积并不少,账面上的耕地超过了五亿亩,实际耕地面积应该有七亿以上,随便挤一挤,就能够招揽百万大军。

    更何况朝廷马上就会出台限制官员名下土地的政策,像曾布之类有污点的官员,也都在积极的向朝廷捐献土地。

    现在灭掉西夏已成定局,大家都等着吃战功光宗耀祖呢,出让一些土地算什么?

    一旦拿下西夏,赵煦在大宋的地位将直逼太祖,群臣的地位也会跟着水涨船高……要是再把辽国灭了,这一届朝臣,哪怕去祭祖也会腆着肚子挺直腰杆的。

    御书房内,蔡京拿着一份奏折恭敬的摆在了御案上:

    “官家,向太后已经殡天,按照礼制,该请封朱太后了,此乃具体流程,请官家过目。”

    正常来讲,赵煦上位第一天,他的生母就应该是太后规制了,太皇太后高滔滔和向太后联手压着,一直到现在,朱氏的帝后称号,才终于要落实了。

    赵煦拿着奏折翻看一边,提起朱笔做了准许的批示,这件事明早在朝堂上宣布后,就会进入实施流程。

    李格非提着一个小笼子也呈了上去,里面是小虫子和几只鸟,此时全都已经死了:

    “我们取皇宫的土喂了这些虫鸟,俱被毒死,当年修造时放置的水银,已经危及国本,还请官家暂且迁行宫居住。”

    北宋时,开封城内除了皇宫之外,还有两处行宫,城外也有几处皇家别苑。

    那几个地方还好,没有放置水银等重金属的记录,虫鸟吃了也没什么明显的反应,只有皇宫这边,李格非做完试验头皮都是麻的,从没想过整天在高危环境中上朝。

    幸好当初被贬到洛阳几年,否则光上朝就可能罹患各种血液病或重金属中毒……老李一阵庆幸,觉得被贬倒不是坏事了。

    赵煦早有心理准备:

    “那便去行宫居住吧,御驾亲征时,我要在西京驻足五日,届时还请蔡相做好安排。”

    李格非心里咯噔一声,试探着问道:

    “官家欲迁都吗?”

    赵煦摇了摇头:

    “只是想瞻仰一下汉唐故地,至于迁都,我确实有此念头,汴梁距离西北太远,一旦拿下西夏,朝廷偏安一隅,不适合管控,西域更不用说……但具体迁到何处,还需斟酌,此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操之过急。”

    宋朝时期的洛阳残破不堪,地下水污染严重,想要迁都,就得重新修建一座城池。

    至于漕运方面,五代之后,开封到洛阳的漕河就全部淤实了,定都洛阳的话,就得花费大力气进行疏通,难度很大……不过迁都还是要迁的,一旦拿下西夏和辽国,开封这个四不靠的地方,就多少有点尴尬了。

    李格非和蔡京对视一眼,这事儿要是宣布出去,绝对会掀起轩然大波……开封城内那些囤地卖地的奸商,怕是会哭死在家中。

    大宋要成为汉唐一样的大国,就要进行更加合理的规划,但具体怎么规划,赵煦心里也没谱,打算先请教一下师尊周易,然后再做决定。

    等确定迁都的位置,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赵佶从辽国骗来的钱全部用在修建新都方面,前期根本不需要动用国库……嗯,到时候得感谢耶律家族打赏的都城。

    接下来,几人又讨论了限制佛道、寺庙人均耕地不能超过十亩之类的策略,进一步增强国力,减少内耗。

    至于和尚的数量,也会加以限制,一些品行不端的和尚就地处决。

    春秋世界,西施煮了面,跟孙武共进午餐,又聊了两个多小时,这才将所有的经历说了一遍。

    当得知勾践被雷劈死时,孙武大吃一惊,他们完全没得到这个消息,吴国居然一点都不知道。

    这就不得不称赞范蠡的本事了,那天他第一时间封锁消息,否则一旦传出来,吴国第一时间就会带兵来吞并越国的地盘。

    孙武沉默半晌,苦笑道:

    “真没想到,在下信手涂鸦之作,居然被后世奉为兵圣,实在惭愧。”

    这几年他挺苦闷的,夫差越来越刚愎自用,一直在疏远他和伍子胥,他当时就有预感,夫差未来的结局不会太好。

    西施说道:

    “范蠡和文种,三年后会离开越国,或周游列国,或隐居山林,我也有意接父母隐居,若将军有意,不若同去,等我见到孔夫子,亦会邀请他的。”

    孙武想了想,还真有些心动了:

    “如此最好,对了,我近日让人在山上刻了一块石碑,本想用来告诫吴王,若那位一元仙长不嫌弃,你可以带过去。”

    西施问道:

    “上面刻的是什么内容?”

    “上兵伐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