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 第611章 有人搞垄断

第611章 有人搞垄断

    李承乾手中这只大螃蟹,还是这个海鲜商贾给他的。

    曾经沿海这些地方的人,也是不吃这种海中螃蟹的,他们认为是海里的虫子。

    或许有一些穷苦人家吃过,但因为舍不得丢弃一些不好的东西,也是认知不足,导致出现种种问题。

    螃蟹寒凉属性,本身穷苦人家日子就不好过,到了要吃这东西活命的时候,身体虚弱得要命。

    这一吃起来,肯定就没完没了,吃了太多。

    所以最大的可能是,十个吃了九个会拉到虚脱而死。

    在这种背景下,渐渐的自然就没有人吃了。

    直到李承乾在那些年统计各地特产,专门出了几本杂书。

    食药两用篇,干货篇,海货篇,野菜篇等。

    书里面可不只是介绍什么东西能吃,还介绍了禁忌,配伍可能出的问题等。

    让大唐的饮食文化,出现了长足的发展。

    就这样,海中的螃蟹再次端上了餐桌,不再被认为吃了就必死的存在。

    原本没人吃,在海边捡都能够捡得到。

    随着越来越多人捡,现在繁华的地方已经捡不到了,只有偏僻的地方还能捡到,大多是靠在浅海捕捞,所以价格也渐渐变得昂贵起来。

    按照这个海鲜商贾的说法,就是看着他面善,所以才随手给他一只。

    这商贾倒不是胡说八道,李承乾从小就身处高位,就算再怎么收敛,身上的气质也非常独特。

    作为行走八方的商贾,他们察言观色的能力,是无与伦比的,心中自有感应。

    也正是如此,不管李承乾问什么,他都会回答。

    同时在心中,揣摩着李承乾的身份。

    此时,海鲜商贾正在说着目前的海鲜行情。

    “这两年景气多了,以前海鲜其实不好卖,皇帝发的那本书,虽然说了很多海鲜都可以吃,有些甚至我们还没见过。

    但是,人家皇帝也说得很清楚。

    海鲜这东西啊,属于越吃越瘦,刮油的。

    所以,一般都是富裕人家才敢吃,那小地主都不敢吃,生怕把自己给搞瘦了。

    这两年吧,就是那个太平稻出来之后,南方这边种得比较多,交了税之后,有些田产多的都吃得起干饭了。

    海鲜好吃啊,都不用放啥佐料,甚至连盐都不需要。

    这不,就比较好卖了。

    可这也导致,现在我们这种商贾不好收购了。

    就这地方,每天差不多有十来船的各种海鲜,结果抢都抢不过来。

    价格太高又没有利润,价格太低又收不到,难办哟。

    看起来生意是好做了,但实际利润,有时候甚至变低了。

    总体来说,还是比没生意做更好一些,现在焦虑的是抢不到,总比放在手里烂掉要好。”

    李承乾笑着点头道:“钱是赚不完的,生意也是做不完的,竞争者越多,反而代表越有市场。

    只要自己不是特别贪心,安安稳稳的做,始终能够积少成多。”

    “说是这样说,可我们安安稳稳的经商,不代表所有人都是如此啊!”商贾感叹道。

    “此话怎讲?”李承乾问。

    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出这个话题。

    人人都有警惕心理,不能够直接询问的,他只能用这种迂回之策,让对方只有吐槽的欲望,而没有警惕心。

    “当今皇帝啊,那肯定是个好皇帝,咱们商贾走南闯北,能见到和听到的事情都不少。

    可再怎么样,他也是天高皇帝远。

    你就说这里……”

    海鲜商贾指了指不远处的海面,继续道:“打个比方,这十条船是一家的,那十条船是一家的。

    这些一家一家的,又跟某个大的商贾签订了契约,只能卖给他们。

    单门独户的,只有一两条船的,那些大商贾看不上,才有我们剩下的这些小商贾的。

    仅仅是这样,也就罢了!

    但是吧,他们很多时候,自己没有捕捞到多少,就在海面上拦截那些个体的,以极低的价格直接买断。

    若是不卖的话,下次他们就可能会捣乱,或者故意围住一片区域,不让那种个体户捕捞。

    这样一来,能真正满船上岸的个体户,就变得极少了。”

    听到海鲜商贾这么说,李承乾皱了皱眉,这不就是资本吗?

    商业的发展,终究会酝酿资本,这是不可避免的。

    就像他的集中栽培和集中饲养政策,也是一种资本形态。

    想让资本不出现,就只能重回小农经济。

    可小农经济,又没办法大发展。

    资本一旦变成巨鳄,那可就不好收拾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不是那么好管的。

    “这当地的官府,不管这种事情吗?”李承乾问。

    李承乾曾在朝堂上说过,各地的法律要因地制宜,就跟兴修水利一样。

    只要不改变大唐的基本法,其他分支法律,可以根据各地的情况,进行一些地域性需求进行修改或者完善。

    只需要把情况说明,上了奏疏,得到批准的回复,就可以执行了。

    按理来说,像这种情况,当地的官府应该有警觉。

    若是一个有为的当地官员,察觉到这种情况之后,最起码也应该上报。

    李承乾可以肯定,在这之前他肯定没有得到相关的奏疏。

    这两个月有没有上报,就不清楚了。

    “人家县令说了,是州府那边说的。

    说是,皇帝要搞啥集中化管理。

    哪个地方种什么要集中化,养什么要集中化,这也是一种集中化。

    我们这些小商贾,要实在觉得生存不下去,就自己改行。

    反正现在各行各业,都可以讨口饭吃,好手好脚的话,大约是饿不死的。

    道理是这个道理,现在乞丐都基本见不到了,到处都要人呢。

    可是,哎……”

    说到最后,他只是叹了一口气。

    李承乾脸都黑了,他说的集中化管理,是这个意思吗?

    这是强行曲解政令,估摸着州府那边,那位州刺史被孝敬了不少。

    一旦达成垄断,按照阶梯税制来说,收到的税收会更多。

    但是,垄断也意味着僵化和造假,这是迟早的。

    对整个经济生态而言,也是致命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