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仙穹之上 > 02章 村祸

02章 村祸

    晨曦中,宁景抹了一把汗水。

    屋子里怪味弥漫,那味道似药非药,似臭非臭。

    垂下头,看着旧碗里的汁汤。他犹豫了下,才忍着不适喝了下去。这些时日,每每在宋仪回家的时候,他都用后世拙劣的提炼法,提取一些仙人粮的精华,试着让原主孱弱的身子强壮一些。好在有了些效果,病恹恹的模样有了改观。

    放下了碗,宁景半蹲在地上,再度陷入沉思。

    昨夜带回大王村的情报,已经很严峻,那些个修仙的宗派,并没有任何和解的意思。说要去打点的里吏,被人一剑杀了。村中的十几个少年,想要去后山捕鹰将功折罪,不想还被伤了几人。

    “弱肉强食的世道,哪有什么道理可言。”宁景眉头皱起。一个普通不过的村子,为了存活下去,已经用尽了所有力气。

    “宁景。”

    正当宁景想着,约有半柱香的功夫后,一道熟悉的人影焦急走来。步姿并不好看,跛着腿的模样,又走得急,多少带着几分狼狈。

    宁景有些沉默。可以想象得出,他的篾匠姑娘,曾遭了多少的白眼委屈。

    “宁景,我都听说了……没事的,村中的叔伯们会想办法。”

    有些蹩脚的宽慰,让宁景难得露出了笑容。似乎成了习惯一般,宋仪总是早早赶来村子,带来装着粟饭的竹箪。

    像极一个普通的乡村小妇,宋仪搬来凳子,帮着打开竹箪,最后还折了两根竹筷。她的想法很简单,面前的宁景已经是她的准相公,生活再难再苦,也该把相公照顾周到。

    她转过头,听着屋子外焦急的脚步声,怕宁景生惧,急忙换了话题。

    “宁景,你不得笑我……我有想过,等我们以后日子好了。你考上了秀才,便能做塾师,我也攒些银子开个编篾店。两人一起好好干,等赚多了银子,村里人便不会笑话我们了。”

    捧着温热的粟饭,宁景抬起了头。他并没有任何嘲笑的意思,相反,若是这次村子的事情能解决,他便觉得忽然有了盼头。

    一个未知的世界,能和宋仪互相取暖过日子,已经是极好的结果。

    有些刺目的朝霞之下,宁景在吃着粟饭,宋仪坐在他旁边,一边整理着借来的仙人粮,一边不时撩起鬓发。

    两人并未再多言,难得享受片刻的静宁。

    “宁景——”

    正在这时,一道焦急的声音,忽而划破了安静。不多久,四五个背着刀弓棍棒的少年,步履匆匆地赶来。

    宁景有听说,村中有不少的少年郎,尚有几分牛犊之勇,已经打算拿起武器,誓死保护村子。

    只以为宁景又要被欺负,宋仪急忙撑着身子站起来,要挡在宁景面前。

    “莫得事。”领头的少年沉声开口,“我们跟族老讲了,要去村外请人。寻思着你读的书多,懂些交道,想让你跟着一起出村。”

    “请什么人?”宁景想了想开口。

    少年有些不耐烦,“村子外打听到的,是一个云游的修士,不仅术法了得,而且还有一副侠义心肠。他若肯帮忙,我们便送五十担的仙人粮。宁景,你若是怕得厉害,便跟你的跛娘子躲屋里头。”

    “注意说话。”宁景皱了皱眉。

    几个少年一怔,连着宋仪也是一怔。印象中的宁景,哪怕被骂被欺,也是不敢还嘴的。

    “稍等,我与你们一起出村。”宁景声音冷静。他很明白,附近几百里的地方,都是宗派的地盘。诸多的村子乡县,也以半供养的模式,不断输送药草石矿之物。这被廉价收购的仙人粮,便是最好的证据。

    “宁景,你得快一些。死在村子后山的那人,是火水宗外门长老的嫡孙,现在生气得很,是想让整个村子绝户的。听说已经派人出山,要不了多久便到村子了。”

    “不是……御剑飞行?一下子就飞到村子的那种?”宁景发问。

    “什么御剑?他们肯定是骑快马来的。”

    宁景有些无奈。他原本还想多问一些,套出更多修仙的事情。但现在看来,这几个同村少年,并没有了解多少。

    “干,惹急了我们,那就同死,谁也别活了!”少年们咬牙切齿。

    宁景点了点头,心底里有股莫名的沉重。村子里都是普通人,又如何是修仙宗派的对手。

    几个少年又催了几句,才各自回去准备。

    四周围一下子再次安静下来。

    宁景转过身,却发现宋仪已经抬头,一脸担心地望着他。便在刚才,两人还说着以后的平安喜乐。一转眼,却又被拉回了现实。

    “无事,我去去便回。你瞧着我,这几日身子好了不少,浑身都是力气。”宁景笑道,“再说了,我们想活着,总不能坐以待毙。”

    在之前的时候,宁景甚至有想过,与宋仪逃离村子。但后来发现,在这种蝼蚁乞命的世道里,如果想远行,便需要村子的路引。若不然,出不到一百里,便被当成流寇斩杀。而且,宋仪还跛了脚,连个车驾都没,谈何出逃千里。

    “宁景,这个给你,我小时在山上捡到的。”并不知宁景的心事,从背篓里取出一把旧剑,宋仪的声音有了些破腔。生活并不如意,她想要的安稳远远不可期。

    宁景接过旧剑,心底忽然有了不舍。他自知,这一路出村,很可能会像那位里吏一样回不来。

    这把旧剑,虽不知宋仪从何而得,但可以想象,是宋仪的贴身物,陪伴她翻山走岭,一路披荆斩棘。但现在,被宋仪送到了自己手里。

    “你许久不出远门,这次要小心一些。遇着行走的宗派弟子记着行礼,偏僻处的茶寮食摊,多是杀人越货的黑店。若碰到强人掠财……你下跪求饶也无妨。宁景,没人会笑你,大家都是这样,过一日便活一日。”

    宁景捧着旧剑,只觉得有千钧之重。

    久久,他伸出了手,在宋仪的错愕中,抱住了这位跛腿姑娘。他不知道以后怎样,但活下去便是第一步。

    “宁景,快来上马!”后方传来声音,将思绪一下打断。

    宁景转过身,三个村中少年已经取了两匹劣马,高声大喊。

    时间来不及,在宋仪的操持下,他简单束起了过肩的马尾,又将一顶斗笠戴在了头上。连着那柄宋仪的旧剑,也用麻绳系在了腰间。

    村中的叔伯辈们,都在商量委曲求全。唯有这些个少年,尚不服输,亦不服命,想要鲜衣怒马,去堂堂正正地争一轮。

    “我已经跟我爹说,若我回不来,便用旧衣立一口衣冠冢。”

    “我练武两年半,尚有几分武勇,可沿途保护你们。”

    “宁景,你这般打扮,似个走山海的仙侠客。”

    山风与阳光下,宁景压了压斗笠,告别宋仪,小心地上了马。不多久,四人同乘二骑,“踏踏踏”地往村子外奔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