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时逛下来,最终在这里消费了一百多块外加二十多张工业券后,姜姒转道去了文具柜台。
前段时间,她再次收到了来自琼州岛的包裹,相比去年,今年包裹的份量明显更沉了一些。
姜姒也是问过徐嫂子才知道,年初学校新换了几个老师。
为了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四师用她之前捐的那笔款项,设立了奖学金。
成绩优异的孩子,还可以免除学杂费。
孩子们现在学习的劲头可足了。
听到这个消息,姜姒心里也挺高兴。
同样的,她还是采购了一批文具打算寄回去。
见她买的多,售货员特意提醒了一句,柜台有寄存业务,三天之内拿付款底联来取货都可以。
姜姒果断选择了寄存,要不然提着这么多东西,哪还有购物的欲望。
眼看着妈妈还没等爸爸付完款,就兴冲冲的往楼下冲。
两个小家伙疑惑道:“妈妈不累的吗?”
他们被爸爸抱着都觉得累。
这方面,霍廷洲还是比较有经验,这个对媳妇儿来说估计连个开胃小菜都算不上,毕竟以前她一逛就要逛一整天。
他陪得多了,甚至都能猜到媳妇儿接下来要逛的是哪里。
果不其然,父子三人下楼后直接在针纺鞋帽柜台那片黑压压的人群中,找到了姜姒。
这个时候,清单的作用就充分体现出来了。
排到姜姒的时候,她直接从兜里拿出了清单。
“同志,麻烦你,照着这个单子拿!”
售货员是个三十岁出头的女人,接过单子扫了一眼,“这些你……你都要?”
不是,谁家买东西这么买?进货都不带这么夸张的!
姜姒点点头,“对啊,麻烦你了同志。”
这里面的东西也不光是她一个人的,还有一些是给几个妯娌以及胡嫂子他们带的。
临走之前,几个妯娌每人给她塞了两百块钱,让她帮忙带些东西回来。
别问,问就是京市都买不到!
沪市的繁华和物资供应,就连首都的人民来了也都只有羡慕的份。
要知道,但凡是叫的出名字的牌子,十之八九都是沪市产的。
就连《数理化自学丛书》,这个也都是沪市出版社印发。
全套一共十七册,在七七年的高考中,堪比“救命教材”!
不过大运动初期,全国其他省份的库存大部分被收缴和销毁,目前沪市也就只有两家书店能买到初版。
说起这个,姜姒倒是想起了一件事,改天有空了,她得去一趟新华书店,看看能不能买上几套一并给孩子们寄过去。
见她十分肯定的说要,售货员上下他们打量了一番。
能在这里上班的,虽然鼻孔看人是常态,不过眼力见还是有的。
这一家四口,穿着气质都不俗,尤其是女同志身上穿得这件大衣,料子一看就是高档货。
而且这年头,帮亲戚朋友带点东西也正常。
她们在这里上班,哪个月不得帮七大姑八大姨的买点紧俏的东西。
“行,稍等一下,我给你拿。”
售货员对着旁边的同事示意了一下,一个按照清单拿货,另一个则是负责开票。
“三枪牌全棉内衣,每套7.2元,针织马甲,每件6.5元。”
“双妹牌灯芯绒罩衫,8.8元。”
“华达呢布料,31.8每米。”
“女式的确良衬衣,9.2元,男式卡其布工装,10.5元。”
“小囡牌细棉布衬衣,5.3元。”
“儿童羊毛衫,15.8元,儿童灯芯绒背带裤,7.6元。”
“海螺牌丝光棉衬衫,8.3元。“”
“回力牌男式运动胶鞋,7.2元,童鞋,4.8元,女式牛皮皮鞋,18.5元。”
……
除了这些还有恒源祥毛线,凤凰牌毛毯,民光牌牡丹花床单,东吴牌绸缎被面……
因为是帮不同的人带的,件数还不一样。
这个八件,那个六件……
光是记这些,再加上找货的时间,售货员就花了快半个小时。
虽说过年期间物资充足,但一下子等这么久,后面排队的人也有些不乐意了。
于是催促道:“同志,能不能快一点啊,我这还赶时间呢!”
售货员刚把所有东西清点完毕,正拿着算盘准备算账。
闻言就是一呛,“催什么催啊,没看都已经准备算账了吗?不乐意排的,赶紧一边去。”
“哎,你这人怎么这样子说话?”刚才催促的人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我这就样,怎么了?”售货员头也不抬,手里哗啦一下抖开了单据,“有本事你别来买啊。”
“你一个卖货的,有什么可牛气的!”
“就牛气,怎么啦?”
“好啦好啦,少说两句。”
旁边的人见状赶紧拉了那人一把,“大过年的,没必要因为这么点小事吵吵,她已经在算账了,马上就到你了。”
那人委屈道:“大哥你刚才也听到了,我就是随口问一句,她什么态度啊?”
售货员头也不抬,“我就这态度,你爱买不买。”
说罢,刚准备拨动算盘。
昭昭看了一眼姜姒,“妈妈,一共1132块零6毛。”
姜姒惊讶地低头看她,“你算好了?”
昭昭点点头,“对啊,算了好几遍,就是这个数。”
闻言,姜姒和霍廷洲互视了一眼。
惊讶归惊讶,霍廷洲还是第一时间将钱票准备好了。
母女俩说这话的时候也没压着声,售货员自然是听到了,但她压根没搭理这岔子事。
差不多过了十多分钟后,售货员递了好几张收款单过来。
“前面右转结一下账,一会拿底联过来取货。”
姜姒接过看了一眼,又把收款单退了回去。
“同志,麻烦你再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