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块,一直都是池飞玄在跟。
一段时间没来,村长谢大牛见到池飞玄都特别热情。
当然,他们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他也听说了。
知道事情已经完美结束,也跟着放下心来。
“池公子,你且看看,如果不满意的话,我再另外挑一批过来。”谢大牛说道。
那小心翼翼的样子,当下便让池飞玄眉头紧皱了。
他不喜欢人家在他面前小心翼翼的样子,自然一点,谈事情更方便一些。
其实不止他不喜欢,就连跟在他身边的池飞奕也同样不喜欢。
张宇昂没跟来这边,而是与张飞墨在衙门。
从八步山里搜出这么多金银珠宝,自然需要好好忙上一段时间了。
在这一方面,张宇昂确实比较适合。
何况,这里原本就是他在跟。
“你让他们过来吧!我问他们几个问题。”池飞玄朝着谢大牛说道。
在作坊干活,除了要手脚伶俐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人品。
得要人品过得去才行。
谢大牛也不耽误,朝着一群人招了招手,示意他们过来。
直到人都过来了,池飞玄便朝着众人说道:
“工钱方面,想必村长也已经跟你们说了,除了工钱,我们秀起寒门作坊逢年过节,也会有礼品发放的,每个月都会评出优秀工人,会另外奖励一至三百个铜板......”
听到他这话,果然,众人都很动心。
那种迫不及待的表情,明晃晃地出现在他们脸上。
“这些呢,都是我们秀起寒门的福利,至于你们,我们也是有要求的,特别是在人品方面,希望你们能够按要求做到,至于规则方面,想必村长也已经跟你们说过了......”
随着池飞玄越说越多,众人也愈发的安静了。
其实他们说的人品方面,并不是多难的事情。
相反,这些在这些村民看来,都是人之常情。
他们平时做人,也都是按照这样的原则来做,并不觉得多难。
“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池飞玄再次问道。
“没有没有,就是想问下......我们什么时候可以上工?”其中一个大胆一点的男子说道。
这话一出,这一排的村民都安静了下来。
要知道,早些上工的话,他们就能早点领到工钱。
一个月有十几个铜板,且中午还包吃一顿。
他们还记得村长跟他们强调过,这一顿肯定有荤食。
对于这样的事情,以前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
要知道,去码头扛麻袋,一天下来,也才13个铜板,而且还没得吃。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活计,他们得早点去县城那里抢才有。
做得不好,还需要将工钱扣下来。
很多人以为这扛麻袋能够承受得起,只是扛了半天或者一个时辰之后,发现承受不了。
这不,一个铜板都得不到了,等于给人白干了。
对于这样的事情,每天都有人发生。
但是在这秀起寒门却不一样了,有那叫什么试用期的。
也就是说,在这期间,你不合适,或者说干不了,可以提出来,随时都可以走。
至于工钱方面,同样也会结,哪怕只上了一个时辰,也会将那一个时辰的工钱算出来。
当然,这期间也是他们的考核期,对此,谢大牛也跟他们都说清楚了。
“明日便可以上工了。”池飞玄说道。
其实早就要上工了,这不是因为这段时间事多,生生给耽误了。
又是瘟疫,又是慕凌明的......
看向谢大牛,“之前找人浸泡那些桑皮与竹子可有去看过?”
这段期间,池飞玄还是按13个铜板一日的工钱给谢大牛。
所以才会有此一问。
要是没有给人工钱,他还真没好意思开这个口,让人家给他干活。
哪怕他是这杏叶村的村长。
“好了好了,早就好了,我之前就去张府找过你,只是你当时在忙,也就没见着你......”
后面的话,谢大牛没再继续。
他说的是事实,当时池二公子还在昏迷当中,去了张府了问了管家,他才知道这事。
这不,人家府里都发生这样的事情了,他哪里还好意思去问这些事情呢?
何况,池大少爷办这事,本就没有目的。
思来想去,谢大牛还是回来了。
池飞玄点了点头,“我明白了,那你下去安排吧,明日让他们过来上工。”
随后,又带着池飞奕去作坊里走了一遍。
不得不说,这谢大牛干活,还是挺麻利的。
他之前就只是给过他看那设计稿,不曾想,他就给办妥了。
看这样子,所有的事情都被他安排得井井有条了。
“廖翠花呢?她人去哪里了?”池飞奕问道。
王大石是已经回去了,但廖翠花本就是这合山县的百姓。
来到这里这么好一会了,也没见到她人。
听到这话,谢大牛才想起,今日好像还没看到廖翠花。
“奇怪,这些天,她都是早早就过来了,今天怎么没来呢?”谢大牛好奇道。
池飞奕要是不问的话,他还以为,廖翠花就在作坊里面呢。
他们刚才说话时,一直都在作坊外面。
这如今进来才发现,廖翠花不在这里。
“会不会是出什么事了?该不会又是她那对父母找上门了吧?”其中一个村民说道。
池飞玄一怔,“什么情况?”
不是他想要八卦这些事情,而是廖翠花也算是他们培养出来的管事。
不到他们不想管。
一家作坊,必须得有一个信得过,且又什么都懂的管事。
这话一出,大家都安静了下来。
廖翠花也是这杏叶村的村民,大家哪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当初他们不顾廖翠花的意愿,也要让她去王府做填房。
如今难得从王府里逃了出来,恰好得大人的赏识,眼瞅着日子也愈发的好了。
她那一对贪心的父母又巴巴地上来了,刚开始,廖翠花还会给他们一些小钱打发掉他们。
这种事情,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要得多了,给得少,他们还不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