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凡女斩仙录 > 第13章 夜探藏书阁

第13章 夜探藏书阁

    月华如练,疏影横斜。膳房外的竹林直往北面铺去,一片绿纱似的,直铺到映月河旁。

    一只细长的手托着一盏梧桐叶做的河灯放入水中。水波轻晃,火光也轻轻摇曳,连带着火苗上方的细绳也轻轻颤了颤。

    玉韶拍拍手上尘土,三步并两步往藏书阁跑去。

    白日里,她四处探路之时偶然发现了这里。穿过这片竹林,不到一盏茶的时间就可以从膳房到藏书阁。而且,最妙的是,竹林刚好紧挨着映月河。

    河灯沿着相反的方向摇摇晃晃地向下游漂去。

    ……

    “抓贼了!”

    “门派戒严!有贼人闯入!”

    不多时,藏书阁法阵启动,戒律堂众弟子从四面八方赶来。

    只见下游竹林里闪过一抹黑影。风吹云涌,月色暗淡,黑影众目睽睽之下不见了踪迹。

    “沈师姐,贼人不见了,北边竹林里探查不到任何气息!”

    “沈师姐,东边也是!”

    沈含雁步入竹林之中。

    四周,竹影摇曳,流水淙淙。

    她的视线落在缓缓流动的河面上,抬手道:“搜映月河。”

    “是!”

    竹林里的火光一时间向河畔涌去。

    夜色越发浓重,在竹林上铺开,一直铺到藏书阁顶层。

    玉韶的手指不停翻动架子上的卷轴。

    白日里,听到温鹤明说藏书阁五层里有访客记录时她就动了这个心思。

    她要看看妹妹玉韵的名字在不在这记录上。

    若是在,就表明妹妹是通过正当途径被带入这里的,之后的失踪,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如此一来,整个玄门都与妹妹的死脱不了干系。

    甚至,除了妹妹,他们还极有可能通过同样的手段害死了别人。

    若是不在,那大抵是另一种可能性:

    这玄门之中有人欺上瞒下,以正道之身效仿魔族害人性命。

    听到外面的声响,玉韶只顿了一瞬,就继续翻下去,手心却微微汗湿。

    果然还是被发现了吗?

    可她现在用的,分明是藏书阁底下守阁弟子的身份牌。

    白日里她来过藏书阁,注意到那几个领头的守阁弟子可以随意进出第四、第五两层。那时她便故作不经意撞了他们一下,顺走了身份牌,这才顺利潜入。

    虽然为了防止有什么意外出现,她以烛影映剪纸小像做了河灯,现在还能再拖些时间……但是,他们是怎么发现的?

    明明方才法阵没有发出任何警报,也没有阻拦她进入。

    风从窗外吹进来,书页翻动。窗前蜡烛上的火苗被风拉长。

    名册翻完,玉韶也没有看到妹妹的名字。

    她把名册放回原处,对面忽然伸出一只手,按住了名册封皮。

    玉韶抬起眼,恰好和一双黑白分明的眸子对上。

    二人隔着书架对视一眼,交起手来!

    皮肉碰撞的声音和轻微的闷哼声在狭小的书架过道间响起,你来我往,愈发激烈。

    交手间,玉韶留意到对方右手食指侧面有一点红痣。

    忽然,走廊里闪过几点烛光。

    二人对视,同时停手,蹲下身去。

    黑暗里,门外的脚步声逐渐靠近。

    “沈师姐,只剩这一处没有查过了!”

    “搜。”

    “是!”

    话一落音,木门就被一脚踹开,脚步声混合着烛光涌入。

    对面那人见了,忙就地一滚,从对面的窗子里一跃而下。

    玉韶却并不着急,仍待在原地。

    若她是这戒律堂的领头人,必定会在窗外设下天罗地网。

    毕竟,没有哪个贼人敢堂而皇之地走大门出去。

    窗外,夜风寂寂,半开的窗子在风里吱呀作响。

    下一瞬,火光大亮!

    数到剑光随那人而去!

    玉韶抓住时机,悄悄跃到藏书阁三层,将顺走的木牌丢在那里。

    之后,仍旧从竹林里穿过,回到膳房。

    声东击西,殊途同归。

    现在,她倒有些感谢那个替她引走追兵的“同行”了。

    夜风卷着雪白的蒸汽融进夜色里。

    李大娘揭开锅盖,白雾散去,只见熬成半透明的粥泛着淡淡的粉色,里面点缀着红枣、枸杞、花生之类的干果。粥里还有一个雪白的小袋子,是一包洗净了的桃花瓣。

    李大娘将袋子拎起,放到一旁,又取出一些桃花碎末,撒到粥里。盛了两碗,又摆上几碟小菜,一罐白糖,一齐放入托盘。

    “小玉,粥好了,可以吃了!”

    她一面端着托盘往外走,一面朝厨房对面那间房里喊了声。

    “李大娘,我这就过来!”玉韶脆生生应道。

    说完,便推开门走了出来。

    “我来端吧,”她笑道,“您都忙活了这么大半天了,我也没帮上什么忙。”

    玉韶不由分说将托盘接过来,端着朝门外走去。

    温鹤明仍旧坐在那里,脚边放着一盏提灯,正是玉韶之前的那盏。他的头一点一点的,似乎很是困倦。

    “师兄,大师兄?”

    玉韶试探着唤了他几声。

    温鹤明猛然惊醒,下意识往厨房旁边那扇窗子上望去。窗纸上已经没有人影了。

    “师兄,你在看什么?”玉韶放下托盘,把碗推倒他跟前,笑道,“喝粥了,桃花粥。要不要放糖?”

    “没什么,”温鹤明拿着瓷勺搅了搅,舀了一勺送进嘴里,“这粥,是师妹帮忙煮的?”

    “当然不是,她能不帮倒忙就谢天谢地了!”

    玉韶还没说话,李大娘就大倒苦水。

    “嚯哟,别提了。这丫头,瞧着一副机灵相,谁知道笨手笨脚的。不是米没淘就下了锅,就是差点儿把盐放到粥里。我怕她浪费了我一锅好粥,就让她到隔壁房里喝糖水去了。”

    “原来如此,”温鹤明清醒过来,笑道,“我就说,怎么方才见师妹到隔壁房里去了。”

    玉韶尴尬笑了几声,抓抓脑袋,低下头去。

    用过宵夜,二人一道回了赤霞峰。

    一进屋,玉韶就熄了提灯,将底座拆下。

    她按住底座两侧,轻轻一推,底座就分成两片儿。

    她将里面的东西取出,又给提灯换了个底座,这才终于歇下。

    明月西斜,月光照到床前。

    玉韶躺在床上,睡得并不踏实。

    梦里一会儿是妹妹的尸体,一会儿是乔瑞的咒骂,一会儿是膳房烛台前放的剪纸。

    忽然,画面一转,来到了藏书阁里。藏书阁那人隔着书架同她交手,她却莫名觉得对方有些眼熟。

    她抓住时机要掀开那人的面巾,耳边却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鸟鸣,画面在鸟鸣声里碎成粉末……

    她揉揉眼睛,清醒过来。天色已大亮,窗外的树枝上停着十余只鸟雀,叽叽喳喳吵闹不休。

    玉韶打了个呵欠,拖着疲惫的身子往外走去。

    她捶捶脑袋,总觉得太阳穴一跳一跳地疼。

    “希望今天不要出什么事才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