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万界从港片开始 > 第六百五十二章 宝藏之地!(求月票)

第六百五十二章 宝藏之地!(求月票)

    霍大亨一行,来到了第一红旗农场。

    作为武爱国的起家之地,第一红旗农场自然不同凡响,一眼看去就觉赏心悦目。

    六到八层的小高层林立,街道宽阔整洁,花坛以及行道树点缀其中,一股花木清香扑面。

    给霍大亨等人的感觉,除了楼层高度远远不够之外,比之港岛那边的正常居民区,一点都不遑多让。

    更别说这里绿化搞得极好,港岛那边却是远远不如。

    这让他们,感觉很不可思议。

    要不是看到,街道上数量最多的是二八大杠自行车,还有三蹦子以及手扶拖拉机的话,他们真的以为这里并非贫穷落后,还处于战火之中的缅国。

    开玩笑,这里的规划标准,还有建筑模式都是按照后世二零一零年的国内城镇建造。

    起码在外形,还有各方面功能上面,比起此时的港岛居民区,还是要强不少的。

    差的,就是各种现代化电器和工具了。

    别的不说,起码在外观上还是挺唬人的。

    “嗯,这里竟然也有BP机信号?”

    这时候,某个随行成员惊呼出声,引起了一阵小小喧哗。

    武爱国和霍大亨对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到了招待所,一行稍做修整,就全部聚集到小会议室,和武爱国为代表的西分公司,展开商贸谈判。

    西北分公司辖区的某些特产,在港岛甚至整个华人世界,还是挺受欢迎的。

    就比如翡翠,还有红蓝宝石。

    而西北分公司这里,这些玩意的出产惊人。

    尤其是翡翠,可以说世界独一份!

    随着西北分公司统辖整个缅国北部区域,原本对外的翡翠和宝石供应,突然就断了。

    导致这两种玩意的价格,蹭蹭蹭往上猛涨!

    港岛商人的胆子确实很大,却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和武爱国领导的西北分公司联系。

    再说了,也没有这样的渠道。

    倒是有不少缅国华人,带着家财跑去港岛定居。

    可惜,他们的人际关系,大部分都在缅国的繁华区域,和西北分公司不搭界。

    暹罗那边的路子,也根本走不通。

    这次霍大亨私下联系,一帮有想法胆子也大的港岛商人,立即心动悄然北上。

    然后,通过内地的渠道抵达了西北分公司这边。

    这一路,可把他们折腾得不轻!

    可到了地方之后,第一红旗农场的环境,还有面貌都叫这些港岛商人耳目一新。

    那种现代都市的气息扑面,让他们顿时熄了小觑的心思。

    就是招待所里吃的饭菜,还有水果零食什么的,都比在国内的时候要好不少。

    倒不是国内没有好东西,而是第一红旗农场就是西北分公司的门面,条件放在所有农场,以及众多城镇之中,也算是顶尖的存在。

    第一印象,就给了来访的港岛商人,一种很有实力的感觉。

    又有霍大亨帮忙牵线搭桥,这次过来的收获,估计少不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

    武爱国领导的西北分公司手里,不仅拥有众多的翡翠矿脉,而且还有不少的精品翡翠。

    单单就是之前发动的‘清理毒瘤’行动,缴获到的精品翡翠,价值就相当惊人。

    果然,当西北分公司拿出一些翡翠料子出来后,不要说专门经营珠宝首饰的港岛商人,就是霍大亨都有些心动。

    实在是,太漂亮了。

    最后,这批翡翠料子,还有不少精品宝石,以七百万刀乐的价格,被来访的港岛商人抢购一空。

    武爱国倒是十分平静,就这么点钱,真的是洒洒水一样,掀不起他心中丝毫波澜。

    可一直全程目睹的代表团陈副团长,却是看得目瞪口呆好不惊讶。

    只不过三两天的功夫,武爱国领导的西北分公司,就轻松赚取了七百多万刀乐。

    而且,武爱国还和这些港岛商人签订了意向书,以后每隔两年,西北分公司就提供一批精品翡翠料子,价格按照市场价计算。

    也就是说,每隔两年西北分公司,就有一笔最少七百万刀乐的收益进账。

    他哪里知道,这只不过是开胃小菜而已。

    西北分公司辖区的好东西很多!

    单单就是高价值木材,就有好几种出产。

    这些,还都只是自然资源!

    事实上,有武爱国存在,西北分公司这里,就不会缺少叫港岛商人感兴趣的好东西。

    别的不说,他一手相当精湛的生物制药技术,放在此时世界绝对属于最顶尖的那种。

    此时的欧美世界,生物工程和生物制药,还没有从实验室进入工厂,还处于初始阶段。

    再配合他精湛的中医水准,西北分公司别看不显山不露水,可实际上在中成药的研发和制造方面,相当的出彩。

    受到政策和环境的影响,国内有大批中医的处境不是很好。

    武爱国抓准机会,强烈向国内要已经证明自己的中医大夫,西北分公司这里绝对养得起。

    国内也很给面子,一批批在地方上颇有名气的中医大夫,以援助的名义送来西北分公司。

    他们的存在,立即让西北分公司辖区的医疗卫生水准,上了好几个档次不止。

    基本上,每个红旗农场,都有一家或者几家规模不小的中医医院,当然也少不了西医医生。

    可以说,此时的西北分公司,是除了国内某些大城市,中医最为密集的地方。

    他们在这里,享受到了该有的待遇和尊重。

    同时,武爱国给他们提供了足够的施展舞台,以及某些发展方向。

    中成药药片,中成药药剂,还有中成药颗粒等等,就是不少中医名家联手,在西北分公司的重金投入下,通过改良古方和现代工业配合,弄出来的光明产业。

    当然,因为特殊的环境,此时这些拥有相当普适效果的中成药,还没有发挥应有的影响力。

    可西北分公司辖区,甚至临近的滇省西南部地区,都开始享受到了好处。

    特别是滇省西南部地区,眼下的医疗条件,甚至还比不得西北分公司,这里炮制的不少中成药,还有其他一些和药材有关的作品,全都在滇省西南地区流行开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