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咒禁山海 > 第十二章 买卖,月港

第十二章 买卖,月港

    一行人躲了三四天,东海上已经重新热闹起来。

    跟王澄预料的一样,一个心怀鬼胎的利益集团根本做不到完全封锁九龙江入海口。

    他们驾驶着改头换面后,细节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张福顺号】,悄无声息地融入到了其他返航的渔船、走私船里。

    好像一滴水融入江河,再也没有遇到任何一个海渚鬼。

    他们没有只顾着赶路,在返航的途中还正常捕鱼,不断实验王澄指点给他们的那一桩好买卖。

    “一拉金嘞嗨唷!二拉银嘞嗨唷!三拉珠宝亮晶晶!大海不负抲鱼人...”

    在张武带领下,一帮艄工喊着拉网号子,齐心协力将撒下的大号渔网从海里拖上来。

    过去他们都是按照故老相传的经验,有鱼没鱼都试着撒上一网,运气比技术更重要。

    内陆百姓想象中疍民天天大鱼大虾大螃蟹的情况根本就不存在。

    但是经过王澄指点,按照他说的地方和时间下网捕鱼,竟然每网必中,收获颇丰!

    甚至偶尔还有意外的惊喜。

    “够力道,这次好像又上了一条大货。”

    随着一张苎麻编织成的渔网被合力拖上甲板,早就严阵以待的张文立刻扑上去,将一条尾巴如同风车般剧烈甩动的银鱼抓在了手中。

    兴奋地给众人展示一圈后连忙放到了水桶里。

    那条鱼刚一入水中便化作一线银光,飞速游动,人眼几乎都跟不上。

    【奇货:十万海珍之燕尾寒鰤,重一斤八两

    跟鹦嘴青衣具有相似的基础效果,鱼肉味道鲜美,能大幅补益气血,对任何修行者来说都是滋补佳品,尤其有助于滋养肉身庐舍。

    货值:230香火法钱(货值浮动,遇到合适买家还有上浮空间)

    禁忌:吃完一天之内干什么都快,尤其是房事,一分三十秒冲凉加洗澡,化解:养精蓄锐,明日再战。

    吃掉十只燕尾形鱼翅,能永久获得绝活:身轻如燕。】

    这一条十万海珍的体型比鹦嘴青衣体型要小得多,但在【张福顺号】上众人的眼中已经弥足珍贵。

    张文献宝似地把水桶提到了王澄面前,竖起大拇指:

    “高,实在是高!

    秀才公,您这一手谶(chèn)纬之术真是神了。

    阿绡姐这位【采珠女】以前也不是没有跟着渔船出海,但能十中一二都算天妃保佑。

    我看就算是那些以寻宝出名的【憋宝人】来了也比不上您。

    有您这一手绝活在,咱们置办第二艘、第三艘渔船指日可待,早晚能变成这片海面上响当当的大渔帮!”

    王澄把手里用来假装施展谶纬之术的三枚铜钱收进袖子里。

    这是儒生们修行易经的必备技能,他这个从小立志当官的假秀才当然也学过,配合王富贵的记忆用起来天衣无缝。

    准不准先另说,用来忽悠这群刚刚收的小兄弟倒是手拿把掐。

    他最大的依仗始终都是【四海通宝】。

    建立渔帮召集人手充分发挥奇货可居的能力就是王澄想出来的发财大计。

    他从一开始就没考虑过只靠自己下海捞鱼,毕竟他只有一颗脑袋两只手,累死他又能捞到多少渊宝海珍?

    采水王家的家训:“欲牟利者,必邀众人共得利;欲殖货者,必聚群力以生财。”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想要赚大钱,就必定要让很多人帮你一起赚钱。

    那些真正发大财的人,发的一定是偏财!

    为什么正财难发?因为正财是一个人的辛苦劳动所得,付出汗水得来的堂堂正正的财富,回报往往小于付出。

    要成为大富翁大财主的命理格局,一定是偏财,一定是食伤,一定是七杀。

    永远牢记,财富是对一个人认知的奖赏,而非对其勤劳的补偿!

    采水王家最终能成为响当当的东海王,这条家训功不可没。

    “不过,我这对渔民说何时何地下网,每网必中的本事,怎么听起来有点耳熟?”

    王澄看着慢慢出现在眼前的九龙江入海口,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脖子,莫名感觉后颈有点发凉。

    “咳,这里是九龙江,外面是茫茫东海、沧溟大洋,又不是那泾河。

    我也不是用深海拖网灭绝式捕捞,这种原始的第一产业就算规模再扩大一万倍,对沧溟大洋来说也只是毛毛雨。

    有龙王爷也找不到我头上来。

    就算找上门来,也是王富贵干的,关我王澄什么事?”

    这时,主桅桅斗上负责瞭望的斗手朝着甲板上喊了一声:

    “秀才公,前面马上就到月港了。”

    【张福顺号】和附近船只一起渐渐聚拢到九龙江入海口,然后沿着错综复杂的水道奔向同一个目的地。

    这座月港显然不是什么深水良港,更不是什么黄金水道,大船出海时甚至必须要有好几条小船牵引才能启航。

    但只要想一想这里是见不得光的走私港口,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会这样选址了。

    率先映入王澄眼帘的是一座白色高塔——周围海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宝山烽堠。

    作用之一是当烽火台示警,另一个作用就是白天的标志性建筑和夜间照明导航的灯塔。

    帆船逃过曲折的水道,前方宽阔的水面上忽然柳暗花明,现出了一座繁荣的港口城市。

    可整个港口看起来都仿佛笼罩在一层蜃气里,像海市蜃楼一样显得有些虚无缥缈。

    张文凑到王澄身边指着远方的海港道:

    “秀才公,您这几年离开家乡外出求学,可能不知道这月港的变化。

    我听族里的老人说过,很多沿海城池、卫所都有一个古老的起源。

    当年大秦始皇帝派方士出海去瀛洲寻找仙药,大多数人都一去不返,只有少数人活着回来报信。

    也不知道他们在大洋深处发现了什么,始皇帝很快就下令仿照北方长城在东海沿岸筑城,也下达了大一统王朝最早的禁海令。

    这山海咒禁也被历代朝廷继承...”

    王澄听过不少海面上的传说,但亲身体验的机会很少,能从一线疍民口中听到一些细节略有不同的版本,倒也兴致盎然。

    “虽然历朝历代很多社稷主都曾经派人出海寻找不死仙药,海禁政令时松时紧,这道旨意却从来没有完全失效过。

    到本朝开国年间太祖昭明皇帝再次下令大修,最终建设成了一条严密的滨海防线。

    北起青州治蓬莱郡,南至琼州治的崖海郡,共有六十多座滨海卫城、所城,沿途还有三大镇海楼。

    配合沧溟大洋深处的‘山海咒禁’,一者在陆一者在海,中间留下了宽广的缓冲区,也是所有我们疍民生活的海上故乡。

    朝廷咒禁山海,又不许我们上岸安家,怕是还存了拿我们当矿中金丝雀乃至是邪祟祭品的心思。

    一旦海中有变,我们和族中的水班职官就是人肉警钟...”

    可惜,疍民根本没有选择。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闽州治实在太穷了,根本养活不了这么多人,“以海为田耕海牧渔”是他们的必然选择。

    这里到底穷到什么地步?

    这么说吧,在整个神州五千年历史上都是大名鼎鼎的“兵家不争之地”,连一场像模像样的大战都找不出来。

    张文说到这里时,言语中多了一丝幸灾乐祸:

    “嘿,大昭立国已经两百年,那些豪门权贵兼并的可不仅仅是民田,还兼并军卫屯田,卫所制度已经濒临崩溃。

    海防彻底废弛,三个水军六颗牙都是常态。

    月港这块地方以前其实是水师的所城,后来官府控制不了,慢慢才成了各家海商走私的圣地。

    等到【双屿船王】许栋四兄弟控制的‘双屿港’、靖王爷控制的‘烈港’先后被朝廷捣毁,月港已经是大昭沿海最大的走私港口。

    也可以说它现在是连通占城、暹罗、大泥、彭亨、马六甲、吕宋、婆罗多、扶余、瀛洲、乃至西夷诸国的...世界贸易中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