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局对赤山节点的发现高度重视,特别是考虑到收割者组织的活动。三天后,林暮秋收到了陈总工程师的直接指示:与龙辰一起前往藏西,继续追踪“天观”的线索,同时评估收割者的威胁程度。
“藏西是龙脉网络中的重要区域,”龙辰解释,准备行装时说,“那里的高山与特殊地质环境形成了独特的能量场结构。如果天观真的存在,藏西是最可能的位置之一。”
他们乘直升机前往拉萨,然后换乘越野车,向藏北高原进发。景色从葱郁的山谷逐渐变为荒凉的高原,空气越来越稀薄,但能量感却异常清晰。
“高原的稀薄空气反而有助于源力感知,”龙辰在旅途中继续教导林暮秋,“因为少了许多干扰。在这里,古代源士能够更清晰地阅读龙脉网络。”
他指向远处的雪山:“看那座山脉的走向,与赤山节点指示的方向一致。我们需要前往那里的一座古寺,寻找更多线索。”
两天后,他们抵达了一座位于山腰的古老寺庙。寺庙看似普通,建在一个突出的岩石平台上,俯瞰着广阔的高原。当地百姓称其为“天空之镜”,据说曾是古代冥想和天文观测的圣地。
当地向导在寺庙外等候,说明他已经安排好了与主持的会面。寺庙的主持是一位年逾古稀的喇嘛,眼神锐利如鹰,仿佛能洞穿人心。龙辰以一种林暮秋不懂的古老语言与主持交谈,两人似乎早已相识。
交谈结束后,主持亲自带领他们参观寺庙。表面上,这是一次普通的参观,但林暮秋注意到龙辰和主持之间微妙的眼神交流,以及主持在特定地点停留时不经意的手势暗示。
寺庙的主殿供奉着传统佛像,但林暮秋的目光被墙上的一组壁画吸引。这些壁画看似描绘普通的神话场景,仔细观察却发现了奇特之处:画中的天空不仅有云朵和飞鸟,还有一些不规则的几何图形漂浮在空中,形似现代人描述的“飞行器”;而地面上,则有复杂的线条纵横交错,与龙脉图极为相似。
更令人惊讶的是,壁画中央描绘了一座巨大的球形建筑,漂浮在云端,周围有人形生物朝拜。这与林暮秋在赤山节点看到的“天观”影像惊人一致。
“这不只是神话,”林暮秋小声对龙辰说,“这是历史记录,对吧?”
龙辰微微点头:“古人常将真实知识隐藏在神话和艺术之中,既传承又保护。只有识得其意的人才能理解真正含义。”
当主持带他们到一个偏殿时,气氛明显变得严肃。确认四下无人后,主持操作了墙上一个看似普通的装饰,露出一个隐藏的石门。门后是一条狭窄的通道,通向寺庙深处。
通道内墙壁上刻满了古老符文,随着深入,这些符文开始微微发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林暮秋能感受到强烈的源力波动,这些符文不仅是装饰,更是能量导引的工具。
通道尽头是一个圆形石室,中央是一个石台,上面放置着一个古老的金属球体,约足球大小,表面刻有精细的星图和文字。室内的墙壁上同样绘有壁画,但内容与主殿大不相同——这些画面直接展示了古代源力技术的应用场景:人们操作奇特装置,引导能量流,改变天气,甚至通过某种管道与天空交流。
主持向龙辰点头示意后,退出石室,将空间留给他们。
“这是天文球,”龙辰解释,指向中央的金属球,“古代用于记录天体位置和能量流动的装置。它不仅记录过去,也能预测未来。”
他示意林暮秋上前:“尝试与它连接,看看能读取什么信息。”
林暮秋深吸一口气,将双手轻放在金属球上。立刻,一股强大的能量流涌入他的感知,他看到无数星辰在黑暗中闪烁,形成复杂的图案。这些星辰不只是静态的光点,而是活动的,有规律地移动着,形成一种宇宙的律动。
然后,视野突然拉近,聚焦到地球表面。他看到龙脉网络覆盖整个星球,能量在特定节点集中,形成明亮的光点。其中一个特别强大的节点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深处,正是他们寻找的“天观”所在。
影像继续变化,他看到一个宏伟的地下建筑群,中心是一个巨大的球形装置,周围是同心环形结构,仿佛一个微型宇宙。画面突然跳转,显示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的状态:最初是全功率运行,光芒四射;然后是部分关闭,能量减弱;最后是当前状态——休眠但仍有微弱能量波动。
最后的画面最为震撼:他看到一群穿着现代服装的人正在接近“天观”,其中一人他认出是收割者领袖。这些人似乎在准备某种设备,试图激活沉睡的古代装置。
林暮秋猛然撤回手,惊讶地看向龙辰:“收割者已经找到了天观的确切位置!他们正在尝试激活它!”
龙辰面色凝重:“我们必须立即行动。如果他们贸然激活那种级别的古代设备,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他仔细询问林暮秋看到的细节,特别是“天观”的确切位置和收割者的准备状态。从影像判断,收割者可能还在初步勘探阶段,尚未开始主要激活工作。
两人迅速离开石室,向主持告别。主持似乎理解事态严重性,给了他们一张古老的羊皮地图,上面标注了通往某个地点的秘密路线。
“这是古代朝圣者使用的隐秘通道,”龙辰解释地图,“可以帮我们避开主要道路,减少被发现的风险。”